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防止建筑污水在过滤时沉淀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5848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建筑污水在过滤时沉淀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间距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高潮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的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现在建筑施工中产生很多污水,这些污水中有很多的固体杂质,将其进行过滤时,由于要保证过滤的效果,就容易造成前期沉淀,这导致过滤达不到效果,而且将造成箱体内部污垢沉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建筑污水在进行过滤时,容易造成前期沉淀,这导致过滤达不到效果,而且将造成箱体内部污垢沉积,设计了一种能够防止建筑污水在过滤时沉淀的装置,该装置过滤成本低,能够将污水中的固体分离,然后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得到较为干净的水,在这个过程不会产生前期沉淀,保证了过滤效率以及箱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建筑污水在进行过滤时,容易造成前期沉淀,这导致过滤达不到效果,而且将造成箱体内部污垢沉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能够防止建筑污水在过滤时沉淀的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中设置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滤芯,在过滤箱顶部安装有盛水箱,并且盛水箱与过滤箱固定为整体结构,滤芯的顶部穿过过滤箱的顶部后设置在盛水箱中,盛水箱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底端插入到盛水箱中,盛水箱中设置有搅拌桨,搅拌桨套合在安装轴的外壁上,在过滤箱中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侧壁与过滤箱的侧壁无缝连接,滤芯的底部穿过隔离板后设置在隔离板下方,在过滤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过滤箱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与过滤箱的连通处位于隔离板的上方并且靠近隔离板,过滤箱外部设置有分离器和出渣器,分离器上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一端与分离器连通,另一端从盛水箱的顶部插入到盛水箱内部,分离器与出渣器连通,出渣器与过滤箱连通;所述出渣器包括活塞、活塞杆以及内部中空的缸体,活塞设置在缸体中,活塞杆与活塞连接,并且活塞杆的一端伸出缸体后连接有动力机构,缸体远离动力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出渣孔,出渣孔中安装有集渣罩,集渣罩呈喇叭状结构,开口较小的一端安装在出渣孔中,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缸体外部。

所述动力机构为气缸,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与气缸连接。

所述出渣器与过滤箱的连通处位于隔离板的下方。

所述分离器上连接有进水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过滤成本低,能够将污水中的固体分离,然后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得到较为干净的水,在这个过程不会产生前期沉淀,保证了过滤效率以及箱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建筑污水在进行过滤时,容易造成前期沉淀,这导致过滤达不到效果,而且将造成箱体内部污垢沉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进水管;2—输送管;3—分离器;4—盛水箱;5—滤芯;6—过滤箱;7—出水管;8—渣体室;9—缸体;10—活塞;11—活塞杆;12—气缸;13—电机;14—安装轴;15—搅拌桨;16—集渣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能够防止建筑污水在过滤时沉淀的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过滤箱6,所述过滤箱6中设置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滤芯5,在过滤箱6顶部安装有盛水箱4,并且盛水箱4与过滤箱6固定为整体结构,滤芯5的顶部穿过过滤箱6的顶部后设置在盛水箱4中,盛水箱4顶部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连接有安装轴14,安装轴14底端插入到盛水箱4中,盛水箱4中设置有搅拌桨15,搅拌桨15套合在安装轴14的外壁上,在过滤箱6中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的侧壁与过滤箱6的侧壁无缝连接,滤芯5的底部穿过隔离板后设置在隔离板下方,在过滤箱6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7,且出水管7与过滤箱6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7与过滤箱6的连通处位于隔离板的上方并且靠近隔离板,过滤箱6外部设置有分离器3和出渣器,分离器3上设置有输送管2,输送管2一端与分离器3连通,另一端从盛水箱4的顶部插入到盛水箱4内部,分离器3与出渣器连通,出渣器与过滤箱6连通;所述出渣器包括活塞10、活塞杆11以及内部中空的缸体9,活塞10设置在缸体9中,活塞杆11与活塞10连接,并且活塞杆11的一端伸出缸体9后连接有动力机构,缸体9远离动力机构的一端开设有出渣孔,出渣孔中安装有集渣罩16,集渣罩16呈喇叭状结构,开口较小的一端安装在出渣孔中,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缸体9外部;所述动力机构为气缸12,活塞杆11远离活塞的一端与气缸12连接;所述出渣器与过滤箱6的连通处位于隔离板的下方;所述分离器3上连接有进水管1。在建设建筑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水对其进行冲洗或者其它使用,通常人们使用后的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由于污水中含有粉尘或者碎石等固体杂质,排放到下水道中将造成下水道堵塞,而且水资源也无法重新使用,造成了浪费,在本技术方案中,其专用于对建筑、矿山等废水处理,将使用后的水从进水管1通入到分离器3中进行分离,将固体物质和液体进行分离,液体通过输送管2输送到盛水箱4中,固体进入到与分离器3连接的缸体9中,盛水箱4中的水含有细微的粉尘,还是处于浑浊状态,由于滤芯5过滤非常缓慢,其容易在盛水箱4中沉淀,集中到盛水箱4底部,甚至导致滤芯端头或者端头外壁处被堵塞,待过滤水无法通过,本方案通过在盛水箱4中设置搅拌桨15,通过电机13带动,使得盛水箱4中的水保持运动状态,这样就减少在箱体的沉淀,能够便于流入滤芯5中,从而将水过滤,渣体进入后续部件中,通过多根滤芯5将盛水箱4中的水引导而下逐渐过滤,清水透过滤芯5进入到过滤箱6中,并且隔离板与过滤箱6内壁无缝连接,将过滤箱分为两个腔室,隔离板下方为用于放置固体的渣体室8,渣体通过滤芯5进入到渣体室8中,在气缸12的推动作用下,将渣体从出渣孔推出缸体9,利用集渣罩16便于进行收集,在过滤时需要对缸体9的连通处进行考虑,避免造成渣体无法排出,出水管7处得到较为干净的水,由于建筑上对水的要求不是太高,出水管7处得的水可以进行再次利用,节约资源,同时也降低过滤成本,该装置过滤成本低,能够将污水中的固体分离,然后对污水进行再次过滤,得到较为干净的水,在这个过程不会产生前期沉淀,保证了过滤效率以及箱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建筑污水在进行过滤时,容易造成前期沉淀,这导致过滤达不到效果,而且将造成箱体内部污垢沉积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