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可靠的压力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800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密封可靠的压力搅拌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可靠的压力搅拌釜。



背景技术:

搅拌釜,是一种带搅拌桨的转轴在筒体内旋转,用以混合或者糅合物质以形成稠度合适的混合浆的反应容器。对于一些特殊场合的搅拌,往往需要在筒体内形成高压,以满足混合浆的形成条件,这种搅拌釜一般称为压力搅拌釜。常规的压力搅拌内,驱动搅拌桨旋转的电机或者马达通常是安装在筒体上的封头上,其输出轴自筒体顶部向内伸出,以连接筒体内的搅拌桨。对于压力搅拌釜,为防止输出轴的位置成为压力泄漏点,在筒体顶部需要对输出轴进行机械密封或者填料密封。

无论是填料密封还是机械密封,不仅造价相对较高,并且,搅拌桨的高速频繁转动会使密封处磨损十分快,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检修一次密封件,一旦未能及时更换,就会导致压力搅拌釜内压力难以建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可靠的压力搅拌釜,其通过对筒体内部结构的改进,将驱动搅拌桨转动的驱动源内置,以可靠密封筒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密封可靠的压力搅拌釜,包括有筒体、设置于筒体内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搅拌桨旋转的驱动源,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支撑架将驱动源固定至筒体内部,从而使驱动搅拌桨转动的输出轴直接在筒体内与搅拌桨固定,无需再在筒体顶部开设轴孔,因而也无需机械或者填料密封结构,因此,这种布置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压力搅拌釜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朝向筒体中央延伸的定位边,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定位边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筒体内布置驱动源,首先需要固定支撑架,在筒体内一体加工出定位边,在将支撑架可拆卸设置于定位边上,可以简化支撑架的拆装过程。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

支撑板,其底部固定至所述定位边上;

轴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中央且穿透所述支撑板;

衬套,外壁固定于所述轴孔中,其上端设置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搭接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保护套,它固定至定位凸缘,且所述驱动源设置于所述保护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驱动源直接连接的是搅拌桨,而为了保证搅拌桨的搅拌效果,其上的转轴需要布置在筒体的中轴线上,以支撑板和轴孔的形式限定搅拌桨的转轴位置,以保护套包住驱动源的输出轴,可以防止内置的驱动源安装精度不足或者受到筒体内的蒸汽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的下端延伸至抵于所述轴孔中的衬套的上表面,所述搅拌桨上的转轴与保护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组深沟球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深沟球轴承可以提高搅拌桨的回转精度并增加其轴向的支撑刚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源采用液压马达,所述筒体上密封设置有外接压力油液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液压马达之间以油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马达相对于电机而言,具有大扭矩、低振动、小噪音的特点,并且,其转动的动力来源于压力油液,而非电机的电线,对于内置驱动源的布置形式,液压马达更加合适,而密封静态的油管,相对于对转动的驱动源的输出轴进行密封,密封件造价低廉且密封更可靠。

优选地,所述驱动源的输出轴与搅拌桨之间以联轴器连接,所述搅拌桨上的转轴与保护套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支撑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轴承可以在提高搅拌桨的转轴与保护套之间的轴向回转精度的同时,增加搅拌桨的转轴与液压马达输出轴之间的支撑刚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轴承有两组,包括有靠近驱动源设置的圆柱滚子轴承和设置于其下方的深沟球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滚子轴承与深沟球轴承配合,可以使搅拌桨的转轴部分既能够承受轴向力,又可以承受径向力,以防止支撑架上的轴孔存在误差或者搅拌过程中搅拌桨的偏转导致搅拌桨回转精度的下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支撑架将驱动源固定至筒体内部,从而使驱动搅拌桨转动的输出轴直接在筒体内与搅拌桨固定,无需再在筒体顶部开设轴孔,因而也无需机械或者填料密封结构,因此,这种布置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压力搅拌釜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压力搅拌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马达至支撑架的链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筒体;10、定位边;11、进油口;2、搅拌桨;20、搅拌叶;21、转轴;3、液压马达;30、油管;31、输出轴;4、支撑架;40、支撑板;41、轴孔;42、衬套;420、定位凸缘;43、保护套;430、上部;431、下部;432、连接凸缘;44、深沟球轴承;45、圆柱滚子轴承;5、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压力搅拌釜,如图1至图2中所示,包括有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用于搅拌物料的搅拌桨2。搅拌桨2包括有直接搅动物料的搅拌叶20以及外接驱动源以及驱动搅拌叶20旋转的转轴21。

筒体1内壁上于搅拌叶20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架4,其上设置有驱动转轴21的液压马达3,以用作驱动搅拌桨2转动的驱动源。具体地,支撑架4包括有固定至筒体1内壁上的支撑板40,支撑板40为沿筒体1轴向上下布置的圆形板状设置,且在中央位置开设有一轴孔41,练成支撑板40在轴孔41的孔壁位置连成一体,并通过下层的支撑板固定至筒体1内壁上,筒体1内壁上对应于下层支撑板40边缘的位置上设置有定位边10,支撑板40支撑于定位边10上并以螺栓固定,支撑板40整体采用铸造工艺,两层支撑板40以及中央的轴孔41均一体铸造成型,并且,为了增加轴孔41处强度,轴孔41的外壁上铸造形成有一圈加强肋410,其截面形状近似于工字型钢轨的一半。

轴孔41内嵌装有一衬套42,如图2中所示,其结构近似于顶部开口的筒状,其底壁上开设有与轴孔41同心以供转轴21穿过的孔,其顶部延伸至上层支撑板40的端部形成有定位凸缘420,且定位凸缘420的底面抵接于上层的支撑板40上表面。

衬套42内侧壁上配合设置有保护套43,其底部延伸至衬套42上表面,保护套43外壁上在轴孔41上方设置有连接凸缘432,并且,连接凸缘432与定位凸缘420形成法兰连接,以固定衬套42和保护套43之间的相对位置。

保护套43上自连接凸缘432至最上端分为下部431和上部430,上部430的内部由于安装有液压马达3,其内径尺寸略大于下部431的内径。在上下部交接的位置处向下的下部431内依次设置有一圆柱滚子轴承45和一深沟球轴承44,轴承的外圈与保护套43的内壁固定,其内圈与转轴21配合,以将搅拌桨2的转轴21支承于保护套43内,提高其回转精度以及对于径向和轴向力的承受能力。在保护套43底部也设置有一同规格的深沟球轴承44,两组深沟球轴承44之间以套筒相互轴向定位。

液压马达3的输出轴31与搅拌桨2的转轴21之间通过联轴器5建立联动关系,保护套43的上端固定至液压马达3上的法兰盘上,以将输出轴31、联轴器5等包覆于保护套43内。

液压马达3外接的压力油液通过油管30输入筒体1内部,在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口11,有关30密封连接于进油口11上,相对于密封动态转轴,对于静态的油管30的密封成本更低,效果更好,以使整个压力搅拌釜具有更高的密封可靠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