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495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座与轴承壳的主轴相连,轴承壳主轴延伸至机头混合室方块并与搅拌头经过螺丝相连,机头混合室方块底部设有浇注口;在机头混合室方块顶部周围分别连通有可调节针阀;一侧的可调节针阀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与A原料组合件相连通;另一侧的可调节针阀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与B原料组合件相连通;在可调节针阀尾部设有气缸。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种聚氨酯物料及色浆同时混匀混合,能够避免轴封损坏出现轴向倒料的现象,保证出料的稳定及精度,避免物料管道倒流和清洗时物料的浪费,提高使用寿命,具有功率低、耗能小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聚氨酯制品的加工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聚氨酯混合装置的缺陷如下:
[0003]1、现有的聚氨酯混合装置一般采用球阀控制出料,出料口为固定孔径不能改变,故无法控制浇注与循环压力,不能保证物料的计量精度,导致几种物料的比例失常,生产出废品。
[0004]2、现有的聚氨酯混合装置搅拌头搅拌套均为锥形,利用两个锥形之间的间隙来控制混合的时间,这样锥形之间间隙过大就会出现搅拌不均匀,反之间隙过小就会出现混合室压力过大,导致轴密封件损坏以及物料倒灌至压力小的管道,不能正常生产。
[0005]3、现有的聚氨酯混合装置的混合室大,造成清洗时物料浪费。
[0006]4、现有的聚氨酯混合装置采用填料密封与油封结合,主轴过长,磨损快,保养周期短,并且容易出现物料轴向倒流现象。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聚氨酯混合装置只能混合2-3组分原料,并且机械磨损严重,精度控制不高,易出现倒料现象,清洗浪费物料严重,并且清洗难度高。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通过设有多边形机头混合室方块与可调节针阀,从而实现充分混合、防止倒料、易于清洗的目的。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聚氨酯混合装置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座与轴承壳的主轴相连,轴承壳主轴延伸至机头混合室方块并与搅拌头经过螺丝相连,机头混合室方块底部设有浇注口 ;在机头混合室方块顶部周围分别连通有可调节针阀;一侧的可调节针阀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与A原料组合件相连通;另一侧的可调节针阀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与B原料组合件相连通;在可调节针阀尾部设有气缸。
[0010]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为4-8边形,提供2-7种原料组合件工作。
[0011 ] 所述的搅拌头轴向为圆柱形状,径向为锚形。
[0012]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的一侧还安装有清洗加色阀。
[0013]所述的搅拌头的搅拌轴通过高温泛塞封做密封,在泛塞封的下端设有PTFE唇封。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混合装置能够实现多种聚氨酯物料及色浆同时混匀混合,根据CMYK的混色原理调配出任一颜色,并通过电器控制方便快捷的切换颜色及物料组分搭配而不需要清洗。
[0016]2、本混合装置由于物料经过高温耐磨的唇封与机头混合室方块隔离,所避免轴封损坏出现轴向倒料的现象。
[0017]3、本混合装置能通过调节针阀行程及止回阀间隙来使循环与浇注的压力一致,从而保证出料的稳定及精度;同时,能通过调节各个组分的压力来保证相互之间不会因为压力差过大,而出现压力大的物料往压力小的物料管道倒流。
[0018]4、本混合装置顶部采用螺旋式结构、当浇注混合旋转时,物料会沿着螺旋的方向往下压在顶部,行成旋涡,减轻轴向压力,避免物料轴向倒流。搅拌头采用锚式带钩的结构,能充分切割物料的分子结构,解决混合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可以降低搅拌的速度,减小因高速搅拌而带来的机械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0019]5、本混合装置的机头混合室方块精小,清洗残留在机头混合室方块内的物料少,相对于市面上的混合装置节约物料6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四边形机头混合室方块结构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六边形机头混合室方块结构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八边形机头混合室方块结构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搅拌头侧视结构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搅拌头俯视结构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清洗加色阀结构图;
[0027]图中,1.电机,2.电机座,3.B原料组合件,4.气缸,5.A原料组合件,6.机头混合室方块,7.搅拌头,8.浇注口,9.轴承壳,10.可调节针阀,11.进料止回调节阀,12.清洗加色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29]据图1所示,聚氨酯混合装置包括电机1,电机I通过电机座2与轴承壳9的主轴相连,轴承壳9主轴延伸至机头混合室方块6并与搅拌头7经过螺丝相连,搅拌头7底部与浇注口 8相连通;在机头混合室方块6顶部周围分别连通有可调节针阀10 ;—侧的可调节针阀10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11与A原料组合件5相连通;另一侧的可调节针阀10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11与B原料组合件3相连通;在可调节针阀10尾部设有气缸4。
[0030]据图2-4所示,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6为4-8边形,提供2_7种原料组合件工作。
[0031]据图5-6所示,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6轴向为圆柱形状,径向为锚形。
[0032]据图7所示,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6的一侧还安装有清洗加色阀12。
[0033]其中,所述的搅拌头7的搅拌轴通过高温泛塞封做密封,在泛塞封的下端设有PTFE唇封。
[0034]工作过程:
[0035]经过齿轮计量泵分别向A原料组合件和B原料组合件内注入A/B原料,调节进料止回调节阀,改变原料组合件内的进料压力。
[0036]搅拌时,当进行混合搅拌时,气缸带动针杆向外部拉动,改变针阀阀芯与阀座之间的间隙,使原料进入机头混合室方块内,通过搅拌头均匀搅拌。
[0037]不进行搅拌时,气缸推动针杆向内部推动直至顶部,此时,进料止回调节阀管道通过针阀与出料口相通,A原料或B原料进行循环熟化。
[003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包括电机(1),电机⑴通过电机座⑵与轴承壳(9)的主轴相连,其特征在于:轴承壳(9)主轴延伸至机头混合室方块(6)并与搅拌头(7)经过螺丝相连,搅拌头(7)底部与浇注口(8)相连通;在机头混合室方块(6)顶部周围分别连通有可调节针阀(10);—侧的可调节针阀(10)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11)与A原料组合件(5)相连通;另一侧的可调节针阀(10)通过进料止回调节阀(11)与B原料组合件(3)相连通;在可调节针阀(10)尾部设有气缸(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6)为4-8边形,提供2-7种原料组合件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6)轴向为圆柱形状,径向为锚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混合室方块出)的一侧还安装有清洗加色阀(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头(7)的搅拌轴通过高温泛塞封做密封 ,在泛塞封的下端设有PTFE唇封与机头混合室方块(6)隔离。
【文档编号】B01F7/18GK203591725SQ201320736582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彭国武 申请人:浙江谦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