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112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包括连通的上吸收室和下吸收室,下吸收室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第一管道连接至石灰石浆液槽,第一出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第二管道连接至位于下吸收室顶部的第一喷头,第二出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第三管道连接至位于上吸收室内顶部的第二喷头;下吸收室设有进气口,下吸收室侧壁位于石灰石浆液的液面以下设有氧化空气进口,上吸收室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只需最小投资来增加泵和储罐即可完成对设备的改造,并可以将SOx最大化地脱除至非常低的水平,且原料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的同时环保节能。
【专利说明】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气体排放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尤其适用于电厂排放的烟气脱硫处理。
【背景技术】
[0002]自20世纪初最初注意到从发电厂排放的大量SOx对环境造成影响时,如何从烟气中去除氧化硫已成为广泛共识。自此以后,该领域已经随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时工业规模化实现的烟气脱硫(FGD)而大幅发展。当前有许多方法用于从烟气中去除该酸性气体,其中最普遍的方法是钙基FGD工艺,其包含石灰石基湿式FGD和石灰基半干燥FGD,酸性气体烟气与吸收塔中浆液基喷雾接触;例如,酸性气体被吸收到液体中并与碱反应以形成中性不溶钙盐,该盐通过过滤去除并作为副产品处理或出售。
[0003]由于火电厂的排放压力,已不断增加FGD技术,包括新建和改造的使用。FGD工艺的工艺性能和主要部件也在改进以符合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降低资本及运营成本。最新的钙基FGD技术也在随着SOx脱除率高达99%的现代设计能力而增长。然而,由于单元负荷、环境条件和FGD停机时间的变化,大多数湿法装置以约97%的捕获效率运行,其绝对SO2排放水平通常不小于50ppm。如果新排放标准设定为17.5ppm,那么对于由硫含量为约3.5%的煤产生的4000ppm烟气,要求最低去除效率为99.6%,这意味着在保持钙基FGD装置的成本效益的同时将需要实施烟气脱硫装置的改进以提高去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结构简单,可大幅度提高脱除率,且可以循环利用原料,节约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吸收室,上吸收室和下吸收室通过烟道连通,且上吸收室底部为存储液体的结构;下吸收室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一进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第一管道连接至石灰石浆液槽,将石灰石浆液打入到下吸收室的底部,第一出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第二管道连接至位于下吸收室顶部的第一喷头,第二出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第三管道连接至位于上吸收室内顶部的第二喷头,第三管道上设有苛性碱投入口 ;下吸收室侧壁位于石灰石浆液的液面上方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设有风机的管道连接电厂含硫氧化物烟气的排放口,下吸收室侧壁位于石灰石浆液的液面以下设有氧化空气进口,上吸收室的顶部设有出气口;上吸收室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液口,第三出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一个回流槽,回流槽上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四出液口,第二进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第二出液口,第四出液口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位于上吸收室内顶部的第二喷头。
[0007]这样,来自电厂煤燃烧的烟气流进入下吸收室,此烟气流中的SCU农度为100-6000ppm并且取决于煤的种类,在下吸收器中,烟气向上流动并与石灰石浆液接触,下吸收室底部的溶液通过浆料泵从下吸收室底部再循环至上吸收室的顶部。保持下吸收室底部的液体体积和PH值,以使溶解石灰石和所吸收的亚硫酸盐产品的反应为亚硫酸钙以及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上吸收室顶部进一步洗涤SOx分子至非常低水平<10ppm(S0x深度脱除)或所需目标,可大幅度提高脱除率,且设备简单,科学合理。
[0008]另外,通过设置回流槽将上下吸收室的吸收液回收再输送至上吸收室进入循环喷洒,不仅可以提高SOx脱除率,而且可以使原料回收利用,节约成本;因为在上下吸收室内生成的硫酸钠可与回流槽内的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又可重新回到上吸收室时进行循环利用。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下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0010]前述的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其中上吸收室底面中间开有烟道,烟道位于上吸收室内的部分高于上吸收室底面,位于所述上吸收室内的部分的外壁与上吸收室内的内壁之间形成存储液槽。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只需最小投资来增加泵和储罐即可完成对设备的改造,并可以将SOx最大化地脱除至非常低的水平,且原料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的同时环保节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00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吸收室,上吸收室I和下吸收室通2过烟道3连通,且上吸收室底部为存储液体的结构;下吸收室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 4、第一出液口 5和第二出液口 6,第一进液口 4通过设有泵的第一管道连接至石灰石浆液槽7,将石灰石浆液打入到下吸收室的底部,第一出液口 5通过设有泵的第二管道连接至位于下吸收室顶部的第一喷头8,第二出液口 6通过设有泵的第三管道连接至位于上吸收室内顶部的第二喷头9,第三管道上设有苛性碱投入口15 ;下吸收室侧壁位于石灰石浆液的液面上方设有进气口 10,进气口通过设有风机的管道连接电厂含硫氧化物烟气的排放口,下吸收室侧壁位于石灰石浆液的液面以下设有氧化空气进口 11,上吸收室的顶部设有出气口 12 ;上吸收室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液口 13,第三出液口 13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一个回流槽14,回流槽14上设有第二进液口 17和第四出液口 16,第二进液口 17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第二出液口 6,第四出液口 16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位于上吸收室内顶部的第二喷头9。其中上吸收室底面中间开有烟道3,烟道3位于上吸收室内的部分高于上吸收室底面,位于所述上吸收室内的部分的外壁与上吸收室内的内壁之间形成存储液槽。
[0015]其中涉及到的主要反应为:
[0016]SO2 + H2O <- H2SO3 吸收
[0017]CaCO3 + H2SO3 -- CaS03+C02+H20 中和
[0018]CaSO3 + 1/202 <- CaSO4 氧化[0019]CaSO3 + 1/2H20 <- CaSO3 + 1/2H20 结晶
[0020]CaSO4 + 2H20 <- CaSO4 + 2H20 结晶
[0021]NaHCO3 + SO3 <- Na2SO3 + H2O
[0022]Na2SO3 + Ca+ —* CaSO3 + 2Na+
[0023]来自电厂煤燃烧的烟气流进入下吸收室,此烟气流中的SOx浓度为100-6000ppm并且取决于煤的种类,在下吸收器中,烟气向上流动并与石灰石浆液接触,下吸收室底部的溶液通过浆料泵从下吸收室底部再循环至上吸收室的顶部。保持下吸收室底部的液体体积和PH值,以使溶解石灰石和所吸收的亚硫酸盐产品的反应为亚硫酸钙以及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上吸收室顶部进一步洗涤SOx分子至非常低水平〈lOppm (SOx深度脱除)或所需目标,可大幅度提高脱除率,且设备简单,科学合理。通过设置回流槽将上下吸收室的吸收液回收再输送至上吸收室进入循环喷洒,不仅可以提高SOx脱除率,而且可以使原料回收利用,节约成本;因为在上下吸收室内生成的硫酸钠可与回流槽内的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又可重新回到上吸收室时进行循环利用。
[0024]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包括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吸收室,所述上吸收室(I)和下吸收室通(2)过烟道(3)连通,且所述上吸收室底部为存储液体的结构;所述下吸收室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液口(4)、第一出液口(5)和第二出液口(6),所述第一进液口(4)通过设有泵的第一管道连接至石灰石浆液槽(7),将石灰石浆液打入到所述下吸收室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液口(5)通过设有泵的第二管道连接至位于下吸收室顶部的第一喷头(8),所述第二出液口(6)通过设有泵的第三管道连接至位于上吸收室内顶部的第二喷头(9),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苛性碱投入口(15);所述下吸收室侧壁位于石灰石浆液的液面上方设有进气口( 10),所述进气口通过设有风机的管道连接电厂含硫氧化物烟气的排放口,所述下吸收室侧壁位于石灰石浆液的液面以下设有氧化空气进口(11),所述上吸收室的顶部设有出气口(12);所述上吸收室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液口(13),所述第三出液口( 13)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一个回流槽(14),所述回流槽(14)上设有第二进液口(17)和第四出液口(16),所述第二进液口(17)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所述第二出液口(6),所述第四出液口(16)通过设有泵的管道连接至位于上吸收室内顶部的第二喷头(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行塔活性碱基超高效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收室底面中间开有所述烟道(3),所述烟道(3)位于所述上吸收室内的部分高于所述上吸收室底面,所述位于所述上吸收室内的部分的外壁与所述上吸收室内的内壁之间形成存储液槽。
【文档编号】B01D53/50GK203725019SQ201420074425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0日
【发明者】李来所, 刘坤磊, 肖睿, 李艳敏 申请人:江苏智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