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组装锤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8509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双金属组装锤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锤头,特别是一种用于物料破碎机的双金属组装锤头,属于破碎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矿山、建材等领域广泛使用各种锤式破碎机。锤头为锤式破碎机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在锤式破碎机工作过程中,锤头高速旋转,通过与物料之间产生撞击破碎物料,在撞击过程中,锤头受到物料的冲刷磨损作用和冲击破坏作用,因此对所采用的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都有较高的要求,高硬度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从而提高锤头的使用寿命,高韧性可以防止锤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断裂,造成安全事故。能同时满足韧性和硬度两种性能的材料不多见,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高锰钢。但高锰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硬度相对较低,耐磨性不够,导致锤头使用寿命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双金属复合锤头,锤头的锤端一般采用高耐磨性能的材料如高铬铸铁,锤柄材料采用韧性材料如碳素钢等,这种情况下,锤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锤柄具有较高的韧性,可以满足锤头对硬度和韧性的综合要求。 目前的双金属复合锤头一般采用铸造工艺进行复合,工艺较为复杂,同时复合性能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两者结合不好而导致锤头在使用过程中在复合部位出现断裂,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为此必须采用新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金属组装锤头,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双金属复合锤头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破碎物料的双金属组装锤头,包含锤端及锤柄,在锤端内镶铸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加工有螺纹孔,锤柄和锤端采用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螺栓穿过锤柄上的螺栓孔拧入连接块上的螺纹孔内。

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和锤柄之间垫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所述连接螺栓的数量至少为八个。

锤端和锤柄之间的连接面之间涂有胶粘剂。

锤端采用耐磨材料制作,有助于提高锤头的耐磨性能,从而提高锤头的使用寿命。锤柄采用具有较高韧性的材料制作,可防止在锤头工作过程中锤柄出现断裂,提高锤头使用的安全性。两者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与铸造工艺相比,其连接的可靠性易于控制,从而可以提高锤端和锤柄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从而保证锤头安全可靠的使用。

由于锤端材料的硬度非常高,因此在其上加工制作螺栓孔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如果在锤端出现过多的孔洞,一方面减少了起耐磨性能的耐磨材料的量,降低了锤头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孔洞出现也破坏了锤端的整体性使锤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等问题。为此在制作锤端时,预先在锤端内镶铸由韧性材料制作的连接块,由于连接块的体积较小,因此镶铸工艺较为简单,同时也容易保证连接块和锤端之间的冶金结合质量。锤端制作完成后,在连接块上加工螺纹孔,由于连接块为韧性材料,因此螺纹孔的加工非常容易进行,同时也可以保证锤端的完整性,防止孔洞对锤端造成的破坏,具有特别的优点。

用于连接锤端和锤柄之间的连接螺栓的螺栓头和锤柄之间加垫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可以防止锤头在使用过程中螺栓出现松动,导致锤端和锤柄连接失效,出现安全事故。

由于锤端和锤柄之间的连接完全靠连接螺栓进行连接,因此必须保证连接螺栓连接的可靠性。由于连接的可靠性与连接螺栓的数量成正比,因此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设定连接螺栓的最少数量为八个,并均匀对称分布。

通过在锤端和锤柄之间的连接面上涂布胶粘剂,可以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从而提高锤头使用的安全保证,同时降低了对接后面平整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其中图1所示为图2中B-B位置的剖视图,图2所示为图1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和图2中,序号(1)所示为连接螺栓;序号(2)所示为弹簧垫圈;序号(3)为平垫圈;序号(4)所示为锤柄;序号(5)所示为锤柄上的锤头安装孔;序号(6)所示为连接块;序号(7)所示为锤头的锤端;序号(8)所示为锤柄上的螺栓孔;序号(9)为锤柄和锤端结合面之间的胶粘剂。

锤柄和锤端采用铸造工艺分别铸造。锤端铸造时,在锤端内镶铸连接块,铸造完成后,首先将结合面打磨平整,然后在连接块上加工螺纹孔。锤柄铸造完成后,将结合面打磨平整,同时在与锤端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加工螺栓孔,最后采用连接螺栓将锤柄和锤端连接起来,连接螺栓螺栓头位置加垫平垫圈和弹簧垫圈,用以防松,并在锤柄和锤端的结合面处涂抹金属胶粘剂,增加锤柄和锤端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螺栓的数量为八个,并均匀分布。工作时,锤头通过锤柄上的安装孔安装在破碎机回转轴上,回转轴旋转带到锤头高速旋转,与进入到破碎机内的物料撞击,并在一定位置对物料进行挤压,使物料破碎,完成破碎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