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713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还包括雾化发生器、水箱、进水口、出水口和隔板。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利用雾化发生器把水箱内Ca(OH)2溶液雾化,用水雾笼罩整个箱体,使通过的气体与雾化的Ca(OH)2溶液反应,使SO2等有害物质截留在箱体内,从而达到净化锅炉烟气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高,净化率可达98%。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大家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加强。目前工厂内的锅炉排放的烟气,极大地污染环境,危害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能高效除尘脱硫、净化锅炉烟气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还包括雾化发生器、水箱、进水口、出水口和隔板;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的上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的下端,所述雾化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所述水箱内设有Ca(OH)2溶液;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箱体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所述隔板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箱体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气口成对角线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通孔成对角线设置;所述雾化发生器包括第一发生装置、第二发生装置和水泵,所述第一发生装置、第二发生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相通,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和第二发生装置上设置若干数量的多孔喷头,所述第一发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发生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内喷头方向指向所述通孔处,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发生装置内的喷头方向与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内的喷头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发生装置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二空腔。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和第二发生装置内设置四根水管,其中两根水管平行设置,其下方设置另外两根平行设置的水管,所述四根水管设置若干多孔喷头,所述各个喷头倾斜角度不同。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水管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管。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隔板为铝合金板。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箱体内部和所述雾化发生器上喷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层。
[0010]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还包括雾化发生器、水箱、进水口、出水口和隔板;进水口设置在箱体的侧壁的上端,出水口设置在箱体的侧壁的下端,雾化发生器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进水口、出水口与水箱相连;水箱内设有Ca(OH)2溶液;隔板用于将箱体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进气口与第一空腔相通,出气口与第二空腔相通;隔板的顶部与箱体的顶部相连,隔板的底部与箱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出水口与箱体底部之间的距离,隔板的一端设置通孔,通孔与进气口成对角线设置,出气口与通孔成对角线设置;雾化发生器包括第一发生装置、第二发生装置和水泵,第一发生装置、第二发生装置的进水端与水泵相通,第一发生装置和第二发生装置上设置若干数量的多孔喷头,第一发生装置位于第一空腔内,第二发生装置位于第二空腔内,第一发生装置内喷头方向指向通孔处,第一发生装置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一空腔,第二发生装置内的喷头方向与第一发生装置内的喷头方向相反,第二发生装置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二空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利用雾化发生器把水箱内Ca(OH)2溶液雾化,用水雾笼罩整个箱体,使通过的气体与雾化的Ca(OH)2溶液反应,使SO2等有害物质截留在箱体内,从而达到净化锅炉烟气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高,净化率可达9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发生器的示意图;
[0014]附图中标识:1为箱体、2为进气口、3为出气口、4为雾化发生器、5为水箱、6为进水口、7为出水口、8为第一发生装置、9为第二发生装置、10为隔板、11为第一空腔、12为第二空腔、13为水泵、14为多孔喷头、15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6]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进气口 2和出气口 3,其中,还包括雾化发生器4、水箱5、进水口 6、出水口 7和隔板10 ;进水口 6设置在箱体I的侧壁的上端,出水口 7设置在箱体I的侧壁的下端,雾化发生器4的一端与进水口 6相连,进水口
6、出水口 7与水箱I相连;水箱I内设有Ca(OH)2溶液;隔板10用于将箱体I分成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 ;进气口 2与第一空腔11相通,出气口 3与第二空腔12相通;隔板10的顶部与箱体I的顶部相连,隔板10的底部与箱体I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出水口 7与箱体I底部之间的距离,隔板10的一端设置通孔15,通孔15与进气口 2成对角线设置,出气口 3与通孔15成对角线设置;雾化发生器4包括第一发生装置8、第二发生装置9和水泵13,第一发生装置8、第二发生装置9的进水端与水泵13相通,第一发生装置8和第二发生装置9上设置若干数量的多孔喷头14,第一发生装置8位于第一空腔11内,第二发生装置9位于第二空腔12内,第一发生装置8内喷头方向指向通孔15处,第一发生装置8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一空腔11,第二发生装置9内的喷头方向与第一发生装置8内的喷头方向相反,第二发生装置9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二空腔12。
[0017]工作时,水泵13启动,水箱5中Ca(OH)2溶液从进水口 6进入雾化发生器4,雾化发生器4内的第一发生装置8、第二发生装置9启动,其内的多孔喷头14把溶液转化为水雾,笼罩整个箱体I。气体从进气口 2进入,第一发生装置8内的喷头方向是指向通孔15处,在第一空腔11内产生一股压力,压力方向为进气口 2指向通孔15,第二空腔12内的压力方向为通孔15指向出气口 3,则气体在第一空腔11内向通孔15处运动,并在运动中与水雾接触,在第二空腔12内向出气口 3运动,而后从出气口 3排除。
[0018]另外,在箱体I内可以多增加隔板,增加空腔(比如可以增加到3个或5个空腔),来延长气体运行的路程,从而更加加大净化效率。而且还可多设几个箱体1,把这些箱体I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套设备,对锅炉烟气进行净化。
[0019]第一发生装置8和第二发生装置9内设置四根水管,其中两根水管平行设置,其下方设置另外两根平行设置的水管,四根水管设置若干多孔喷头14,各个喷头14倾斜角度不同。水管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管。隔板10为铝合金板。箱体内部和所述雾化发生器上喷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层,进行防腐处理,保持其使用寿命。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发生器、水箱、进水口、出水口和隔板;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的上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的下端,所述雾化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所述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水箱相连;所述水箱内设有Ca(OH)2溶液;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箱体分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空腔相通;所述隔板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隔板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箱体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隔板的一端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气口成对角线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通孔成对角线设置;所述雾化发生器包括第一发生装置、第二发生装置和水泵,所述第一发生装置、第二发生装置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相通,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和第二发生装置上设置若干数量的多孔喷头,所述第一发生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发生装置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内喷头方向指向所述通孔处,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发生装置内的喷头方向与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内的喷头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发生装置内喷头用于将喷出的水雾笼罩第二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生装置和第二发生装置内设置四根水管,其中两根水管平行设置,其下方设置另外两根平行设置的水管,所述多孔喷头设置于所述水管上,所述各个喷头倾斜角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铝合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锅炉烟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和所述雾化发生器上喷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层。
【文档编号】B01D53/78GK204034537SQ20142031110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谢世明 申请人:谢世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