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732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包括反应釜隔套、连接管道、输送泵、油位监测表、阀门及保温储存罐,反应釜隔套设置在需要加温的反应釜的外侧,反应釜隔套内盛装导热油,保温储存罐设有数个,用于盛装及回收导热油,连接管道用于连接反应釜隔套及保温储存罐,将导热油输送到反应釜隔套及将用完的导热油输出到保温储存罐中,输送泵、油位监测表及阀门均设置在连接管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油导入隔套加温层,油温能够快速升高到一定温度,大大缩短了加温时间,降温时通过把热油导出,并可循环导入冷油的方式,能够快速降低反应釜的内温,大大缩短降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利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化工、医药、涂料、胶粘剂等行业所用的反应釜,都采用电加热,反应釜隔套内安装电加热管,灌满导热油或水浴。当设备开始运转时,大都需要开启加温,使产品在高温下进行合成、交联、脱水、回流等,常规使用在100°c左右,高的可能达到200°C左右,随后都需要冷却至低温或常温放料。在冷却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采用停止加温,在空气中散热缓慢冷却,或者直接在釜外进行冷水淋水降温,如此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下次使用又得进行加温耗费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约能源的损耗、升温降温效率高的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包括反应釜隔套、连接管道、输送泵、油位监测表、阀门及保温储存罐,
[0006]所述的反应釜隔套设置在需要加温的反应釜的外侧,反应釜隔套内盛装导热油,
[0007]所述的保温储存罐设有数个,用于盛装及回收导热油,
[0008]所述的连接管道用于连接反应釜隔套及保温储存罐,将导热油输送到反应釜隔套及将用完的导热油输出到保温储存罐中,
[0009]所述的输送泵、油位监测表及阀门均设置在连接管道上。
[0010]所述的反应釜隔套内设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电加热管,反应釜隔套的上部设置导热油进口,下部设置导热油出口。
[0011]所述的反应釜隔套上部还安装有油位器并开设有导热油溢流孔。
[0012]所述的连接管道为保温无缝钢管。
[0013]所述的输送泵为能耐受200°C以上油温的热油输送泵,采用无水冷却型或风冷型热油输送泵。
[0014]所述的油位监测表为浮球机械式或感应式监测表。
[0015]所述的保温储存罐为真空夹层结构的圆柱形储存罐,罐体上方设置进油口和油位监测口,下方设置出油口。
[0016]所述的保温储存罐根据反应釜的数量配置,一吨的反应釜配套设置两个1000L的保温储存te。
[0017]所述的保温储存罐可设置在水平面以下位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9]一、节约能源的损耗:反应釜导热油的余热温度往往很高,冷却前把它储存起来,下次导入再利用,节约这些热能的浪费,从而减少了电源的损耗。
[0020]二、升温效率高:通过热油导入隔套加温层,油温能够快速升高到一定温度,大大缩短了加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三、降温效率高:降温时,通过把热油导出,并可循环导入冷油的方式,能够快速降低反应釜的内温,大大缩短降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2]四、批量使用,节能更显著:批量使用时,储存的热油循环利用率高,热量损耗更少。
[0023]五、冷却过程可外接油冷系统:该循环系统可以外接油冷系统,进一步提高降温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I为反应爸;2为导热油;3为反应爸隔套;4为导热油进口 ;5为导热油出口 ;6为阀门;8为罐体保温盖;9为罐体真空保温层;11为热油;12为保温储存罐;13为输送泵;14为连接管道。
[0026]【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8]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套设在反应釜I上的反应釜隔套3、由保温无缝钢管构成的连接管道14、热油输送泵13、油位监测表、阀门及保温储存罐12。反应釜隔套3设置在需要加温的反应釜I的外侧,反应釜隔套3内盛装导热油2,反应釜隔套3内设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电加热管,反应釜隔套的上部设置导热油进口 4,下部设置导热油出口 5,另外反应釜隔套3上部还可以安装油位器并开设有导热油溢流孔。
[0029]保温储存罐12保温储存罐根据反应釜数量的多少配置相应的个数,一般一吨的反应釜外层隔套中储油量为400kg左右,对应使用的保温储存罐可以设计1000升两个,冷热油交换用。保温储存罐12可以设计在水平面以下,减少占地空间,同时保温效果更佳。本实施例中,保温储存罐12设有3个。连接管道14用于连接反应釜隔套3及保温储存罐12,将导热油2输送到反应釜隔套3及将用完的导热油2输出到保温储存罐12中,输送泵13、油位监测表及阀门6均设置在连接管道14上。输送泵13为能耐受200°C以上油温的热油输送泵,采用无水冷却型或风冷型热油输送泵。油位监测表为浮球机械式或感应式监测表。保温储存罐12为真空夹层结构的圆柱形储存罐,用于盛装热油11。在保温储存罐12的外侧设置有罐体真空保温层9,上部设置有罐体保温盖8,从而进一步确保保温效果。罐体上方设置进油口和油位监测口,下方设置出油口。
[003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第一个保温储存罐12中的热油11通过热油输送泵13注入反应釜隔套3中,隔套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后,可以导出到第二个保温储存罐12中,将第一个保温储存罐12中的热油继续导入反应釜隔套中,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再次循环利用,随后再开启加热,继续加温。需要冷却时,经过出油口 5,流入第一个保温储存罐12中,热油再次被储存起来,如果第三个保温储存罐12中储有冷油,通过输送泵导入反应釜隔套3中,产品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平衡后,可以放出热油至第二个保温储存罐12中,再次导入冷油,达到平衡后,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还需换入冷油。第二个保温储存罐12中的导热油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输送泵转移到其它罐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系统包括反应釜隔套、连接管道、输送泵、油位监测表、阀门及保温储存罐, 所述的反应釜隔套设置在需要加温的反应釜的外侧,反应釜隔套内盛装导热油, 所述的保温储存罐设有数个,用于盛装及回收导热油, 所述的连接管道用于连接反应釜隔套及保温储存罐,将导热油输送到反应釜隔套及将用完的导热油输出到保温储存罐中, 所述的输送泵、油位监测表及阀门均设置在连接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隔套内设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电加热管,反应釜隔套的上部设置导热油进口,下部设置导热油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隔套上部还安装有油位器并开设有导热油溢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道为保温无缝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泵为能耐受200°C以上油温的热油输送泵,采用无水冷却型或风冷型热油输送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位监测表为浮球机械式或感应式监测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储存罐为真空夹层结构的圆柱形储存罐,罐体上方设置进油口和油位监测口,下方设置出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储存罐根据反应釜的数量配置,一吨的反应釜配套设置两个IOOOL的保温储存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节能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储存罐可设置在水平面以下位置。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3678365SQ201320860829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俊灏, 李厚堂, 樊利东 申请人:上海海鹰粘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