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529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本装置在于包括一离心机(0),其主轴(01)上设有沿轴向排列的第一横轴(02)、第二横轴(03)和第三横轴(04);横轴(02)上连接一储液管(2),横轴(03)上连接一固相萃取柱(3),横轴(04)上连接一液体导出管(4);储液管(2)的出液管(22)通过管线与固相萃取柱(3)的进液管(31)连接,固相萃取柱(3)的出液毛细管(32)通过毛细管与液体导出管(4)的进液毛细管(41)连接;固相萃取柱(3)包括一填料上筛板(33);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到主轴(01)的距离与填料上筛板(33)到主轴(01)的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处理速度。
【专利说明】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用于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

【背景技术】
[0002]固相萃取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前处理手段,用于消除干扰或富集待测组分,其过程就是按一定顺序以不同的液体淋洗固相萃取柱。淋洗时,液体的驱动力可通过3种方式实现:〈1>正压推进;〈2>负压抽吸;〈3>离心驱动。其中前两种方式都已实现了自动化,但普遍面临3个较大的问题:〈1>要提供较大的正压和负压,从技术上成本较高,由于考虑到性价比的原因,通常正压和负压都不大,致使单次处理速度较慢;〈2>由于大多使用串行处理方式,所以组合后速度不会提高;〈3>正压或负压方式很难控制液面位置,往往会使固相萃取柱干涸,造成分析结果的严重偏差。而采用离心驱动方式时,由于淋洗速度与离心转速直接相关,所以很容易通过提高离心转速来提高淋洗速度,从而大大提高单次处理速度。但由于离心驱动方式为典型的间断式处理,需要将液体间断的加入萃取柱中,很难实现连续,迄今未知还未有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见于报道,自然也没能解决后两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用于化学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离心机0,所述离心机O的主轴01上设有沿主轴轴向排列的第一横轴02、第二横轴03和第三横轴04 ;所述第一横轴02上连接一储液管2,所述第二横轴03上连接一固相萃取柱3,所述第三横轴04上连接一液体导出管4 ;所述储液管2的出液管22通过管线与所述固相萃取柱3的进液管31连接,所述固相萃取柱3的出液毛细管32通过毛细管与所述液体导出管4的进液毛细管41连接;所述液体导出管4的出液口 42与一液体接收管5的入口对齐,所述储液管2的进液口 21与一注液管I的出液毛细管13对齐;所述固相萃取柱3包括一填料上筛板33 ;所述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到所述主轴01的距离与所述填料上筛板33到所述主轴01的距离相同。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与所述填料上筛板33相对所述主轴01对齐。
[0007]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管I包括一放液控制口 11和一注液输入管12。
[0008]进一步的,所述注液输入管12与一自动加液装置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导出管4内设有一液体隔板43。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轴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横轴03、第三横轴04的长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液体接收管5与一自动液体转移装置连接。
[0012]本装置结构见图1,图中O为离心机,01为离心机主转轴,02、03、04为联接离心机主转轴不同装置的横轴。图中I为注液管,2为储液管,3为固相萃取柱,4为液体导出管,5为液体接收管。其中储液管2、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分别通过横轴02、03、04与离心机O主转轴Ol相连,并且储液管2在空间上比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更靠近主转轴。在处理过程中在主轴的带动下旋转;注液管1、液体接收管5两个部件固定在离心机之外,在离心机停转时,注液管I的出液毛细管13与储液管2的进液口 21上下对齐;液体导出管4的出液口 42和液体接收管5上下对齐。
[0013]其基本原理在于:在该装置内包含动部件和静部件两部分,动部件是指在离心时由离心机主轴01带动旋转的部件,包括储液管02,固相萃取柱03,液体导出管04 ;静部件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随离心机主轴01旋转的部件,包括注液管I和液体接收管5。在静部件注液管I和动部件固相萃取柱3之间设立了一个液体缓冲的动部件:储液管2,来实现淋洗液体自动导入固相萃取柱3。在动部件固相萃取柱3和静部件液体接收管5和之间设立了一个液体缓冲的动部件:液体导出管4,来实现固相萃取柱3洗出液体的自动导出。
[0014]整个装置的运行步骤如下:
[0015]〈1>待处理的样品溶液在静止状态下加入注液管1,此时由于注液管I出口毛细管13的毛细力液体不会流出;
[0016]<2>对注液管I通过放液控制口 11施加一个压力,驱动液体克服毛细力注入储液管2和与之相连的固相萃取柱3,由于固相萃取柱3的阻力,液体不会流过固相萃取柱3 ;
[0017]<3>离心机在一定转速下开始运转,此时液体的离心力将克服固相萃取柱3的阻力而流入液体导出管4,由于液体导出管4的进液毛细管41出口到主轴01的距离与固相萃取柱3上部填料上筛板33与主轴01间距相同,所以在离心条件下相当于一个连通器,这样液体就会停留在固相萃取柱3的填料上筛板33处,不会造成其干涸,另外,流入液体导出管4的液体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停留在远轴端,而不会从液体导出管4的出液口 42流出;
[0018]<5>当离心机停转时,由于离心力消失,液体会因为重力的作用从液体导出管4的远轴端出液口 42流出,并进入与之对齐的液体接收管5,从而完成一个液体淋洗过程。多次按一定顺序将不同功能的液体试剂加入注液管I并按上述步骤进行淋洗,就可以实现自动固相萃取前处理过程。
[0019]如进一步将自动加液装置与静部件注液管I相连;将自动液体转移装置与静部件液体接收管5相连,即可实现全自动离心式固相萃取。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002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离心力为液体驱动力的自动固相萃取装置,显著提高了处理速度,完全避免了固相萃取干涸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注液管I的详细结构。
[0024]图3为储液管2的详细结构。
[0025]图4为固相萃取柱3的详细结构。
[0026]图5为液体导出管4的详细结构。
[0027]其中,O-离心机,01-离心机主转轴,02-第一横轴,03-第二横轴,04-第三横轴;
[0028]1-注液管,2-储液管,3-固相萃取柱,4-液体导出管,5-液体接收管;
[0029]11-放液控制口,12-注液输入管,13-出液毛细管;21_进液口,22-出液管,23-固定器;
[0030]31-进液管,32-出液毛细管,33-填料上筛板,34-固定器;
[0031]41-进液毛细管,42-出液口,43-液体隔板,44-固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图1给出了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的示意图,中O为离心机,01为离心机主转轴,02、03、04为联接离心机主转轴不同装置的横轴。图中I为注液管,2为储液管,3为固相萃取柱,4为液体导出管,5为液体接收管。其中储液管2、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分别通过横轴02、03、04与离心机O主转轴01相连,并且储液管2在空间上比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更靠近主转轴。在处理过程中在主轴的带动下旋转;注液管1、液体接收管5两个部件固定在离心机之外,在离心机停转时,注液管I的出液毛细管13与储液管2的进液口 21上下对齐;液体导出管4的出液口 42和液体接收管5上下对齐。
[0033]图2中给出了注液管I的详细结构,包括放液控制口 11、注液输入管12和出液毛细管13,其中13是毛细管,放液控制口 11和注液输入管12较粗。使用过程中,首先使离心机静止,此时出液毛细管13和进液口 21上下对齐,将液体从注液输入管12加入,由于毛细作用并不会从出液毛细管13 口流出,当适量液体注入完毕后,关闭注液输入管12,从放液控制口 11 口加入压力,将液体从出液毛细管13 口推出,通过进液口 21进入储液管2。
[0034]图3给出了储液管2的详细结构,包括进液口 21、出液管22和固定器23。其中固定器23用于将储液管2固定在第一横轴02上,出液管22通过管线与固相萃取柱的进液管31相连。当离心机静止时液体从进液口 21加入后,将通过出液管22和进液管31流入或部分流入固相萃取柱3 ;而当离心机转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将完全流入固相萃取柱3中。
[0035]图4给出了固相萃取柱3的详细结构,包括进液管31,出液毛细管32,填料上筛板33和固定器34。图中固定器34用于将固相萃取柱3固定在第二横轴03上,进液管31和出液管22通过管线相连,出液毛细管32通过毛细管与液体导出管4的进液毛细管41相连,该毛细管出口到主轴01的距离与填料上筛板33到主轴01的距离相同。当离心机静止时,由于固相萃取柱的阻力液体将无法流过,停留在填料上筛板33前端;当离心机运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将通过固相萃取柱从出液毛细管32经进液毛细管41进入液体导出管4,而由于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和33到主轴距离相同,所以液面将不会降到33以下,避免了固相萃取柱进气干涸;而通过调整毛细管32和进液毛细管41的孔径可以使其阻力大于固相萃取柱阻力,而使液体流过速度完全由毛细管控制而与固相萃取柱无关,可以解决固相萃取柱填充均匀性不足的缺点,提高测试的重复性。
[0036]图5给出了液体导出管4的详细结构,包括进液毛细管41、出液口 42、液体隔板43和固定器44。图中固定器44用于将液体导出管4固定在第三横轴04上,进液毛细管41与出液毛细管32相连,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与填料上筛板33相对主转轴对齐,出液口 42在静止时与液体接收管5上下对齐,液体隔板43用于遮挡液体,防止从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流出的液体直接从出液口 42的出口冲出。当离心机运转时进入液体导出管4的液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聚集在液体导出管4的远轴端,而不会从近轴端的出液口 42流出,而当离心停止时,出液口 42将和液体接收管5上下对齐,从而使溶液直接流入液体接收管5中。
[0037]实施例1
[0038]在离心机上固定6组自动固相萃取处理部件(固相萃取处理部件包括注液管1,储液管2,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液体接收管5各一个),在6组固相萃取处理部件中均使用了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
[0039]<1>将体积浓度10%的硝酸通过自动进样器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自动转移弃去,实现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的活化;
[0040]<2>在活化离心处理的同时,将体积浓度0.01%的硝酸通过自动进样器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自动转移弃去,实现C18的固相萃取柱的平衡;
[0041]<3>在平衡离心处理的同时,将含有三价铬和六价铬的体积浓度为0.01%的硝酸的样品溶液通过自动进样器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自动转移并测量,可得到样品中的六价铬含量。该过程可实现水样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分离,六价铬的回收率高于85%,而即便是100倍以上的三价铬也不会干扰测量。
[0042]实施例2
[0043]在离心机上固定8组自动固相萃取处理部件(固相萃取处理部件包括注液管1,储液管2,固相萃取柱3,液体导出管4,液体接收管5各一个),在8组固相萃取处理部件中均使用了碳十八(C18)固相萃取柱。
[0044]<1>将甲醇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弃去,实现C18固相萃取柱的活化;
[0045]<2>在活化离心处理的同时,将重量浓度0.1%?0.5%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溶液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弃去,实现C18的固相萃取柱的改性;
[0046]<3>在改性离心处理的同时,将水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弃去,实现C18固相萃取柱的平衡;
[0047]<4>在平衡离心处理的同时,将含有甲基汞的水样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弃去,实现C18固相萃取柱的上样;
[0048]<5>在上样离心处理的同时,将水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淋洗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弃去,实现C18固相萃取柱的淋洗;
[0049]<6>在淋洗离心处理的同时,将体积浓度5%?10%的乙腈和重量浓度0.1%?0.5%的L-半胱氨酸分别加入各组注液管I中,启动装置完成一个洗脱流程,并将液体接收管5中溶液取出用于分析。该过程可实现水样中甲基汞的富集,富集倍数可高达500倍,待测物甲基汞的回收率高于85%。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离心机(0),所述离心机(O)的主轴(01)上设有沿主轴轴向排列的第一横轴(02)、第二横轴(03)和第三横轴(04);所述第一横轴(02)上连接一储液管(2),所述第二横轴(03)上连接一固相萃取柱(3),所述第三横轴(04)上连接一液体导出管(4);所述储液管(2)的出液管(22)通过管线与所述固相萃取柱(3)的进液管(31)连接,所述固相萃取柱(3)的出液毛细管(32)通过毛细管与所述液体导出管(4)的进液毛细管(41)连接;所述液体导出管(4)的出液口(42)与一液体接收管(5)的入口对齐,所述储液管(2)的进液口(21)与一注液管(I)的出液毛细管(13)对齐;所述固相萃取柱(3)包括一填料上筛板(33);所述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到所述主轴(01)的距离与所述填料上筛板(33)到所述主轴(01)的距离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毛细管(41)的出口与所述填料上筛板(33)相对所述主轴(01)对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I)包括一放液控制口( 11)和一注液输入管(12 )。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输入管(12)与一自动加液装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出管(4)内设有一液体隔板(43)。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轴(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横轴(03)、第三横轴(04)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接收管(5)与一自动液体转移装置连接。
【文档编号】B01D15/10GK204261378SQ20142062823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刘玥萌, 刘武元 申请人:刘玥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