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382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酯化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酯化釜,包括釜体,在所述釜体内的搅拌桨和驱动所述搅拌桨的电机,在所述釜体上连通有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与所述釜体连通的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通过第二阀连接呈T型的第二管件,在所述第二管件上端设置有第一阀,在所述第二管件内设置有通过转轴驱动的卷轮,在所述卷轮上卷绕有吊绳,在所述吊绳的一端连接有取料筒。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维持釜体内部真空或者加压状态下对釜体内部进行取料,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酯化釜。 酯化釜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很多高精度要求的化工用品,在使用酯化釜对其进行加工时往往需要在反应 过程中随时取料来确认反应情况。传统酯化釜通过打开开口部进行取料,这样容易引起外 部污染源对反应造成影响,造成产物品质下降,并且也有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危害。因 此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酯化釜,能够保持釜体在真空或 者加压状态下进行取料。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酯化釜,包括釜体,在所述釜体内的搅拌 桨和驱动所述搅拌桨的电机,在所述釜体上连通有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与所述釜 体连通的第一管件,所述第一管件通过第二阀连接呈T型的第二管件,在所述第二管件上 端设置有第一阀,在所述第二管件内设置有通过转轴驱动的卷轮,在所述卷轮上卷绕有吊 绳,在所述吊绳的一端连接有取料筒。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取料筒包括与所述吊绳连接的第一部,在该第一部端连接 具有腔体的第二部,在所述第二部上设置供料流入的开口。
[0006]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维持釜体内部真空或者加压 状态下对釜体内部进行取料,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料装置的示意图。
[0009]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 (图1中d示意为液面高度),酯化釜,包括釜体100,在所述釜体100内的搅拌桨300和驱动 所述搅拌桨300的电机200,在所述釜体100上连通有取料装置400,所述取料装置400包 括与所述釜体100连通的第一管件2,所述第一管件2通过第二阀7连接呈T型的第二管件 1。在所述第二管件1上端设置有第一阀6。
[0011] 所述第二管件1包括水平设置的管路la和垂直设置的管路lb,在水平设置的管 路la沿着管路的中心轴线插入转轴3,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卷轮4,在所述转轴3的一侧设 置有第一齿轮3a,在所述转轴3 -侧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转轴3的驱动机构30,所述驱动 机构30包括和转轴3配合的驱动轴30a,在该驱动轴30a的一侧设置手柄30d,在驱动轴 30a中部设置有第二齿轮30c,所述第二齿轮30c和所述第一齿轮3a啮合。
[0012] 在所述第二管件1内设置有通过转轴3驱动的卷轮4,在所述卷轮4上卷绕有吊 绳5,在所述吊绳5的一端连接有取料筒9。所述取料筒9包括与所述吊绳5连接的第一部 90,在该第一部90下端连接具有腔体的第二部91,在所述第二部91上设置供料流入的开口 92〇
[0013] 在所述第二阀7和所述第一管件2的连接处设置有观察窗8、当所述取料筒9位于 所述观察窗8位置时,可以通过观察窗8查看取料筒9中是否有取到料。
[0014] 本实用新型在取料时,首先关闭第一阀6,打开第二阀7,通过转动手柄30d下落 取料筒9,使得酯化釜内的料从开口 92流入取料筒9内,此时转动手柄使得所述取料筒9上 升,上升至通过第二阀7位置时,关闭第二阀7,此时可以打开第一阀6,最后取出在第二管 件1中取料筒中的料即可,不需要打开酯化釜的加料口,也不会改变酯化釜内部的压强,保 证了反应最终广物的品质。
【权利要求】
1. 酯化釜,包括釜体(100),在所述釜体(100)内的搅拌桨(300)和驱动所述搅拌桨 (300)的电机(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釜体(100)上连通有取料装置(400),所述取料装 置(400)包括与所述釜体(100)连通的第一管件(2),所述第一管件(2)通过第二阀(7)连 接呈T型的第二管件(1 ),在所述第二管件(1)上端设置第一阀(6 ),在所述第二管件(1)内 设置有通过转轴(3 )驱动的卷轮(4 ),在所述卷轮(4 )上卷绕有吊绳(5 ),在所述吊绳(5 )的 一端连接有取料筒(9)。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筒(9)包括与所述吊绳(5)连接 的第一部(90),在该第一部(90)下端连接具有腔体的第二部(91),在所述第二部(91)上设 置供料流入的开口(92)。
【文档编号】B01J4/00GK203899588SQ20142018382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华港, 王慧荣 申请人: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