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010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发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污染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问题,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方法还是使用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是利用滤布制作成的滤袋来过滤含尘气体,使固体颗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它属于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在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时有较好的捕集效率,因而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作为袋式除尘器的核心,滤料的性能与过滤的效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目前对滤料的性能的改进和新滤料的研发一称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而在对过滤的性能试验和研究上需要模拟系统,需要使用粉尘发生器来模拟含尘气体,但在实验和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因发尘量不稳定、发尘量可调性差等原因严重影响试验的结果, 对研发滤料产品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多学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一研究相对还是较少。并且大多使用模拟粉尘发生方式为手动发尘,手动发尘不仅费力、占用人工,而且发尘量很不稳定,发尘量可调性差,而且发尘量也很难准确计算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粉尘发尘量可以任意调节,稳定性好等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贮灰筒、送灰装置和残留粉尘斗,所述的贮灰筒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带有滤嘴的上筒体,下半部分为带有方形开口的下筒体;所述的上筒体内安装有涡轮式搅拌器;所述的上筒体的一侧设有加灰口 ;所述的下筒体下端与所述的残留粉尘斗相连;所述的下筒体内安装有所述的送灰装置;所述的送灰装置由安装在所述的上筒体顶端的电机控制;所述的送灰装置的一端从所述的下筒体的方形开口伸出;所述的送灰装置伸出方形开口的一端设有漏灰斗。所述的上筒体上端还设有两个压力控制阀。所述的涡轮式搅拌器的末端设有一个旋桨式搅拌器。所述的上筒体的滤嘴下方设有一个刮板;所述的刮板位于所述的下筒体的方形口一侧;所述的刮片与所述的送灰装置相距3-5mm。所述的送灰装置为截面是凹槽式的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两边与凹槽面的宽度比为1 3 1。所述的上筒体与下筒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的可调粉尘发生装置还包括粉尘回流装置;所述的粉尘回流装置包括回转式锁气器和橡胶管;所述的残留粉尘灰斗下端设有所述的回转式锁气器;所述的橡胶管一端与所述的回转式锁气器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上筒体的相连。[0012]所述的橡胶管的底部还设有鼓风机。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的流量要求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实现对发尘量的控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传送带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成不同尺寸的凹槽传送带,因此,通过更换不同凹槽尺寸的传送带,也可以改变其容尘量,从而实现对发尘量的控制,选择两种方式同时使用均能达到任何干式粉尘浓度恒定发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粉尘的回流装置,一方面可以及时把残灰送回带有漏嘴的筒体,减少加灰次数,另一方面可以牵引粉尘下落,并减少粉尘的二次扬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安全可靠、造价低、可持续长时间恒量发尘的优点。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贮灰筒、送灰装置和残留粉尘斗,贮灰筒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带有滤嘴的上筒体1,下半部分为带有方形开口的下筒体2 ;上筒体1内安装有涡轮式搅拌器3 ;上筒体1 的一侧设有加灰口 4 ;下筒体2下端与残留粉尘斗5相连;下筒体2内安装有送灰装置6 ; 送灰装置6由安装在上筒体1顶端的电机7控制;送灰装置6的一端从下筒体2的方形开口伸出;送灰装置6伸出方形开口的一端设有漏灰斗8。上筒体1上端还设有两个压力控制阀9,用来调节筒体内部的压力,使筒体内部压力和大气压力相互平衡。涡轮式搅拌器3 的末端设有一个旋桨式搅拌器10,这个旋桨式搅拌器10可以防止粉尘堆积,并有一定的推流作用。上筒体1的滤嘴下方设有一个刮板11,刮板11位于下筒体的方形口一侧,刮板11 与送灰装置6相距3-5mm,刮板11可将超过送灰装置6以上的粉尘刮去,达到定量送灰的目的。上筒体1与下筒体2通过法兰连接,从而使两部分可以分开,便于清理和检修。如图2所示,送灰装置为截面是凹槽式的传送带,其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使用状况而定,通常传送带两边与凹槽面的宽度比为1 3 1为最佳,因此可通过更换不同凹槽尺寸的传送带来改变其容尘量,从而达到控制发尘量的目的。传送带的传送速度可通过放置在上筒体顶端的电机进行控制。假设传送带的宽度为B,深度为D (凹槽的宽度B应小于漏斗口直径Dl),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ω可以算出发尘的质量流量Q(g/min)。其公式如下 Q = B*D* π * (R+d) * ω * ρ。其中,R-电机转轮的半径(mm) ;d_传送带的厚度(mm) ; P -粉尘密度(g/mm3)。由此可见,在传送带宽度和深度都固定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流量要求范围内可以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实现对发尘量的控制。传送带与漏灰斗的连接处要用凸形来配合传送带的凹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粉尘回流装置,该粉尘回流装置包括回转式锁气器13和橡胶管12,回转式锁气器13设置在残留粉尘斗的下端,橡胶管12 —端与回转式锁气器13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上筒体1的相连。增加粉尘回流装置一方面可以及时把残灰送回带有漏嘴的筒体,减少加灰次数,另一方面可以牵引粉尘下落,并减少粉尘的二次扬尘。为了能够及时把残留粉尘斗中的残灰送入上部贮灰筒,通常会在橡胶管的底部安装鼓风机14。此处在正压情况下,风从上面鼓风,传送带上的粉尘通过重力作用下落,使得在正压情况下的粉尘输送仍然可以正常像负压情况下的对鼓风方向进入接下来的实验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打开电机带动搅拌器旋转,从加灰口加入粉尘或灰料,粉尘在搅拌器的搅拌下顺畅的进入到贮灰筒的下端,搅拌器末端的小涡流搅拌器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从而使贮灰筒的下端的粉尘顺利的落在传送带的上面。下端的出尘口较大可以保证落下的粉尘或灰料能够完全盖住传送带的带面,通过刮板的时,刮板将超过凹槽以上的粉尘刮去,达到定量,多余的残余粉尘直接落进下端的粉尘斗。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调节, 从而保证勻速,粉尘或灰料从传送带的伸出贮灰筒的一端进入试验管道,落下去的残余粉尘通过下面的粉尘斗,再通过回转式锁气器,经过鼓风机构成的回流装置重新进入到贮灰筒,形成一个简单的,易操作的循环系统,充分利用粉尘或灰料。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高校科研和公司研发的模拟粉尘发生,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清洁,方便清洗,另外还具有安全可靠、造价低、可持续长时间恒量发尘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贮灰筒、送灰装置和残留粉尘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灰筒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带有滤嘴的上筒体(1),下半部分为带有方形开口的下筒体(2);所述的上筒体(1)内安装有涡轮式搅拌器(3);所述的上筒体(1) 的一侧设有加灰口(4);所述的下筒体(2)下端与所述的残留粉尘斗(5)相连;所述的下筒体(2)内安装有所述的送灰装置(6);所述的送灰装置(6)由安装在所述的上筒体(1)顶端的电机(7)控制;所述的送灰装置(6)的一端从所述的下筒体(2)的方形开口伸出;所述的送灰装置(6)伸出方形开口的一端设有漏灰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筒体(1)上端还设有两个压力控制阀(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式搅拌器(3)的末端设有一个旋桨式搅拌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筒体(1)的滤嘴下方设有一个刮板(11);所述的刮板(11)位于所述的下筒体(2)的方形口一侧;所述的刮片(11)与所述的送灰装置(6)相距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灰装置(6)为截面是凹槽式的传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带两边与凹槽面的宽度比为1 3 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筒体(1)与下筒体(2)通过法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粉尘发生装置还包括粉尘回流装置;所述的粉尘回流装置包括回转式锁气器(13)和橡胶管(12);所述的残留粉尘灰斗下端设有所述的回转式锁气器(13);所述的橡胶管(12) —端与所述的回转式锁气器(13)的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上筒体(1) 的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管(12)的底部还设有鼓风机(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调节粉尘量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贮灰筒、送灰装置和残留粉尘斗,所述的贮灰筒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带有滤嘴的上筒体,下半部分为带有方形开口的下筒体;所述的上筒体内安装有涡轮式搅拌器;所述的上筒体的一侧设有加灰口;所述的下筒体下端与所述的残留粉尘斗相连;所述的下筒体内安装有所述的送灰装置;所述的送灰装置由安装在所述的上筒体顶端的电机控制;所述的送灰装置的一端从所述的下筒体的方形开口伸出;所述的送灰装置伸出方形开口的一端下方设有漏灰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粉尘发尘量可以任意调节,稳定性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B01F7/16GK202070332SQ20112008797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侯伟丽, 刁永发, 刘书平, 孙辉, 王欢, 肖冬雪 申请人:上海博格工业用布有限公司, 东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