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904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细化工中集水蒸气蒸馏,回流反应,液液分离,一定范围自动恒温于一体的化工合成装置,属于精细化工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往往伴随着回流,液(气)液分离,恒温,恒压操作等操作全过程,缺一不可,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多种装置分别完成不同的操作步骤,多种装置分开工作, 并未成套装配,使得厂房占地面积大,浪费大量资源,且操作强度大难以控制,给化工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回流、气液分离、液封、恒压各种功能于一体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占地面积少却实现了精细化工装置万能一体化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包括冷凝器、油水储存器以及反应釜,所述冷凝器顶端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连接,冷凝器底端通过管道与置于油水储存器内部的插入式液下管连接,所述油水储存器底端、第一 U型弯管、 第二 U型弯管以及反应釜依次连通,其中第一 U型弯管与第二 U型弯管对接形成液封。上述油水储存器一侧设置有溢流口,且溢流口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连接。在油水储存器内设置溢流口,便于上层液体的回收。上述第一 U型弯管底端设置有分离收集口,便于回收密度较大液体的回收。上述反应釜底端也设置有分离收集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回流,油水分离,液封,恒压于一体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不仅解决了精细化工合成在沸腾状态下的难以控制,难以操作的难题,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成套配合便于生产、占地面积少以及易于控制的优点。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冷凝器;2.油水储存器;3.反应釜;4.插入式液下管;5.第一 U型弯管;6. 第二 U型弯管;7.溢流口 ;8.分离收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包括冷凝器1、油水储存器2以及反应釜3, 冷凝器1顶端通过管道与反应釜3连接,底端通过管道与置于油水储存器2内部的插入式液下管4连接,油水储存器2底端、第一 U型弯管5、第二 U型弯管6以及反应釜3依次连通,其中第一 U型弯管5与第二 U型弯管6对接形成液封。油水储存器2 —侧设置有溢流口 7,且溢流口 7通过管道与反应釜3连接;第一 U型弯管5底端设置有分离收集口 8 ;反应釜3底端也设置有分离收集口 8。气体物料经冷凝器1冷凝后通过插入式液下管4进入油水储存器2,在油水储存器2内分离后,一部份轻组分经过溢流口 7排入反应釜3中,重组分可通过第一 U型弯管5底端设置的分离收集口 8回收。(全回流就可以关闭分离收集口, 保持全回流)。也可以通过调节分离收集口 8调节溢流口 7的溢流量,达到调节回流比的目的,最终做到多功能操作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包括冷凝器(1)、油水储存器(2)以及反应釜(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顶端通过管道与反应釜(3)连接,冷凝器(1)底端通过管道与置于油水储存器(2)内部的插入式液下管(4)连接,所述油水储存器(2)底端、第一 U型弯管(5)、第二 U型弯管(6)以及反应釜(3)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储存器(2)—侧设置有溢流口(7),且溢流口(7)通过管道与反应釜(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弯管(5)底端设置有分离收集口(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底端也设置有分离收集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细化工合成装置,包括冷凝器、油水储存器以及反应釜,所述冷凝器顶端通过管道与反应釜连接,冷凝器底端通过管道与置于油水储存器内部的插入式液下管连接,所述油水储存器底端、第一U型弯管、第二U型弯管以及反应釜依次连通,其中第一U型弯管与第二U型弯管对接形成液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回流,油水分离,液封,恒压于一体的精细化工合成装置不仅解决了精细化工合成在沸腾状态下的难以控制,难以操作的难题,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易于控制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J19/00GK202207591SQ2011203082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江元升, 王明云, 罗明树, 罗正, 赵振元 申请人: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