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炭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711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炭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机炭膜组件,包括:起过滤作用的无机炭膜膜芯;套装在所述无机炭膜膜芯外部的壳体;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两端的端盖;其中,所述壳体的端部具有壳体连接部,所述端盖的端部具有端盖连接部,所述壳体连接部和所述端盖连接部通过抱箍抱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和端盖采用抱箍连接,密封采用O型密封圈,安装方便且密封严密。
【专利说明】一种无机炭膜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凝结水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凝结水的无机炭膜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炼油厂的很多装置均采用回收的蒸汽凝结水作为加热热源,其热能价值不容忽视。但目前炼油厂回收的蒸汽凝结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具体的回用工艺一般包括:首先将收集的蒸汽凝结水(温度90°C左右)作自然降温或强制换热降温,以不太高的温度(一般小于50°C)进入精密过滤器;再通过磁分离过滤器及活性炭进行吸附(或是通过有机膜过滤后再进行活性炭吸附)。此两种方式虽然处理水质可以达到回用要求,但缺点是磁分离器和有机膜都不能适应较高的水温,因此都是处理降温后的凝结水,这样大量热能被白白浪费。因此,很长时间以来,就提出在不降温的情况下对凝结水进行回用处理的思路,处理后回用水仍保有较高的温度(也被称作高进高出工艺)。但长时间以来,高进高出工艺一直受限于分离工艺及介质的选用。近几年随着无机炭膜的诞生和发展,使高进高出的工艺实现成为可能。无机炭膜组件,以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但是在现有的无机炭膜组件结构中,密封采用组合密封垫,端盖和壳体的连接采用法兰结构,密封方式复杂,安装较繁琐。同时因为组合密封垫的压缩量较大,受到较大的剪切应力,在高温环境使用时,容易导致组合密封垫破裂,造成密封失效,使无机炭膜组件内漏(进水漏到产水),产水水质不达标。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机炭膜组件结构,其端盖和壳体采用抱箍连接,密封采用O型密封圈,安装方便且密封严密。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机炭膜组件,包括:起过滤作用的无机炭膜膜芯;套装在所述无机炭膜膜芯外部的壳体;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两端的端盖;其中,所述壳体的端部具有壳体连接部,所述端盖的端部具有端盖连接部,所述壳体连接部和所述端盖连接部通过抱箍抱紧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抱箍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抱箍主体,两个所述抱箍主体通过螺栓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抱箍 主体具有将所述壳体连接部和所述端盖连接部抱紧的抱紧内 腔。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连接部具有一个用于伸入所述抱紧内腔内的第一凸缘,所述端盖连接部具有一个用于伸入所述抱紧内腔内的第二凸缘;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贴合可形成一个与所述抱紧内腔相适配的结构。[0010]优选地,所述壳体连接部与无机炭膜膜芯之间具有沟槽。
[0011]优选地,所述沟槽为三角沟槽。
[0012]优选地,所述壳体连接部与所述端盖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3]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并且所述密封圈被挤压安装在所述三角沟槽内。
[0014]优选地,所述无机炭膜膜芯与所述端盖连接部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塑料垫片。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6]I)本实用新型的端盖和壳体的连接采用抱箍连接,使得连接工序简单、快捷、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采用三角沟槽配合O型密封圈,不仅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有效的保证了无机炭膜组件的正常工作,并且降低成本。
[0017]2)本实用新型的无机炭膜膜芯与端盖之间设置塑料垫片,可以起到保护膜芯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无机炭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的B向示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_无机炭膜膜芯;2-壳体;21_壳体连接部;211_第一凸缘;3-端盖;31_端盖连接部;311_第二凸缘;4-抱箍;41_抱箍主体;5_抱紧内腔;6-沟槽;7-密封圈;8_塑料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无机炭膜组件,包括:起过滤作用的无机炭膜膜芯I ;套装在所述无机炭膜膜芯I外部的壳体2 ;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2两端的端盖3。其中,本实用新型采用抱箍4将壳体2和端盖3连接在一起,采用抱箍连接可以达到安装方便的目的,降低劳动强度。
[0023]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2的端部具有壳体连接部21,所述端盖3的端部具有端盖连接部31,抱箍4通过将所述壳体连接部21和所述端盖连接部31抱紧连接,从而将所述壳体2和端盖3紧固在一起。所述壳体连接部21可以焊接在所述壳体2的端部,也可以与所述壳体2 —体成型;同样,所述端盖连接部31可以焊接在端盖3的端部,也可以与端盖3 —体成型。
[0024]如图3所示,所述抱箍4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抱箍主体41,两个所述抱箍主体41通过螺栓连接。
[0025]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抱箍主体41具有将所述壳体连接部21和所述端盖连接部31抱紧的抱紧内腔5。所述壳体连接部21具有一个用于伸入所述抱紧内腔5内的第一凸缘211,所述端盖连接部31具有一个用于伸入所述抱紧内腔5内的第二凸缘311。连接壳体2和端盖3时,首先将所述壳体连接部21上的第一凸缘211和所述端盖连接部31上的第二凸缘311贴合在一起,然后将上下对称的两个抱箍主体41扣装在贴合在一起的第一凸缘211和第二凸缘311上,最后上紧连接所述抱箍主体41的螺栓,使得壳体2和端盖3在抱箍4的作用下紧密连接。由于第一凸缘211和第二凸缘311贴合在一起可形成一个与所述抱紧内腔5相适配的结构,所以第一凸缘211和第二凸缘311与所述抱紧内腔5内配
口 山 O
[0026]为了连接紧密,本实用新型优选抱紧内腔5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与其相适配的由第一凸缘211和第二凸缘311贴合形成的结构也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两腰与水平面形成的锐角优选为10°?30°。
[0027]为了使所述壳体2和端盖3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壳体连接部21与无机炭膜膜芯I之间具有沟槽6,所述端盖连接部31与无机炭膜膜芯I之间贴合,所述壳体连接部21与所述端盖连接部31之间设置密封圈7,在上紧抱箍4的螺栓的过程中,随着壳体连接部21和所述端盖连接部31之间的间隙缩小,密封圈7被逐渐压紧在沟槽6内,达到密封效
果O
[0028]为了使密封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沟槽6优选为三角沟槽,角度优选为30°?60°,密封圈7优选O型密封圈,在上紧抱箍4的螺栓的过程中,O型密封圈在端盖连接部31的挤压下,被压紧在三角沟槽6内,密封可靠。
[0029]在壳体2和端盖3连接密封的同时,为了不损坏无机炭膜膜芯1,在所述无机炭膜膜芯I与所述端盖连接部31接触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塑料垫片8,起到保护膜芯的作用。
[0030]尽管上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过滤作用的无机炭膜膜芯; 套装在所述无机炭膜膜芯外部的壳体; 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两端的端盖; 其中,所述壳体的端部具有壳体连接部,所述端盖的端部具有端盖连接部,所述壳体连接部和所述端盖连接部通过抱箍抱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具有上下对称的两个抱箍主体,两个所述抱箍主体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主体具有将所述壳体连接部和所述端盖连接部抱紧的抱紧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部具有一个用于伸入所述抱紧内腔内的第一凸缘,所述端盖连接部具有一个用于伸入所述抱紧内腔内的第二凸缘; 其中,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贴合可形成一个与所述抱紧内腔相适配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部与无机炭膜膜芯之间具有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为三角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部与所述端盖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并且所述密封圈被挤压安装在所述三角沟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机炭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炭膜膜芯与所述端盖连接部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塑料垫片。
【文档编号】B01D63/06GK203663714SQ201320848962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吴建平, 梁红波, 李光辉, 岳圣杰, 王甦 申请人:浙江中凯瑞普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