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用原药热浸提水冷装置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224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药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制药用原药热浸提水冷装置罐。



背景技术:

在制药企业生产中,需要将药材原料经过加热和冷却进行浸提,传统的加热浸提和冷却浸提需要两套设备才能完成,不但增加设备的投入,还导致药材原料的浪费和增加生产成本,给药企的生产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制药用原药热浸提水冷装置罐,可以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采用带加热夹层和冷却盘管的罐体浸提药材原料,可实现药材原料的加热和冷却一体化浸提之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制药用原药热浸提水冷装置罐由减速器、进料口、温度表、加热介质出液管、冷却水进水管、加热夹层、冷却盘管、搅拌杆、下部搅拌翅片、罐体、冲洗管、沉淀罐、排渣料口、分料阀、冷却水出水管、加热介质进液管、罐耳、上部搅拌翅片、进水管、电机、上清液出料管、温度感应探头组成;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下锥形的罐体,罐体上部中心设置带电机的减速器,罐体上部一侧设置进料口,罐体一侧上部设置温度表、另一侧设置进水管,罐体外侧中下部设置加热夹层,加热夹层设有加热介质出液管和加热介质进液管;加热夹层中部设置等距的罐耳,罐体的下锥形底部一侧设置上清液出料管,罐体的下锥形底部中心设置分料阀,分料阀下部设置沉淀罐,沉淀罐上部一侧设置冲洗管、底部设置排渣料口。

所述的罐体内壁设有冷却盘管,冷却盘管的上端设有冷却水进水管,冷却水进水管置于罐体外部一侧,冷却盘管的下端设置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出水管置于罐体外部另一侧。

所述的罐体内部设有带上部搅拌翅片和下部搅拌翅片的搅拌杆,搅拌杆的上部与减速器连接;罐体内壁下部一侧设置温度感应探头,温度感应探头与温度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带加热夹层和冷却盘管的罐体浸提药材原料,可有效地一体化提取药材原料中的药用成分;且利用分料阀分离药液和药渣料,便于提取药液的上清液,使用进水管和冲洗管清洗罐体和沉淀罐,具有清理方便、快捷的优点,是药企生产中理想的药液浸提一体化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附图1为一种制药用原药热浸提水冷装置罐示意图。

图中:1、减速器,2、进料口,3、温度表,4、加热介质出液管,5、冷却水进水管,6、加热夹层,7、冷却盘管,8、搅拌杆,9、下部搅拌翅片,10、罐体,11、冲洗管,12、沉淀罐,13、排渣料口,14、分料阀,15、冷却水出水管,16、加热介质进液管,17、罐耳,18、上部搅拌翅片,19、进水管,20、电机,21、上清液出料管,22、温度感应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所示,一种制药用原药热浸提水冷装置罐由减速器1、进料口2、温度表3、加热介质出液管4、冷却水进水管5、加热夹层6、冷却盘管7、搅拌杆8、下部搅拌翅片9、罐体10、冲洗管11、沉淀罐12、排渣料口13、分料阀14、冷却水出水管15、加热介质进液管16、罐耳17、上部搅拌翅片18、进水管19、电机20、上清液出料管21、温度感应探头22组成;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下锥形的罐体10,罐体10上部中心设置带电机20的减速器1,罐体10上部一侧设置进料口2,罐体10一侧上部设置温度表3、另一侧设置进水管19,罐体10外侧中下部设置加热夹层6,加热夹层6设有加热介质出液管4和加热介质进液管16;加热夹层6的中部设置等距的罐耳17,罐体10的下锥形底部一侧设置上清液出料管21,罐体10的下锥形底部中心设置分料阀14,分料阀14下部设置沉淀罐12,沉淀罐12上部一侧设置冲洗管11、底部设置排渣料口13。

所述的罐体10内壁设有冷却盘管7,冷却盘管7的上端设有冷却水进水管5,冷却水进水管5置于罐体10外部一侧,冷却盘管7的下端设置冷却水出水管15,冷却水出水管15置于罐体10外部另一侧。

所述的罐体10内部设有带上部搅拌翅片18和下部搅拌翅片9的搅拌杆8,搅拌杆8的上部与减速器1连接;罐体10内壁下部一侧设置温度感应探头22,温度感应探头22与温度表3连接;综述即为制药用原药热浸提水冷装置罐。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