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粗颗粒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91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新型粗颗粒分离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其中粗颗粒分离机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粗颗粒分离机利用颗粒重量和水重量的差异,利用沉降原理进行分离;在分离过程中,粗颗粒其沉降到机体底部,其方向杂乱无章、后续处理十分麻烦、且沉降后要想将其从机体内排出也较为困难。对此,本申请人于2013年4月2日申请了一份名为“粗颗粒分离机”、申请号为“201310112612.5”的发明专利申请,并于该案中提出由于人为操作原因或机械故障造成螺旋体被泥渣埋入而不能启动的问题,对此,该案中通过卷扬机将螺旋体整体拉出后,以人工排渣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

然而,本申请人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由于该案的设备体积较大、螺旋体无法启动时泥渣埋入量较多,因此在螺旋体拉出时将产生极大的能耗以及极长的工作时间,操作起来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工作效率高且能耗低,可有效解决螺旋体无法启动的问题的新型粗颗粒分离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体、进水管、分离水槽、出水槽和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机体顶部,所述分离水槽固定连接在机体上部、且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槽固定连接在机体上部、且设置在分离水槽的一侧,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倾斜设置在机体的底部;

所述机体内还设有辅助启动装置,所述辅助启动装置包括搅拌轴、旋转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和一对竖直导轨,所述竖直导轨固定连接在机体内、且位于螺旋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两端铰接有滑块,两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竖直导轨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滑块和搅拌轴之间、且用于驱动搅拌轴旋转,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竖直导轨和滑块之间、且用于驱动滑块升降。

所述搅拌轴呈倾斜状、且与螺旋输送装置相平行。

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叶远离搅拌轴的一端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背向搅拌叶的端面为摩擦面。

本实用新型在设备正常工作时,可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将搅拌轴提升至机体的中部,待设备关闭一段时间,需再次启动前,则可先开启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旋转,再开启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下降,从而由上之下逐步搅动沉积在机体底部的泥渣,有效避免了螺旋输送装置因泥渣沉积过多而造成的无法启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工作效率高且能耗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案中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机体,2是进水管,3是分离水槽,4是出水槽,5是螺旋输送装置,6是辅助启动装置,61是搅拌轴,611是搅拌叶,612是联动块,613是摩擦面,62是竖直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包括机体1、进水管2、分离水槽3、出水槽4和螺旋输送装置5,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机体顶部,所述分离水槽固定连接在机体上部、且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槽固定连接在机体上部、且设置在分离水槽的一侧,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倾斜设置在机体的底部;

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辅助启动装置6,所述辅助启动装置6包括搅拌轴61、旋转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和一对竖直导轨62,所述竖直导轨61固定连接在机体1内、且位于螺旋输送装置5的上方,所述搅拌轴61的两端铰接有滑块,两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竖直导轨62中,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设置在滑块和搅拌轴61之间、且用于驱动搅拌轴61旋转,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竖直导轨62和滑块之间、且用于驱动滑块升降。这样,在设备正常工作时,可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将搅拌轴提升至机体的中部,待设备关闭一段时间,需再次启动前,则可先开启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旋转,再开启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下降,从而由上之下逐步搅动沉积在机体底部的泥渣,有效避免了螺旋输送装置因泥渣沉积过多而造成的无法启动的问题。

所述搅拌轴61呈倾斜状、且与螺旋输送装置5相平行。

所述搅拌轴6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叶611,所述搅拌叶611远离搅拌轴61的一端设有联动块612,所述联动块612背向搅拌叶611的端面为摩擦面613。在搅拌轴对沉积泥渣进行搅拌的最后阶段,即搅拌轴下降到底后,联动块将与螺旋输送装置开始接触接触并紧贴,从而缓缓带动螺旋输送装置选装,即进一步降低了螺旋输送装置启动时所需的扭矩,有效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