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9368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



背景技术:

滤芯用于分离液体或者气体中固体颗粒,或者使不同的物质成分充分接触,加快反应时间,可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或者空气的洁净,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芯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流物通过滤芯流出。

在滤芯中,通常会添加有抗菌剂,以对过滤介质起到杀菌作用。如申请号为CN201310139477.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滤芯,所述滤芯为由多层叠放的无纺布缠绕形成的中空管状体,所述多层叠放的无纺布包括至少一层纺粘无纺布和至少一层熔喷无纺布,所述滤芯的各无纺布层间相互热粘接,所述熔喷无纺布含有抗菌剂。该发明还提供了该滤芯的制造方法。还提供另一种滤芯及其制造方法。该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可以同时起到截留和杀菌的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99.0%以上细菌。由于滤芯提高了抗菌性能,因此可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8月以上。

虽然上述滤芯中这些抗菌剂对细菌有显著的预防抵制作用,但这些抗菌剂中有的抗菌剂的抗菌活性却存在问题。

第一种:人们发现带有长链烷基的季铵盐基团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但是有机小分子抗菌剂存在易挥发、不易加工、化学稳定性差等缺点,而且小分子抗菌剂会渗透进人体皮肤,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更大隐患。如申请号为20121031353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份组成:50-6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5-10份抗菌剂,0.5-1.5份氧化聚乙烯,1-3份聚丁二醇,0.5-0.8份抗氧剂168。该明的抗菌剂为异噻唑酮衍生物或季铵盐类。

第二种:季膦盐类中阳离子和分离子对聚季膦盐抗菌活性有很大影响,若形成离子相对紧密的化合物,其抗菌性能就会降低。

第三种:有机锡类的抗菌剂。研究显示,含有机锡抗菌团的抗菌剂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胞的杀灭率较低,在单体共聚后,会导致抗菌基因团浓度的下降,抗菌活性也跟着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本发明制得的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能够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中含有多元离子抗菌材料,其利用离子抗菌原理和微磁电场技术原理,稳定性好,抗菌活性高,且具有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了传统高分子中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耐水解性、抗氧化性低下,不耐酸碱,使用寿命低和温度依赖性太强等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由以下步骤制得:

(A)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的制备:将氧化铈粉、长石粉、三氧化四铁与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按质量比0.4-0.6:0.4-0.6:0.8-1.2:8混合,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其质量1-5%的食用植物油并混匀;采用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A母料;向A母料中加入其质量0.1-5%的多元离子抗菌材料,20-40℃下搅拌混匀后再次进入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

其中,食用植物油起到润滑、粘合的作用。

(B)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得粉状的含有所述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的聚丙烯腈共聚物。

(C)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将聚丙烯腈共聚物与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2.5-3.5:1混合,通过纺丝工艺制得聚丙烯腈纤维。

(D)纤维后处理:将聚丙烯腈纤维在空气中加热至260-280℃并保温0.5-3h,进行预氧化处理,成为预氧化纤维;再将预氧化纤维在惰性气体加热至1500-1700℃进行碳化处理,形成碳纤维。

预氧化处理是纤维碳化的预备阶段。预氧化过程中,聚丙烯腈线性高分子受热氧化,发生氧化、热解、交联、环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耐热梯形高分子,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棕色,最后形成黑色的预氧化纤维。预氧化处理后,聚丙烯腈纤维直接加热不熔不燃,仍能够保持其原来的纤维状态。碳化过程中,则纤维进一步产生交联环化、芳构化及缩聚等反应,并脱除氢、氮、氧原子,最后形成二维碳环平面网状结构和层片粗糙平行的乱层石墨结构的碳纤维长。碳化后的纤维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和活力,能够将抗菌剂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E)滤芯制备:将碳纤维利用机器缠绕成柱状滤芯形成缠绕滤芯,或按照喷熔滤芯工艺生产喷熔滤芯,从而制得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

本发明的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中含有多元离子抗菌材料,其利用离子抗菌原理和微磁电场技术原理,稳定性好,抗菌活性高,且具有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了传统高分子中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耐水解性、抗氧化性低下,不耐酸碱,使用寿命低和温度依赖性太强等问题。

其抗菌活性高的原因在于:由于滤芯内部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在滤芯内部形成了原电池效应,这几种金属之间的价格差导致它们之间形成了电位差,这样就会导致在水流通过时会因为电位差形成电流,在电流作用下会对水中的各种金属进行捕捉,减少水中各种金属的含量。同时碳化后的纤维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和活力,能够将抗菌剂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氧化铈粉、长石粉、三氧化四铁的粒度为200-800目。

作为优选,步骤(A)中,所述多元离子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先按质量比0.5-0.6:1将二氧化硅与水混合,再将其加入到0.4-0.6倍质量的水中,搅拌得到悬浮液;将硝酸银、硝酸锌和氧化镁各自与悬浮液按质量比1.5-2:1混合,得到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用水浴加热至28-35℃,然后将三种溶液混合并持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

将二氧化硅先与一部分水混合,然后再加入到水中,如此能够形成稳定的悬浮液,如果直接将二氧化硅与全部水混合,便无法形成悬浮液。二氧化硅与各金属离子结合后,作为载体,稳定性好。

(2)先将铜熔融,接着添加锌使锌与铜熔融混合,然后添加木炭粉,其中铜、锌、木炭粉的质量比为1:1.4-1.6:2.8-3.2;混合均匀后降温冷却,研磨得到复合黄铜粉。

当复合黄铜中锌含量小于35%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成为单相黄铜。这种黄铜可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在材料中有助于稳定材料的性能,也有助于抗菌剂的稳定。

在制备过程中注意需要先溶解铜,因为铜与锌的溶解温度不同,如果先溶解锌的话会导致在还没达到铜的溶解温度时锌就被蒸发消耗。在黄铜中加入木炭,会使抗菌材料在原有的抗菌效果下具有吸附力,而木炭作为抗菌材料中的载体和骨架,让抗菌材料中的各种金属离子被吸附,对于在材料中的应用,更是在表面形成了抗菌膜,提高了灭菌率。

(3)按质量比1.1-1.3:2将复合黄铜粉加入到溶液A中,形成混合物B;配制pH值为4.2-5的硝酸溶液,将混合物B加入到其1.8-2.2倍质量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100-140℃;配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总浓度为30-40wt%的溶液,添加至硝酸溶液中,产生沉淀并洗涤沉淀,然后升温、洗涤重复多次;每次洗涤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的溶液的用量为硝酸溶液质量的0.4-0.6倍;向溶液中添加溶液质量0.3-0.4倍的二氧化钛,烘干,冷却后,得到多元离子抗菌材料。

将复合黄铜粉与溶液A混合,然后制得多元离子抗菌材料,抗菌材料中加入二氧化钛,不仅能够起到抗菌作用,而且能够增加粉体白度和耐高温性能的稳定。

目前的高分子材料中所添加的抗菌剂一般为以下三类:季铵盐类抗菌剂、季膦盐类抗菌剂、含有机锡基团的抗菌剂。但是上述三种抗菌剂均存在各自的缺点:

(1)含季铵盐类抗菌剂的高分子材料的抗菌能力受长链烷基的影响较大。是因为其中的R1链的长短对抗菌能力影响较大,特别是其中的碳原子数量没在10-16之间时,抗菌剂对细菌基本没有杀伤力,所以就必须要将碳原子控制在这之间,抗菌剂才会有效果,但这种技术和这种要求不仅成本高还很难达到。

(2)含有季膦盐类的抗菌剂在离子紧密的情况下抗菌活性差。这种抗菌剂只有在形成自由离子的情况下,抗菌活性才会较为活跃,也就说,只有提高季膦盐单体的含量,才能提高它的抗菌活性。虽然现在的技术可以合成含锍盐基团的聚合物,比小分子抗菌活性要好,但这种抗菌剂的热稳定性较差。而且这种环境下的抗菌剂不仅效果差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3)含有机锡基团的抗菌剂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胞的杀灭率较低。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单体共聚后,由于抗菌基团浓度的下降,抗菌活性也随之下降。这种离子单体共聚是借助催化剂的作用使几种单体分子活化成离子而进行共聚的反应,这是现阶段这种抗菌剂主要的合成方法。因为这种合成方法对金黄色葡萄色球菌有很好的杀灭率,所以克服其对革兰氏阴性细胞的杀灭率低的问题是现在要解决的重点。

本发明的多元离子抗菌材料利用离子抗菌原理和微磁电场技术原理,形成了一种新型高效高分子抗菌添加材料。有效地提高了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了传统高分子抗菌材料的抗菌性低下、使用寿命低和温度依赖性太强等问题,使一般的磁电高分子材料符合了社会需求。其优点具体为:

(1)多元离子抗菌材料通过离子抗菌的方法来提高抗菌能力。针对上述三种抗菌剂出现的问题,用于高分子材料的多元离子抗菌材料在磁电的基础上,通过离子抗菌的手段,吸附交换各种离子,稳定了R1链的长短,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使抗菌性达到最活跃的状态。而对于离子出现紧密的状态造成抗菌活性差的问题,在离子交换中可以将单个的季膦盐单体含量提高以提高抗菌活性。而离子单体共聚可以使用离子交换法来打破这种局面,并且可以添加各种对人体无害的离子来使抗菌性能提高。

(2)多元离子抗菌材料可以有效干扰细胞壁的合成。细菌细胞壁重要组分为肽聚糖,离子抗菌剂对细胞壁的干扰作用,主要抑制多糖链与四肽交联有连结,从而使细胞壁失去完整性,失去了对渗透压的保护作用,损害菌体而死亡。

多元离子抗菌材料可损伤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菌细胞生命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细胞膜受损伤、破坏,将导致细菌死亡。

多元离子抗菌材料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变更、停止、使细菌死亡。蛋白质对于细菌来说是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而离子交换法破环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使整个过程变更或者停止,这样细菌就停止生长或者死亡。

多元离子抗菌材料能够干扰核酸的合成。总的说是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包括DNA、RNA的合成,以及DNA模板转录mRNA等。

(3)添加有多元离子抗菌材料的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长。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一般和抗氧化直接相关,抗氧化能力越好,使用寿命就越长;反之则相反。而多元离子抗菌材料的抗氧化加强是通过离子抗菌的技术来实现的,加强了耐氧化性,会让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固有的属性,不被氧化,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离子交换可以加入抗氧化的离子,使材料隔绝氧气,提升材料的抗氧化,增加使用寿命。所以对比于其他的材料,添加有多元离子抗菌材料的高分子材料使用寿命会比较长。

本发明通过磁场加强了复合金属离子的电离活性和强度,有效地提高了抗菌灭菌性能,有效地防止细菌的滋生。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冰醋酸和二乙醇胺的溶液中,冰醋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5-2.5。

作为优选,步骤(3)中,烘干温度为80-100℃。

作为优选,步骤(B)中,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过程为:

将丙烯醇、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和引发剂按质量比2:0.9-1.1:0.15-0.25:0.4-0.6:0.7-0.8通过计量泵打入聚合釜中,用次硝酸调节聚合液的pH值为1.9-2.2;接着升温至35-55℃进行聚合反应,反应1.5-2.0h,控制转化率为81.2-83.1%;然后将聚合釜内含单体的聚合物淤浆压到碱终止釜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使反应终止;将含有单体的聚合物淤浆粘稠度调节为12.2-13.5%后送至脱单体塔,用蒸汽在减压、75-80℃条件下将未反应的单体驱赶并回收;将脱除单体后的聚合物淤浆经过脱水、洗涤、干燥,冷却后,得到粉状的聚丙烯腈共聚物。

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聚丙烯腈共聚物,单体反应转化率高,制得的聚丙烯腈共聚物分子量高,便于后续步骤的预氧化和碳化。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单体为含可电离酸基或碱基的单体;所述引发剂为NaClO3或Na2SO3

作为优选,步骤(C)中,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聚丙烯腈共聚物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后,在齿轮计量泵中搅拌熔融后加热至145-155℃,再通过喷丝板得到聚丙烯腈纤维长丝;聚丙烯腈纤维长丝经过6-10m长的垂直纺丝甬道,纺丝甬道的顶部温度保持在200-250℃,并且用300-400℃的惰性气体吹向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将从纺丝甬道出来的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在155-170℃的拉伸装置上拉伸8-12倍,拉伸后直径为0.1-1mm,得到聚丙烯腈纤维。

作为优选,在步骤(D)中,所述聚丙烯腈纤维的分子量为6-8万。

作为优选,步骤(E)中,所述缠绕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4-0.6微米,所述喷熔滤芯的过滤精度为0.15-0.25微米。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中含有多元离子抗菌材料,其利用离子抗菌原理和微磁电场技术原理,稳定性好,抗菌活性高,且具有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抗菌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了传统高分子中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耐水解性、抗氧化性低下,不耐酸碱,使用寿命低和温度依赖性太强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由以下步骤制得:

多元离子抗菌材料的制备:

(1)先按质量比0.55:1将二氧化硅与水混合,再将其加入到0.5倍质量的水中,搅拌得到悬浮液;将硝酸银、硝酸锌和氧化镁各自与悬浮液按质量比1.8:1混合,得到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用水浴加热至30℃,然后将三种溶液混合并持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

(2)先将铜熔融,接着添加锌使锌与铜熔融混合,然后添加木炭粉,其中铜、锌、木炭粉的质量比为1:1.5:3;混合均匀后降温冷却,研磨得到复合黄铜粉。

(3)按质量比1.2:2将复合黄铜粉加入到溶液A中,形成混合物B;pH值为4.6的硝酸溶液,将混合物B加入到其2倍质量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120℃;配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总浓度为35wt%的溶液(冰醋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2),添加至硝酸溶液中,产生沉淀并洗涤沉淀,然后升温、洗涤重复三次;每次洗涤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的溶液的用量为硝酸溶液质量的0.5倍。向溶液中添加溶液质量1/3的二氧化钛,90℃烘干,冷却后,得到多元离子抗菌材料。

(A)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的制备:将粒度为500目的氧化铈粉、长石粉、三氧化四铁与聚氯乙烯按质量比0.5:0.5:1:8混合,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其质量3%的食用植物油并混匀;采用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A母料;向A母料中加入其质量2.5%的多元离子抗菌材料,30℃下搅拌混匀后再次进入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

(B)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将丙烯醇、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含可电离酸基或碱基的单体)、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和引发剂(NaClO3)按质量比2:1:0.2:0.5:0.75通过计量泵打入聚合釜中,用次硝酸调节聚合液的pH值为1.9-2.2;接着升温至45℃进行聚合反应,反应1.75h,控制转化率为81.2-83.1%;然后将聚合釜内含单体的聚合物淤浆压到碱终止釜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使反应终止;将含有单体的聚合物淤浆粘稠度调节为12.2-13.5%后送至脱单体塔,用蒸汽在减压、78℃条件下将未反应的单体驱赶并回收;将脱除单体后的聚合物淤浆经过脱水、洗涤、干燥,冷却后,得到粉状的聚丙烯腈共聚物。

(C)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将聚丙烯腈共聚物与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3:1混合,在齿轮计量泵中搅拌熔融后加热至150℃,再通过喷丝板得到聚丙烯腈纤维长丝;聚丙烯腈纤维长丝经过8m长的垂直纺丝甬道,纺丝甬道的顶部温度保持在225℃,并且用350℃的惰性气体吹向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将从纺丝甬道出来的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在160℃的拉伸装置上拉伸10倍,拉伸后直径为0.5mm左右,得到聚丙烯腈纤维。

(D)纤维后处理:选取分子量为6-8万的聚丙烯腈纤维,将聚丙烯腈纤维在空气中加热至270℃并保温2h,进行预氧化处理,成为预氧化纤维;再将预氧化纤维在惰性气体加热至1600℃进行碳化处理,形成碳纤维。

(E)滤芯制备:将碳纤维利用机器缠绕成柱状滤芯形成缠绕滤芯(过滤精度约为0.5微米),或按照喷熔滤芯工艺生产喷熔滤芯(过滤精度约为0.2微米),从而制得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

实施例2

多元离子抗菌材料的制备:

(1)先按质量比0.5:1将二氧化硅与水混合,再将其加入到0.4倍质量的水中,搅拌得到悬浮液;将硝酸银、硝酸锌和氧化镁各自与悬浮液按质量比1.5:1混合,得到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用水浴加热至28℃,然后将三种溶液混合并持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

(2)先将铜熔融,接着添加锌使锌与铜熔融混合,然后添加木炭粉,其中铜、锌、木炭粉的质量比为1:1.4:2.8;混合均匀后降温冷却,研磨得到复合黄铜粉。

(3)按质量比1.2:2将复合黄铜粉加入到溶液A中,形成混合物B;配制pH值为4.2的硝酸溶液,将混合物B加入到其1.8倍质量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100℃;配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总浓度为30wt%的溶液(冰醋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1.5),添加至硝酸溶液中,产生沉淀并洗涤沉淀,然后升温、洗涤重复三;每次洗涤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的溶液的用量为硝酸溶液质量的0.4倍。向溶液中添加溶液质量0.3倍的二氧化钛,80℃烘干,冷却后,得到多元离子抗菌材料。

(A)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的制备:将粒度为200目的氧化铈粉、长石粉、三氧化四铁与聚丙烯按质量比0.4:0.4:0.8:8混合,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其质量1%的食用植物油并混匀;采用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A母料;向A母料中加入其质量0.1%的多元离子抗菌材料,20℃下搅拌混匀后再次进入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

(B)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将丙烯醇、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含可电离酸基或碱基的单体)、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和引发剂(Na2SO3)按质量比2:0.9:0.15:0.4:0.7通过计量泵打入聚合釜中,用次硝酸调节聚合液的pH值为1.9-2.2;接着升温至35℃进行聚合反应,反应2.0h,控制转化率为81.2-83.1%;然后将聚合釜内含单体的聚合物淤浆压到碱终止釜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使反应终止;将含有单体的聚合物淤浆粘稠度调节为12.2-13.5%后送至脱单体塔,用蒸汽在减压、75℃条件下将未反应的单体驱赶并回收;将脱除单体后的聚合物淤浆经过脱水、洗涤、干燥,冷却后,得到粉状的聚丙烯腈共聚物。

(C)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将聚丙烯腈共聚物与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2.5:1混合,在齿轮计量泵中搅拌熔融后加热至145℃,再通过喷丝板得到聚丙烯腈纤维长丝;聚丙烯腈纤维长丝经过6m长的垂直纺丝甬道,纺丝甬道的顶部温度保持在200℃,并且用300℃的惰性气体吹向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将从纺丝甬道出来的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在155℃的拉伸装置上拉伸8倍,拉伸后直径为1mm左右,得到聚丙烯腈纤维。

(D)纤维后处理:选取分子量为6-8万的聚丙烯腈纤维,将聚丙烯腈纤维在空气中加热至260℃并保温3h,进行预氧化处理,成为预氧化纤维;再将预氧化纤维在惰性气体加热至1500℃进行碳化处理,形成碳纤维。

(E)滤芯制备:将碳纤维利用机器缠绕成柱状滤芯形成缠绕滤芯(过滤精度约为0.4微米),或按照喷熔滤芯工艺生产喷熔滤芯(过滤精度约为0.15微米),从而制得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

实施例3

多元离子抗菌材料的制备:

(1)先按质量比0.6:1将二氧化硅与水混合,再将其加入到0.6倍质量的水中,搅拌得到悬浮液;将硝酸银、硝酸锌和氧化镁各自与悬浮液按质量比2:1混合,得到三种溶液;将三种溶液分别用水浴加热至35℃,然后将三种溶液混合并持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

(2)先将铜熔融,接着添加锌使锌与铜熔融混合,然后添加木炭粉,其中铜、锌、木炭粉的质量比为1:1.6:3.2;混合均匀后降温冷却,研磨得到复合黄铜粉。

(3)按质量比1.1-1.3:2将复合黄铜粉加入到溶液A中,形成混合物B;配制pH值为5的硝酸溶液,将混合物B加入到其2.2倍质量的硝酸溶液中;升温至140℃;配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总浓度为40wt%的溶液(冰醋酸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为1:2.5),添加至硝酸溶液中,产生沉淀并洗涤沉淀,然后升温、洗涤重复三次;每次洗涤时冰醋酸和二乙醇胺的溶液的用量为硝酸溶液质量的0.6倍。向溶液中添加溶液质量0.4倍的二氧化钛,100℃烘干,冷却后,得到多元离子抗菌材料。

(A)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的制备:将粒度为800目的氧化铈粉、长石粉、三氧化四铁与聚丙烯按质量比0.6:0.6:1.2:8混合,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其质量5%的食用植物油并混匀;采用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A母料;向A母料中加入其质量5%的多元离子抗菌材料,40℃下搅拌混匀后再次进入双螺杆机挤压造粒,得到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

(B)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将丙烯醇、丙烯酸甲酯、第三单体(含可电离酸基或碱基的单体)、多元离子高分子抗菌母料和引发剂(Na2SO3)按质量比2:1.1:0.25:0.6:0.8通过计量泵打入聚合釜中,用次硝酸调节聚合液的pH值为1.9-2.2;接着升温至55℃进行聚合反应,反应1.5h,控制转化率为81.2-83.1%;然后将聚合釜内含单体的聚合物淤浆压到碱终止釜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值,使反应终止;将含有单体的聚合物淤浆粘稠度调节为12.2-13.5%后送至脱单体塔,用蒸汽在减压、80℃条件下将未反应的单体驱赶并回收;将脱除单体后的聚合物淤浆经过脱水、洗涤、干燥,冷却后,得到粉状的聚丙烯腈共聚物。

(C)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将聚丙烯腈共聚物与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3.5:1混合,在齿轮计量泵中搅拌熔融后加热至155℃,再通过喷丝板得到聚丙烯腈纤维长丝;聚丙烯腈纤维长丝经过10m长的垂直纺丝甬道,纺丝甬道的顶部温度保持在250℃,并且用400℃的惰性气体吹向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将从纺丝甬道出来的聚丙烯腈纤维长丝在170℃的拉伸装置上拉伸12倍,拉伸后直径为0.1mm左右,得到聚丙烯腈纤维。

(D)纤维后处理:选取分子量为6-8万的聚丙烯腈纤维,将聚丙烯腈纤维在空气中加热至280℃并保温0.5h,进行预氧化处理,成为预氧化纤维;再将预氧化纤维在惰性气体加热至1700℃进行碳化处理,形成碳纤维。

(E)滤芯制备:将碳纤维利用机器缠绕成柱状滤芯形成缠绕滤芯(过滤精度约为0.6微米),或按照喷熔滤芯工艺生产喷熔滤芯(过滤精度约为0.25微米),从而制得多元离子抗菌碳纤维滤芯。

对本发明制得的滤芯进行抗菌效果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原水:

原水过滤后:

测试效果说明:这种滤芯内部形成了原电池效应,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效应的原因是该滤芯内部含有的几种金属离子,这几种金属之间的价格差导致他们之间形成了电位差,这样就会导致在水流通过时会因为电位差形成电流,在电流作用下会对水中的各种金属进行捕捉,减少水中各种金属的含量。

而碳化后的纤维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和活力,从而将抗菌剂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