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及其构成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477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及其构成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及其构成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包括一个正面出风过滤块、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左侧的左侧出风过滤块、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的右侧出风过滤块,左侧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右侧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垂直,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从左到右顺次连接形成一个凹槽体,左侧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之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连接,上板和下板之间存在间隙,上板和下板、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围合构成一个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体。
【专利说明】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及其构成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及其构成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中,现有的空气进化结构是有管道、风机、过滤网构成,即将风机、过滤网放置到同一个管道内,利用风机进风、利用过滤网对灰尘进行过滤,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过滤效果,可以采用多个过滤网进行层叠,但是其过风风阻大,不利于过滤处理,常常灰尘会阻塞过滤孔。
[0003]同时风机与过滤网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不利于将风送过过滤网。能源浪费严重。同时现有的技术中,其过风面积小,过风量少,空气进化非常不利,整体的过风结构体积很大,生产成本偏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及其构成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该结构施工工艺简单,结构稳定性能好,成本低,具备多个出风面,能快速的进行过滤处理。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包括一个正面出风过滤块、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左侧的左侧出风过滤块、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的右侧出风过滤块,左侧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右侧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垂直,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从左到右顺次连接形成一个凹槽体,左侧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之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连接,上板和下板之间存在间隙,上板和下板、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围合构成一个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体。
[0006]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时利用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这三个具备过滤结构构成一个凹槽状的过滤体,即上述的凹槽体,该凹槽体就会具备三个出风过滤面,即正面出风过滤块具备一个过滤出风面,右侧出风过滤块具备一个过滤出风面,左侧出风过滤块具备一个过滤出风面,这样就将传统的单面出风面扩大了三倍,可提高过滤分风量,可以采用风机放置到凹槽体的凹槽内,使得风机与该凹槽状的过滤体保持一个极小的间隙,这样就可以在单位体积能提高过风面积,同时达到减少整机体积的目的,为了防止上侧和下侧出风,而影响出风效果,为此,我们设置有上述结构的上板和下板。
[0007]凹槽体的设计方式有2种,第一种是: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可以是由一个整板的高效过滤网裁剪而成,即我们取一个整板的高效过滤网,沿高效过滤网的网孔线裁剪,同时使得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三个板体部分不断裂,然后将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和右侧出风过滤块分别转折90度,使得右侧出风过滤块和右侧出风过滤块分别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两侧,这样我们就可以无需在对它们的连接区域进行处理,可以达到节约加工成本的目的。
[0008]第二种是: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可以是三个单独的高效过滤网拼接而成,即将单独孤立的左侧出风过滤块和右侧出风过滤块分别按照缝纫连接或粘接的方式与正面出风过滤块连接,这样的设计方式成本高于上一种设计方式。
[0009]优选的,所述上板和下板都是高效过滤网结构体或挡风板体。当上板和下板都是高效过滤网结构体时,可以进一步的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出风面,原本的三面出风可以形成5面出风,上板和下板都具备出风面。当板和下板都是挡风板体,此时只具备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这三个出风面。
[0010]优选的,左侧出风过滤块、正面出风过滤块、右侧出风过滤块都为高效过滤网结构体。
[0011]优选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包括上述多面出风过滤模块,还包括背板、连接在背板左端的左侧板和连接在背板右端的右侧板,背板、左侧板、右侧板构成一个与凹槽体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板体,背板上开有一个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机,左侧板、右侧板都开有出风孔,腔体结构体插入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腔体结构体的开口方向面向背板,风机延伸到腔体结构体的空腔内部,还包括呈U形结构的盖板,盖板盖在凹槽板体上并与凹槽板体构成一个中空的箱体,腔体结构体位于该箱体内部,盖板设有若干个出风孔。
[0012]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包括由盖板、背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的箱体结构,这个箱体结构具备一个进风面,进风面就是背板,同时具备5个出风面,这个5个出风面指的是盖板的三个出风面和左侧板和右侧板这两个出风面。之前的多面出风过滤模块是位于上述箱体结构内部的,同时其凹槽体的开口方向指向上述的进风口,此时的风机是位于凹槽体内腔的,风机可以采用普通风机,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机,优选后者,可以使得凹槽体内腔内的空气形成涡流,便于5面都进行过滤出风。
[0013]优选的,为使得进风面密封,只从进风口进风,本发明采用磁条进行封口处理,具体方式是:左侧出风过滤块面向背板的一面、右侧出风过滤块面向背板的一面、上板面向背板的一面、下板面向背板的一面都设置有磁条。同时磁条的设计可以使得多面出风过滤模块稳定的吸附在背板,不会造成多面出风过滤模块随便移位,便于保护风机,避免杂物卷入风机的叶轮中。
[0014]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杂物卷入风机的叶轮中,风机上还安装有多孔结构的防护板,防护板位于风机与正面出风过滤块之间,防护板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平行。
[0015]优选的,为了提高多面出风过滤模块的使用寿命,防护板与正面出风过滤块之间还设置有活性炭网布。活性炭网布可以截留大颗粒物质,避免大颗粒物质堵塞多面出风过滤模块,而活性炭网布可以取出反复清洗,但由于活性炭网布清洗后,会产生抽丝蓬松现象,边缘的活性炭织物易于卷入风机,但有上述防护板,则可以阻挡活性炭织物,从而保护风机。
[00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结构施工工艺简单,结构稳定性能好,成本低,具备多个出风面,能快速的进行过滤处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开口向上时的结构图。
[0018]图2为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开口向下时的结构图。
[0019]图3为背板安装风机时的结构图。
[0020]图4为正面出风过滤块与背板结合后的结构图。
[0021]图5为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整体外形结构图。
[0022]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正面出风过滤块;11、左侧出风过滤块;12、右侧出风过滤块;2、上板;3、下板;4、磁条;5、风机;6、防护板;7、背板;71、左侧板;72、右侧板;
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
[0026]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包括一个正面出风过滤块1、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I左侧的左侧出风过滤块11、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I右侧的右侧出风过滤块12,左侧出风过滤块11的进风面、右侧出风过滤块12的进风面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进风面垂直,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从左到右顺次连接形成一个凹槽体,左侧出风过滤块11、右侧出风过滤块12之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上板2和下板3,上板2和下板3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进风面连接,上板2和下板3之间存在间隙,上板2和下板3、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围合构成一个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体。
[0027]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时利用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
1、右侧出风过滤块12这三个具备过滤结构构成一个凹槽状的过滤体,即上述的凹槽体,该凹槽体就会具备三个出风过滤面,即正面出风过滤块I具备一个过滤出风面,右侧出风过滤块12具备一个过滤出风面,左侧出风过滤块11具备一个过滤出风面,这样就将传统的单面出风面扩大了三倍,可提高过滤分风量,可以采用风机放置到凹槽体的凹槽内,使得风机与该凹槽状的过滤体保持一个极小的间隙,这样就可以在单位体积能提高过风面积,同时达到减少整机体积的目的,为了防止上侧和下侧出风,而影响出风效果,为此,我们设置有上述结构的上板2和下板3。
[0028]凹槽体的设计方式有2种,第一种是: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可以是由一个整板的高效过滤网裁剪而成,即我们取一个整板的高效过滤网,沿高效过滤网的网孔线裁剪,同时使得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三个板体部分不断裂,然后将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和右侧出风过滤块12分别转折90度,使得右侧出风过滤块12和右侧出风过滤块12分别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两侧,这样我们就可以无需在对它们的连接区域进行处理,可以达到节约加工成本的目的。
[0029]第二种是: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可以是三个单独的高效过滤网拼接而成,即将单独孤立的左侧出风过滤块11和右侧出风过滤块12分别按照缝纫连接或粘接的方式与正面出风过滤块I连接,这样的设计方式成本高于上一种设计方式。
[0030]优选的,所述上板2和下板3都是高效过滤网结构体或挡风板体。当上板2和下板3都是高效过滤网结构体时,可以进一步的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出风面,原本的三面出风可以形成5面出风,上板2和下板3都具备出风面。当板2和下板3都是挡风板体,此时只具备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这三个出风面。
[0031]优选的,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1、右侧出风过滤块12都为高效过滤网结构体。
[0032]如图3、图4、图5所示
[0033]优选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包括上述多面出风过滤模块,还包括背板7、连接在背板7左端的左侧板71和连接在背板7右端的右侧板72,背板7、左侧板71、右侧板72构成一个与凹槽体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板体,背板7上开有一个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机5,左侧板71、右侧板72都开有出风孔,腔体结构体插入左侧板71与右侧板72之间,腔体结构体的开口方向面向背板7,风机5延伸到腔体结构体的空腔内部,还包括呈U形结构的盖板8,盖板8盖在凹槽板体上并与凹槽板体构成一个中空的箱体,腔体结构体位于该箱体内部,盖板8设有若干个出风孔。
[0034]在实施中,为了避免盖板8堵塞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出风面,造成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出风面大部分通孔不能流出空气,因此,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使得正面出风过滤块I出风面与盖板8保持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以Icm为佳,为了起到固定作用,可以在盖板8或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出风面上设置凸出柱,起到支撑和固定,使得盖板8能顶压正面出风过滤块1,从而保证整个多面出风过滤模块与背板零距离接触。上述的所有出风孔以6毫米为最佳。
[0035]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包括由盖板8、背板7、左侧板71和右侧板72构成的箱体结构,这个箱体结构具备一个进风面,进风面就是背板7,同时具备5个出风面,这个5个出风面指的是盖板8的三个出风面和左侧板71和右侧板72这两个出风面。之前的多面出风过滤模块是位于上述箱体结构内部的,同时其凹槽体的开口方向指向上述的进风口,此时的风机5是位于凹槽体内腔的,风机5可以采用普通风机,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机,优选后者,可以使得凹槽体内腔内的空气形成涡流,便于5面都进行过滤出风。
[0036]优选的,为使得进风面密封,只从进风口进风,本发明采用磁条4进行封口处理,具体方式是:左侧出风过滤块11面向背板7的一面、右侧出风过滤块12面向背板7的一面、上板2面向背板7的一面、下板3面向背板7的一面都设置有磁条4。同时磁条4的设计可以使得多面出风过滤模块稳定的吸附在背板7,不会造成多面出风过滤模块随便移位,便于保护风机,避免杂物卷入风机的叶轮中。
[0037]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杂物卷入风机的叶轮中,风机上还安装有多孔结构的防护板6,防护板6位于风机与正面出风过滤块之间,防护板6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平行。
[0038]优选的,为了提高多面出风过滤模块的使用寿命,防护板6与正面出风过滤块之间还设置有活性炭网布。活性炭网布可以截留大颗粒物质,避免大颗粒物质堵塞多面出风过滤模块,而活性炭网布可以取出反复清洗,但由于活性炭网布清洗后,会产生抽丝蓬松现象,边缘的活性炭织物易于卷入风机,但有上述防护板6,则可以阻挡活性炭织物,从而保护风机。
[0039]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正面出风过滤块(I)、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I)左侧的左侧出风过滤块(11)、位于正面出风过滤块(I)右侧的右侧出风过滤块(12 ),左侧出风过滤块(11)的进风面、右侧出风过滤块(12)的进风面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进风面垂直,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I)、右侧出风过滤块(12)从左到右顺次连接形成一个凹槽体,左侧出风过滤块(11)、右侧出风过滤块(12)之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上板(2)和下板(3),上板(2)和下板(3)都与正面出风过滤块(I)的进风面连接,上板(2 )和下板(3 )之间存在间隙,上板(2 )和下板(3 )、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I )、右侧出风过滤块(12)围合构成一个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和下板(3)都是高效过滤网结构体或挡风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面出风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左侧出风过滤块(11)、正面出风过滤块(I)、右侧出风过滤块(12 )都为高效过滤网结构体。
4.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多面出风过滤模块,还包括背板(7)、连接在背板(7)左端的左侧板(71)和连接在背板(7)右端的右侧板(72),背板(7)、左侧板(71)、右侧板(72)构成一个与凹槽体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板体,背板(7)上开有一个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风机(5),左侧板(71)、右侧板(72)都开有出风孔,腔体结构体插入左侧板(71)与右侧板(72 )之间,腔体结构体的开口方向面向背板(7 ),风机(5)延伸到腔体结构体的空腔内部,还包括呈U形结构的盖板(8),盖板(8)盖在凹槽板体上并与凹槽板体构成一个中空的箱体,腔体结构体位于该箱体内部,盖板(8)设有若干个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左侧出风过滤块(11)面向背板(7)的一面、右侧出风过滤块(12)面向背板(7)的一面、上板(2)面向背板(7)的一面、下板(3)面向背板(7)的一面都设置有磁条(4)。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风机上还安装有多孔结构的防护板(6),防护板(6)位于风机与正面出风过滤块之间,防护板(6)与正面出风过滤块的进风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述的多面出风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防护板(6)与正面出风过滤块之间还设置有活性炭网布。
【文档编号】B01D46/00GK204147688SQ20142060498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郭小平 申请人:郭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