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7599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粗四氯化钛精制过程中,采用矿物油法除钒,除钒反应釜中母液粘度大,固液比高、多泡沫、易挂壁、液位测量难度大,而国内通用的反应釜死角多、易挂壁、难排污、液相均匀度不佳,而且产能小,生产四氯化钛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避免物料挂壁,利于液相物料匀相工作的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上设有粗钛进料口和排污口,反应釜本体上安装有液位计和液下泵,液下泵的出口连接有出料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反应釜本体上部为直筒,下部并排设置第一锥形底和第二锥形底,两锥形底连接处圆滑过渡,两锥形底底部均设有排污口 ;第一锥形底下部设有粗钛进料口,液下泵的进料管伸入第一锥形底下部;出料管上设有矿物油加注口,出料管上安装有闪蒸装置,出料管与反应釜本体上部的回料口连接,回料口设置在第二锥形底的上方;反应釜本体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气室,气室紧挨回料口设置,气室上设有出气口。采用上述结构后,反应釜本体上部为直筒、下部为锥形底,死角少,物料不易挂壁,利于液相物料的匀相工作,而且容易排污,工作时母液经液下泵输送至闪蒸装置,四氯化钛汽化后和剩余母液返回反应釜,汽化的四氯化钛进入气室,从气室出气口排出,剩余母液落入第二锥形底,然后将固体从排污口排出。所述闪蒸装置包括加热器和节流角阀,加热器位于出料管的液下泵出口与矿物油加注口之间的管段上,节流角阀位于出料管的矿物油加注口与反应釜本体回料口之间的管段上。所述反应釜本体的粗钛进料口连接有粗钛进料管,粗钛进料管连接有四氯化钛进料管,四氯化钛进料管上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路,支路的端部连接有液位计,液位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与反应釜本体的内腔连通。由于液位计通过连接管与反应釜本体内腔连通,由连通器原理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中的液位,避免了液位计直接插入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后受到母液粘度和固体物质的影响,消除了液位测量不准的现象,同时其日常维护、检测校正操作简单,也延长了液位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反应爸本体上还连接有校正液位计。所述四氯化钛进料管上设有位于支路前部的阀门和限流孔板。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1]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新型矿物油除I凡闪蒸反应爸包括反应爸本体I,反应爸本体I上安装有液位计4和液下泵5,液下泵5的出口连接有出料管6。反应釜本体I上部为直筒,下部并排设置第一锥形底7和第二锥形底8,两锥形底连接处圆滑过渡,两锥形底底部均设有排污口 3,第一锥形底7下部设有粗钛进料口 2,液下泵5的进料管伸入第一锥形底7下部;出料管6上设有矿物油加注口 9,出料管6上安装有闪蒸装置,出料管6与反应釜本体I上部的回料口 10连接,回料口 10设置在第二锥形底8的上方;反应釜本体I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气室11,气室11的侧壁低于反应釜的顶壁但高于反应釜内的液面,气室11紧挨回料口10设置,便于汽化的四氯化钛进入气室11,气室11上设有出气口 12,汽化的四氯化钛从出气口 12进入除钒塔内精馏,除钒塔内的回流液通过设置在反应釜本体I上的回流口 18返回至反应釜内。闪蒸装置包括加热器13和节流角阀14,加热器13位于出料管6的液下泵 5出口与矿物油加注口 9之间的管段上,节流角阀14位于出料管6的矿物油加注口 9与反应釜本体I回料口 10之间的管段上,加热器13的加热介质为导热油。反应釜本体I的粗钛进料口 2连接有粗钛进料管15,粗钛进料管15连接有四氯化钛进料管16,该四氯化钛进料管16通入的皆为来自回流罐的清洁四氯化钛,四氯化钛进料管16上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路17,支路17的端部连接有液位计4,液位计4的上端通过连接管19与反应釜本体I的内腔连通。由于液位计4通过连接管19与反应釜本体I内腔连通,由连通器原理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中的液位,避免了液位计4直接插入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后受到母液粘度和固体物质的影响,消除了液位测量不准的现象,同时其日常维护、检测校正操作简单,也延长了液位计4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反应釜本体I上还连接有校正液位计20,上述液位计4和校正液位计20皆采用价格较低的磁翻板液位计即可,使用校正液位计20的好处在于可以对液位计4进行有效校正,从而准确测量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中的液位。四氯化钛进料管16上设有位于支路17前部的阀门21和限流孔板22,设置限流孔板22的好处在于可以精确控制清洁的四氯化钛的流入量和流入速度,限流孔板2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反应釜本体上部为直筒、下部为锥形底,死角少,物料不易挂壁,利于液相物料的匀相工作,而且容易排污,工作时母液经液下泵5输送至闪蒸装置,四氯化钛汽化后和剩余母液返回反应釜,汽化的四氯化钛进入气室11,从气室11出气口 12排出,剩余母液落入第二锥形底8,然后将固体从排污口 3排出,通过将回料口 10设置在第二锥形底8的上部,使剩余母液中的固体直接落入第二锥形底8中,防止处理过的母液中的固体再与原母液中的固体混合、增大处理难度,第一锥形底7内的固体从其下部的排污口 3排出,这样不仅提高了排出物料的固液比和四氯化钛的产率,还可降低四氯化钛的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矿物油除f凡闪蒸反应爸,包括反应爸本体(I ),反应爸本体(I)上设有粗钛进料口( 2 )和排污口( 3 ),反应釜本体(I)上安装有液位计(4 )和液下泵(5 ),液下泵(5 )的出口连接有出料管(6),其特征是所述反应釜本体(I)上部为直筒,下部并排设置第一锥形底(7)和第二锥形底(8),两锥形底连接处圆滑过渡,两锥形底底部均设有排污口(3);第一锥形底(7)下部设有粗钛进料口(2),液下泵(5)的进料管伸入第一锥形底(7)下部;出料管(6 )上设有矿物油加注口( 9 ),出料管(6 )上安装有闪蒸装置,出料管(6 )与反应釜本体(I)上部的回料口(10)连接,回料口(10)设置在第二锥形底(8)的上方;反应釜本体(I)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气室(11),气室(11)紧挨回料口(10)设置,气室(11)上设有出气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闪蒸装置包括加热器(13)和节流角阀(14),加热器(13)位于出料管(6)的液下泵(5)出口与矿物油加注口(9)之间的管段上,节流角阀(14)位于出料管(6)的矿物油加注口(9)与反应釜本体(I)回料口(10)之间的管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反应釜本体(I)的粗钛进料口(2)连接有粗钛进料管(15),粗钛进料管(15)连接有四氯化钛进料管(16),四氯化钛进料管(16)上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路(17),支路(17)的端部连接有液位计(4),液位计(4)的上端通过连接管(19)与反应釜本体(I)的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反应釜本体(I)上还连接有校正液位计(20 )。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四氯化钛进料管(16)上设有位于支路(17)前部的阀门(21)和限流孔板(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矿物油除钒闪蒸反应釜,反应釜本体上部为直筒,下部并排设置第一锥形底和第二锥形底,两锥形底连接处圆滑过渡,两锥形底底部均设有排污口;第一锥形底下部设有粗钛进料口,液下泵的进料管伸入第一锥形底下部;出料管上设有矿物油加注口,出料管上安装有闪蒸装置,出料管与反应釜本体上部的回料口连接,回料口设置在第二锥形底的上方。反应釜本体上部为直筒、下部为锥形底,死角少,物料不易挂壁利于液相物料的匀相工作,而且容易排污,工作时母液经液下泵输送至闪蒸装置,四氯化钛汽化后和剩余母液返回反应釜,汽化的四氯化钛进入气室,从气室出气口排出,剩余母液落入第二锥形底,然后将固体从排污口排出。
文档编号B01J19/00GK202625872SQ20122032162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管春光, 张铭淮 申请人:山东巴斯弗钛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