一种板框压滤机的前推板同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67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板框压滤机的前推板同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板框压滤机,具体涉及一种板框压滤机的前推板同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板框压滤机,用液压油缸为动力通过前推板压紧多个板框,在二个板框接合处用密封条密封,板框内的空间衬滤布形成滤室,对物料进行压滤脱水,这种液压板框压滤机在物料进行脱水处理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提高产能,提高脱水率的要求,压滤机板框面积逐步增大,进料压力提高,及二次挤压技术的应用,滤室内物料对板框的作用力大幅增加。为了平衡板框滤室内物料的作用力,保证滤室的密封。液压推力必须增加。但由于液压系统的压强受现有工业液压生产技术的限制,所以只能增大液压油缸中活塞的面积来增大推力,但超过500mm内径,外径达600mm以上的油缸采用卧式安装在压滤机上,对整机布局、维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加大了油缸安全事故的风险。采用二个以上的较小缸径的油缸,将前推板的受力由一个点分成多个点,能合理布置油缸对前推板作用力,同时总推力加大。但由于多个油缸在同一液压封闭系统中,每个油缸的面积相同,推力相等。在多油缸推动前推板运动的过程中,如果有外力造成推板运动阻力不平衡,对每个油缸的阻力不同,就会产生油缸移动距离不同等,造成推板平面与油缸座平面不平行。产生我们所称的不同步现象。不同步现象一但产生,会随着继续运动而迅速增加,如不停机就会造成机械、油缸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理简单,易于维护, 同步精度高的板框压滤机的前推板同步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板框压滤机的前推板同步装置包括前推板、 设置在油缸座上的若干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前推板连接,所述前推板上设置有一支架使油缸座位于支架后端和前推板之间,前推板上至少设有其连线构成一个矩形的四个受力点,连接受力点的相互平行的两条连线作为受力边,每个受力边上的两个受力点分别作为第一前受力点和第二前受力点,与所述第一前受力点和第二前受力点相对应在油缸座上和支架的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定滑轮组件、第二定滑轮组件和第一后受力点、第二后受力点,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前受力点上,另一端经由第一定滑轮组件、第二定滑轮组件后固定在第二后受力点上,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前受力点上,另一端经由第二定滑轮组件、第一定滑轮组件后固定在第一后受力点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使得前推板在被多个油缸驱动时,由于有钢丝绳的约束能始终保持前推板平面与油缸座平面平行,从而实现了多个油缸运动的同步。本实用新型对多油缸推动的同步控制,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维护,同步精度较高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推板上的受力点分布示意图。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运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的前推板1、油缸座8、设置在油缸座8上的四个油缸6,油缸6的活塞杆与前推板1连接,油缸座8上设有左、右横梁10,前推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轴9与左、右横梁10滑动配合,前推板上设置有一框架结构的支架7,油缸座8位于支架7后端和前推板1之间,前推板1上设有八个受力点,见图2,其中四个受力点11、12、15、17的连线构成第一矩形,另四个受力点11' ,12' ,15' ,17'的连线构成第二矩形,构成第一矩形的上、下相互平行的两条连线作为上、下受力边位于前推板1的上、 下两个板边,第二矩形的左、右相互平行的两条连线作为左、右受力边位于前推板1的左、 右两个板边,前推板1上位于上受力边上的两个受力点设有支座分别作为第一前受力点和第二前受力点,与第一前受力点11和第二前受力点12相对应在油缸座8上和支架7的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定滑轮组件3、第二定滑轮组件5和第一后受力点13、第二后受力点14,第一定滑轮组件3、第二定滑轮组件5分别设有上、下滑轮,第一钢丝绳2的一端通过调整螺栓固定在第一前受力点11上,另一端经由第一定滑轮组件3的下滑轮、第二定滑轮组件5的下滑轮后固定在第二后受力点14上,第二钢丝绳4的一端通过调整螺栓固定在第二前受力点12上,另一端经由第二定滑轮组件5的上滑轮、第一定滑轮组件3的上滑轮后固定在第一后受力点13上;与此相同,前推板1上其它三个受力边也设有支座作为前受力点,与这些前受力点相对应在油缸座8上和支架7的后端分别设有定滑轮组件和后受力点,并用钢丝绳经由定滑轮组件将前推板1和支架7的后端连接,这样前推板1通过钢丝绳与支架7构成一个均勻受力的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原理见图1、图3,以第一钢丝绳2对前推板1的作用为例进行说明。在前推板1被油缸6推动在左、右横梁10上平行向前运动的任一位置,取支架7上垂直于支架7且通过两定滑轮组件3、5中心的直线ef,直线ef与第一定滑轮组件3下滑轮的交点为b,与第二定滑轮组件5下滑轮的交点为c,第一钢丝绳2连接的第一前受力点11为a,第一钢丝绳2连接的第二后受力点14为d ;在任一位置,由于直线ef垂直于支架7,且通过两下滑轮的中心连线,直线ab、cd垂直两下滑轮中心连线,直线ef与两下滑轮的交点b、c位置不变,线段 be长度不变,第一钢丝绳2的长度L为;L =直线ab+线段be+直线cd,是第一钢丝绳2的最短长度。直线ab+直线cd恒等于支架7的长度。当前推板1在油缸6推动下保持支架7上的直线ef与油缸座8上两定滑轮组件 3、5中心的连线平行前后运动时,不受第一钢丝绳2约束。如图4所示,当由于某些外力引起油缸6中的活塞杆61的阻力小于活塞杆62的阻力时,由于推力相等,前推板1和支架7 —起产生反时针方向的偏转,支架7上的直线ef相对油缸座8上两定滑轮组件3、5中心的连线发生偏转成e’ f’,直线ef与第一定滑轮组件3下滑轮的交点b移到b’点,与第二定滑轮组件5下滑轮的交点c移到C’点,由于直线 ef相对支架7是固定的,所以直线ab’等于偏转前直线ab,c’ d等于偏转前直线cd。此时第一钢丝绳2的长度L'为;L'=直线ab+线段b’ b+线段be+线段cc’ +直线cd,大于第一钢丝绳2在支架 7偏转前的长度L。由于第一钢丝绳2长度约束,线段ΙΛ’,cc'必须为零,即支架7上的直线ef必须与油缸座8上两定滑轮组件3、5中心的连线重合,从而第一钢丝绳2约束了前推板1的反时针偏转,同理第二钢丝绳4约束了前推板1的顺时针偏转,通过第一钢丝绳2、第二钢丝绳4的约束,保证了前推板1的上受力边在运动中始终与油缸座平行,同理其它三个受力边在运动中也与油缸座平行,由这四个受力边构成的前推板平面在运动中与始终保持与油缸座平面平行,从而实现了多个油缸同步运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前推板上也可只设其连线构成一个矩形的四个受力点,同样可以达到多个油缸同步运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前推板不限于矩形,其它形状不影响多个油缸同步运动目的的实现。
权利要求1. 一种板框压滤机的前推板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推板、设置在油缸座上的若干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前推板连接,所述前推板上设置有一支架使油缸座位于支架后端和前推板之间,前推板上至少设有其连线构成一个矩形的四个受力点,连接受力点的相互平行的两条连线作为受力边,每个受力边上的两个受力点分别作为第一前受力点和第二前受力点,与所述第一前受力点和第二前受力点相对应在油缸座上和支架的后端分别设有第一定滑轮组件、第二定滑轮组件和第一后受力点、第二后受力点,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前受力点上,另一端经由第一定滑轮组件、第二定滑轮组件后固定在第二后受力点上,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前受力点上,另一端经由第二定滑轮组件、第一定滑轮组件后固定在第一后受力点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框压滤机的前推板同步装置,包括矩形的前推板、设置在油缸座上的若干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前推板连接,所述前推板上设置有一支架使油缸座位于支架后端和前推板之间,前推板上至少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受力边,在油缸座上设有定滑轮组件,用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受力边端部的前受力点,另一端经由定滑轮组件后固定在支架后端的后受力点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使得前推板在被多个油缸驱动时,由于有钢丝绳的约束能始终保持前推板平面与油缸座平面平行,从而实现了多个油缸运动的同步。本实用新型对多油缸推动的同步控制,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维护,同步精度较高的特点。
文档编号B01D25/21GK202020951SQ201020691210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喻武山 申请人:湖南多普生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