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382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反应釜体,各个部分间通过固定部的配合连接成为一体,在反应釜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在所述固定部内具有间隙,在该间隙上覆盖有呈环形的第二保温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体的各个固定部间设置空隙,在该空隙上设置密封件,需要对固定部进行检修时,仅需要拆卸空隙处的密封件即可,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反应釜。 一种反应爸

【背景技术】
[0002] 参见图1,图1所示为传统反应釜的结构,该反应釜具有用于通入制冷或制热液体 的腔体10,对于该类型反应釜若需要做成大型号的话则需要做成分体式的结构,如图2釜 体分为第一部2、第二部3、第三部4,在第一部2、第二部3、第三部4上分别设置有固定部 20、30、40,通过固定部把上述第一部2、第二部3、第三部4连接成一体,在釜体外包覆有保 温层1 (保温层1 一般具有较厚的厚度),在使用时固定部连接处容易出现泄露问题,此时需 要剥离保温层1然后再对固定部进行维修。使用十分的不便,并且由于剥离后的保温层难 以做到再次使用,因此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能够方便的实现对 反应釜各个部分连接部的维护。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反应釜,包括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反 应釜体,各个部分间通过固定部的配合连接成为一体,在反应釜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在所述固定部内具有间隙,在该间隙上覆盖有呈环形的第二 保温层。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温层包括多个保温层板块,各个保温层板块通过铆 钉固定在反应釜体上。
[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铆钉固定。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温层上设置有泄压阀。
[0008]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体的各个固定部间设 置空隙,在该空隙上设置密封件,需要对固定部进行检修时,仅需要拆卸空隙处的密封件即 可,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传统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部分结构为示出)。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3, 一种 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2,所述反应釜体2分隔为第一部2a、第二部2b和第三部2c,所述第 一部2a、第二部2b和第三部2c通过在其上设置的固定部20的配合连接成为一体。
[0013] 在反应釜体2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所述第一保温层1在所述固定部20内具 有间隙10,即所述第一保温层1未覆盖所述固定部20,间隙10的大小只需要满足在操作工 人在对固定部维护时可操作即可,在该间隙10上覆盖有呈环形的第二保温层11以实现对 于固定部20处的密封。
[0014] 所述第一保温层1包括多个保温层板块(附图未示出),各个保温层板块通过铆钉 固定在反应釜体上。所述第二保温层11通过铆钉固。并且在所述第二保温层11上设置有 泄压阀3,在固定部出现故障,泄压达到一定值时泄压阀3会自动开启进行泄压,防止压力 过高产生意外状况。
[0015]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部出现泄漏等状况时,可以通过直接拆卸第二保温层11,间隙 10形成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因此不需要剥离整层保温层,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并且减少 了维修成本。
【权利要求】
1. 一种反应釜,包括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反应釜体,各个部分间通过固定部的配合连接 成为一体,在反应釜体外侧设置有第一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在所述固定部 内具有间隙,在该间隙上覆盖有呈环形的第二保温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包括多个保温层板 块,各个保温层板块通过铆钉固定在反应釜体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层通过铆钉固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层上设置有泄压阀。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3899589SQ20142018382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姜晓春, 华港 申请人:宁波江宁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