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711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改良结构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反应釜。它解决了现有设计不合理和密封性差等技术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具有反应空腔的釜体,在釜体上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连通的进料口,在釜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连通的出料口,该釜体包括下釜壳和扣合在下釜壳上的上釜壳,所述的下釜壳和上釜壳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下釜壳和上釜壳之间的密封性好,杜绝了泄露现象,保证反应釜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专利说明】改良结构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0002]反应釜是化工厂常用的一种反应设备,其主要是通过电动机带动搅拌轴来搅拌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以获取所需物质的。反应釜内的反应物在其反应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搅拌实现均匀混合,反应釜的釜体一般包括上釜体和下釜体,为了防止在搅拌时泄露和提高密封性,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申请号:200820231820.1],包括反应釜体,在反应釜内纵向设置多根换热管,换热管的底部为盲端,换热管在反应釜外侧与热交换介质进管相通,在换热管中设置四氟材料的引出水管。热交换介质进管呈环状设置在釜体外周,引出水管呈环状设置在釜体外周。换热管管壁外表面覆有氟塑料防腐层。反应釜顶部一阀门上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连接线与温控器连接,温控器与电源开关连接;进料口阀门镶嵌在炉体上部位置;反应釜内搅拌装置的大翅和小翅;另外,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申请号:201020262588.5],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是密闭的腔体,所述反应釜本体上具有穿过本体的搅拌轴,搅拌轴在反应釜本体的里面段上设有螺旋状叶片,其外露段连接有搅拌电动机。
[0004]上述的几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特别是提高了反应釜对反应料搅拌的均匀性,但是,这几种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设计不合理,当搅拌装置在作业时,上釜体和下釜体之间存有泄露,也就是说,上釜体和下釜体之间的密封性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2、反应釜的上釜体和下釜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差,无形中缩短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和密封性好的改良结构的反应爸。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具有反应空腔的釜体,在釜体侧部设有夹套,所述的夹套与釜体侧部之间留有间隙,在釜体上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连通的进料口,在釜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连通的出料口,优化方案,该爸体包括下爸壳和扣合在下爸壳上的上爸壳,所述的下爸壳和上爸壳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下釜壳上向外翻折的下翻边,在上釜壳上设有向外翻折且与所述的下翻边相对应的上翻边,在下翻边和上翻边之间设有一体式结构的密封圈。显然,本实用新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下釜壳和上釜壳之间的密封性好,杜绝了泄露现象,保证反应釜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0007]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反应釜中,所述的下翻边上设有向下凹陷的下环形槽,在上翻边上设有与所述的下环形槽相匹配的上环形体,所述的上环形体卡于下环形槽内,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下环形槽和上环形体之间。该结构不仅保证密封性,而且还提高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8]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反应釜中,所述的上翻边上设有内凹外凸的上环形槽,在下翻边上设有与所述的上环形槽相匹配的下环形体,所述的下环形体设置在上环形槽内,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上环形槽和下环形体之间。该结构不仅保证密封性,而且还提高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0009]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反应釜中,所述的下翻边与上翻边之间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密封槽内。该结构不仅保证密封性,而且还提高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0]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反应釜中,所述的下釜壳与下翻边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上釜壳与上翻边连为一体式结构。
[001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下釜壳和上釜壳之间的密封性好,连接强度高,杜绝了泄露现象,保证反应釜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釜体1、反应空腔la、夹套lb、下釜壳2、下翻边21、下环形槽21a、下环形体21b、上釜壳3、上翻边31、上环形体31a、上环形槽31b、密封圈4、环形密封槽a、间隙b。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2所示,本改良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具有反应空腔Ia的釜体1,在釜体I侧部设有夹套lb,所述的夹套Ib与釜体I侧部之间留有间隙b,在釜体I上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Ia连通的进料口,在釜体I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Ia连通的出料口,该釜体I包括下爸壳2和扣合在下爸壳2上的上爸壳3,所述的下爸壳2和上爸壳3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显然,本实施例设计更合理,结构更简单,下釜壳2和上釜壳3之间的密封性好,杜绝了泄露现象,保证反应釜的正常生产和工作,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0020]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下釜壳2上向外翻折的下翻边21,在上釜壳3上设有向外翻折且与所述的下翻边21相对应的上翻边31,在下翻边21和上翻边31之间设有一体式结构的密封圈4。
[0021]进一步的,在下翻边2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下环形槽21a,在上翻边31上设有与所述的下环形槽21a相匹配的上环形体31a,所述的上环形体31a卡于下环形槽21a内,所述的密封圈4设置在下环形槽21a和上环形体31a之间。该结构不仅保证密封性,而且还提高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0022]另外,本实施例的下釜壳2与下翻边21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上釜壳3与上翻边31连为一体式结构。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3所不,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上翻边31上设有内凹外凸的上环形槽31b,在下翻边21上设有与所述的上环形槽31b相匹配的下环形体21b,所述的下环形体21b设置在上环形槽31b内,所述的密封圈4设置在上环形槽31b和下环形体21b之间。该结构不仅保证密封性,而且还提高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5]实施例三
[0026]如图4所不,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下翻边21与上翻边31之间设有环形密封槽a,所述的密封圈4设置在环形密封槽a内。该结构不仅保证密封性,而且还提高连接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釜体1、反应空腔la、夹套lb、下釜壳2、下翻边21、下环形槽21a、下环形体21b、上釜壳3、上翻边31、上环形体31a、上环形槽31b、密封圈4、环形密封槽a、间隙b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良结构的反应釜,包括具有反应空腔(Ia)的釜体(I),所述的釜体(I)侧部设有夹套(Ib),所述的夹套(Ib)与釜体(I)侧部之间留有间隙(b),在釜体(I)上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Ia)连通的进料口,在釜体(I)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的反应空腔(Ia)连通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I)包括下釜壳(2)和扣合在下釜壳(2)上的上釜壳(3),所述的下釜壳(2)和上釜壳(3)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下釜壳(2)上向外翻折的下翻边(21),在上釜壳(3)上设有向外翻折且与所述的下翻边(21)相对应的上翻边(31),在下翻边(21)和上翻边(31)之间设有一体式结构的密封圈(4);所述的下翻边(21)上设有向下凹陷的下环形槽(21a),在上翻边(31)上设有与所述的下环形槽(21a)相匹配的上环形体(31a),所述的上环形体(31a)卡于下环形槽(21a)内,所述的密封圈⑷设置在下环形槽(21a)和上环形体(31a)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釜壳(2)与下翻边(21)连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上釜壳(3)与上翻边(31)连为一体式结构。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3678377SQ20132084906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周永祥 申请人:宁波中水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