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573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气液净化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净化装置是指能够滤除或杀灭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本实用新型的净化装置主要针对于商用空气净化进行设计。现有的净化装置,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主体内侧壁顶部相通,出气管的一端伸入主体的空腔中并与主体的空腔相通,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的外壁和主体内壁间留有环流空隙;这种净化装置在使用中发现,其通过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的外壁和主体内壁间的环流空隙形成高速旋转并向下移动的气流,使得空气中的粉尘和水分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脱离气流并甩至主体内壁上,达到除尘脱水的效果;但其实际操作下发下,物理方法除尘脱水的效率不是很高,从而无法达到高效率的除尘脱水。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脱水效率更高的新型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净化装置,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主体内侧壁顶部相通,出气管的一端伸入主体的空腔中并与主体的空腔相通,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的外壁和主体内壁间留有环流空隙;所述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并在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底部设置有过滤筛网。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净化装置,所述主体壁上设置有防爆阀。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净化装置,所述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通过连接件与主体固定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并在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底部设置有过滤筛网;这样,可以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后进一步达到脱水的目的,可以通过过滤筛网过滤进一步达到除尘的目的,整体净化装置的除尘脱水效率更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净化装置,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主体I、进气管2和出气管3,进气管2的一端与主体I内侧壁顶部相通,出气管3的一端伸入主体I的空腔中并与主体I的空腔相通,出气管3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的外壁和主体内壁间留有环流空隙;出气管3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4,并在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底部设置有过滤筛网5 ;这样,可以通过电加热管加热后进一步达到脱水的目的,可以通过过滤筛网过滤进一步达到除尘的目的,整体净化装置的除尘脱水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净化装置,主体壁上设置有防爆阀6。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净化装置,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通过连接件7与主体固定在一起。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净化装置,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主体内侧壁顶部相通,出气管的一端伸入主体的空腔中并与主体的空腔相通,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的外壁和主体内壁间留有环流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并在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底部设置有过滤筛网。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壁上设置有防爆阀。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通过连接件与主体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气液净化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净化装置除尘脱水效率更高;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主体内侧壁顶部相通,出气管的一端伸入主体的空腔中并与主体的空腔相通,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的部分的外壁和主体内壁间留有环流空隙;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电加热管,并在出气管位于主体空腔内部分底部设置有过滤筛网。
文档编号B01D46/42GK202460342SQ20122001752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刘长青, 白金顺, 董会, 蔡维峰, 高兴超 申请人:东方绿源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