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0589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减震缓冲块的上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减振器是产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减汽车的振动,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增强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另外,减振器能够降低车身部分的动载荷,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目前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减振器主要是筒式液力减振器。

悬架底座是连接悬架与车架的结构,其结构形状根据车架结构进行设计,并非是规则形状,其分为底座、盖板,以及位于底座与盖板之间的减震缓冲块。目前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减震缓冲块放入底座并盖上盖板,再通过翻边装置将减震缓冲块和盖板固定于底座上。为了保证减震缓冲块能够自由伸缩,所以会在减震缓冲块与底座和盖板固定之前,会在减震缓冲块的表面涂一层油脂。但是目前生产中对于减震缓冲块的涂有并没有专用设备,所以只能操作工进行人工刷油。但是人工对减震缓冲块进行刷油的时候,不仅刷有的效率极低,而且刷油的厚度和刷油均匀度均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通过上油装置,不仅降低了上油时的劳动强度,并且上油侠侣明显提高,上优良的控制也更加准确,进而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合格率;通过刮油板的操作,将位于溢油槽内的油脂进行刮除并收集,不仅保证了油脂的利用率,并且也不会造成溢流槽内油脂的浪费,避免油脂从涂油槽溢出之后无法收集而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通过连接杆的作用,不仅便于实现刮油板的操作同步性,而且连接杆还起到限位作用,另外调节刮油板与涂油槽远离刮油板一端之间的距离与减震缓冲块的周长相等,当减震缓冲块转完一周与连接杆接触之后,即代表减震缓冲块的一周均涂到了油脂,并将减震缓冲块取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包括条形结构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中心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设有凸台,所述凸台顶面沿凸台的长度方向设有涂油槽,所述涂油槽的槽底设有多个出油嘴,所述出油嘴沿涂油槽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出油嘴分别与进油管连通,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从基座的侧壁伸入基座内与出油嘴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台的两侧分别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挡条,所述限位挡条与凸台之间形成溢油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溢油槽内分别设有刮油板,所述刮油板沿溢油槽的长度方向往复活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挡条面向溢油槽的侧壁和凸台面向溢油槽的侧壁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刮油板的侧部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沿滑槽活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刮油板的顶部高于凸台,并且刮油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杆位于凸台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位于凸台两侧的刮油板位于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挡条的高度大于凸台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挡条之间的距离与减震缓冲块的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油嘴的高度低于凸台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通过上油装置,不仅降低了上油时的劳动强度,并且上油侠侣明显提高,上优良的控制也更加准确,进而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合格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通过刮油板的操作,将位于溢油槽内的油脂进行刮除并收集,不仅保证了油脂的利用率,并且也不会造成溢流槽内油脂的浪费,避免油脂从涂油槽溢出之后无法收集而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缓冲块的上油装置,通过连接杆的作用,不仅便于实现刮油板的操作同步性,而且连接杆还起到限位作用,另外调节刮油板与涂油槽远离刮油板一端之间的距离与减震缓冲块的周长相等,当减震缓冲块转完一周与连接杆接触之后,即代表减震缓冲块的一周均涂到了油脂,并将减震缓冲块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下模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条形结构的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中心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设有凸台3,所述凸台3顶面沿凸台3的长度方向设有涂油槽2,所述涂油槽2的槽底设有多个出油嘴6,所述出油嘴6沿涂油槽2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出油嘴6分别与进油管7连通,所述进油管7的一端从基座1的侧壁伸入基座1内与出油嘴6连通;所述凸台3的两侧分别沿基座1的长度方向设有限位挡条4,所述限位挡条4与凸台3之间形成溢油槽5;所述溢油槽5内分别设有刮油板8,所述刮油板8沿溢油槽5的长度方向往复活动;所述限位挡条4面向溢油槽5的侧壁和凸台3面向溢油槽5的侧壁分别设有滑槽11,所述刮油板8的侧部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10,所述滑块10沿滑槽11活动;所述刮油板8的顶部高于凸台3,并且刮油板8之间通过连接杆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位于凸台3的正上方;位于凸台3两侧的刮油板8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限位挡条4的高度大于凸台3的高度;所述限位挡条4之间的距离与减震缓冲块的宽度相等;所述出油嘴6的高度低于凸台3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减震缓冲块的直径大小,计算其周长;根据减震缓冲块的周长,调节刮油板8与涂油槽2远离刮油板8一端之间的距离与减震缓冲块的周长相等;通过进油管7向出油嘴6输送油脂,带涂油槽2内充满油脂之后,进油管7停止向出油嘴6输送油脂;将减震缓冲块立起,并使减震缓冲块的两侧与限位挡条4的侧壁向接触,并使减震缓冲块由远离刮料板8的一端向刮油板8一侧滚动;当减震缓冲块与刮油板8的连接杆9接触的时候,即将减震缓冲块从限位挡条4之间取出即可,并准备下一个减震缓冲块的涂油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