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31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水洗法对工业废物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现有的水洗法处理设备,由于其循环水不经过滤,且缺乏合理安装液位检测系统及水质监测系统,容易造成喷淋系统堵塞,进而降低了对废气的净化处理效率;同时,又由于其排水系统不合理,导致其在排水过程中难以将水中的杂质及时排出,进而导致其净化效率低、且水耗量大。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说明书201420498276.2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废气处理塔,废气处理塔底部开有废气进口,顶部开有洁净空气出口,废气处理塔的废气进口与洁净空气出口之间依次设有分流器、分离球、喷淋头、除雾区;废气处理塔下方还设有水箱,喷淋头与水箱通过水管连通;废气处理塔底部设有溢流口,并连接有排水管道;水箱还连接有自动加药机。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废气处理设备,其优点是:通过喷淋头向废气处理塔中喷淋水,利用水将废气中颗粒冲洗至水箱中,实现废气的净化,且喷淋头与水箱通过水管连通,水箱中的水又可循环利用;然而,其缺点是:由于水箱中的水通常含有杂质,而该水箱中的水并未经任何过滤就再次使用,容易导致水管、以及喷淋头的堵塞,从而影响喷淋头正常喷水,进而导致其净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效率更高的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包括具有净化空腔的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上分别设有与净化空腔相通的入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净化空腔中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净化处理单元、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所述主箱体上在分别对应于第一净化处理单元、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处安装有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和第三喷淋装置;且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和第三喷淋装置分别通过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和第三循环管路与过滤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箱与净化空腔相连通;所述主箱体包括前箱体和后箱体;所述第一净化处理单元位于前箱体中,所述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位于后箱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多根与第一循环管路相连通的第一喷淋管,且多根第一喷淋管位于第一净化处理单元的侧边;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包括多根与第二循环管路相连通的第二喷淋管,且多根第二喷淋管分别位于第二净化处理单元的上方和侧边;所述第三喷淋装置包括多根与第三循环管路相连通的第三喷淋管,且多根第三喷淋管分别位于第三净化处理单元的上方和侧边;所述第一喷淋管、第二喷淋管和第三喷淋管上均设有多个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中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通过水池与净化空腔相连通;所述水池上设有给水口和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包括位于水池上端的上排水口和位于水池下端的下排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有两个;所述第一循环管路通过第一循环水泵与其中一个过滤箱相连通;第二循环管路和第三循环管路分别通过第二循环水泵和第三循环水泵与另一个过滤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池有两个;且两个水池分别位于前箱体和后箱体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上安装有液位计;所述过滤箱上安装有水质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在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气液分离装置;所述主箱体在邻近出气口处设有第二气液分离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均由空气过滤填料构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在使用时,从净化空腔中流出的循环水经过滤箱过滤后再分别流至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和第三喷淋装置;从而避免循环水中的杂质造成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和第三喷淋装置的堵塞,保证循环水的正常循环、及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和第三喷淋装置的正常使用,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净化效率更高;同时,净化空腔中设有三级净化处理单元,利用该三级净化处理单元进一步增强对废气的净化效果;另外,主箱体采用分段式结构,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主箱体

11 净化空腔

12 入气口

13 出气口

14 第一气液分离装置

15 第二气液分离装置

16 第一安装盖

17 第二安装盖

18 前箱体

19 后箱体

21 第一喷淋装置

211 第一喷淋管

22 第二喷淋装置

221 第二喷淋管

23 第三喷淋装置

231 第三喷淋管

3 过滤箱

31 过滤箱底座

32 第二调节螺栓

41 第一循环管路

411 第一单向阀

412 第一开关阀

42 第二循环管路

421 第二单向阀

422 第二开关阀

43 第三循环管路

431 第三单向阀

432 第三开关阀

6 水池

61 给水口

62 排水口

621 上排水口

622 下排水口

63 给水系统

64 排水系统

65 水池底座

66 第一调节螺栓

71 第一循环水泵

72 第二循环水泵

73 第三循环水泵

8 加药箱

9 I/O接口分布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主箱体1的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即将纸面的上下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将水池6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即将纸面的左右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如图2所示,将纸面的左右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包括具有净化空腔11的主箱体1,主箱体1上分别设有与净化空腔11相通的入气口12和出气口13。且净化空腔11中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净化处理单元、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主箱体1上在分别对应于第一净化处理单元、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处安装有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且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分别通过第一循环管路41、第二循环管路42和第三循环管路43与过滤箱3相连通;过滤箱3与净化空腔11相连通;主箱体1包括前箱体18和后箱体19;第一净化处理单元位于前箱体18中,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位于后箱体19中。在使用时,废气由入气口12进入净化空腔11,并由出气口13流出;废气流经第一净化处理单元时,第一喷淋装置21向第一净化处理单元对应处喷淋水,通过气液相接触,将废气中的颗粒杂质冲洗掉,从而实现对废气的第一级净化处理;当废气继续流经第二净化处理单元时,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对废气中残留的颗粒杂质进一步过滤,同时,第二喷淋装置22向第二净化处理单元上喷淋水,通过气液相接触,将废气中以及第二净化处理单元上的颗粒杂质冲洗掉,从而实现对废气的第二级净化处理;当废气继续流经第三净化处理单元时,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对废气中残留的颗粒杂质进一步过滤,同时,第三喷淋装置23向第三净化处理单元上喷淋水,通过气液相接触,将废气中以及第三净化处理单元上的颗粒杂质冲洗掉,从而实现对废气的第三级净化处理;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效果更好。且从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中喷出的水、经净化空腔11流入过滤箱3、并经过滤箱3过滤后,再分别经第一循环管路41流入第一喷淋装置21、经第二循环管路42流入第二喷淋装置22、以及经第三循环管路43流入第三喷淋装置23。如此,不但实现了对喷淋水的循环利用;同时,通过过滤箱3对流入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以及第三喷淋装置23的循环水进行过滤,避免对第一循环管路41、第二循环管路42、第三循环管路43、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以及第三喷淋装置23造成堵塞,进而保证循环水的正常循环、以及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的正常使用,并使本实用新型中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的净化效率更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主箱体1为分段式结构设计,包括前箱体18和后箱体19两段,此种结构便于分段加工、以及运输。且前箱体18和后箱体19均包括上下两部分。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入气口12位于前箱体18前端的上方处;出气口13位于后箱体19的后端。上述净化空腔11贯穿前箱体18和后箱体19。

上述过滤箱3中设有过滤网,利用该过滤网能有效将循环水中的杂质过滤掉。上述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和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均由空气过滤填料构成,且在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填料为不同规格的球型聚丙烯多面空心球。上述空气过滤填料不仅能将废气中的颗粒杂质过滤掉,同时配合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的使用,能有效增加废气与喷淋水的接触面积、并延长废气在净化空腔11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净化处理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箱3通过水池6与净化空腔11相连通。上述水池6、过滤箱3、第一循环管路41、第二循环管路42、第三循环管路43、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以及第三喷淋装置23共同构成水循环系统。同时,如图1所示,水池6上设有给水口61和排水口62。通过给水口61可以向水池6、以及整个水循环系统中注入循环水;通过排水口62可将水池6中、以及整个水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水排出。如图2所示,水池6位于主箱体1的正下方,水池6通过法兰与过滤箱3相连通,过滤箱3位于水池6一侧、且过滤箱3中的水位与水池6中的水位相等。这样,从喷淋装置2中喷淋出的水,在流经净化空腔11过程中,与废气中的颗粒接触、并在重力作用下一同流入水池6中,再经水池6流入过滤箱3过滤。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水池6通过水池底座65固定在地面相连接,且水池底座65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另外,过滤箱3通过过滤箱底座31固定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箱3及过滤箱底座31的材质为不锈钢。上述水池6通过第一调节螺栓66安装水池底座65,利用该第一调节螺栓66便于根据需要调整水池6的高度;过滤箱3通过第二调节螺栓32安装在过滤箱底座31,通过调整该第二调节螺栓32可以调节过滤箱3的高度。

在使用过程中,流入水池6的循环水杂质较多,为保证整个水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需要更换水池6中的水,即利用排水口62将水池6中的颗粒等杂质连同循环水排出,再通过给水口61向水池6中重新注入循环水。为此,如图1所示,排水口62包括位于水池6上端的上排水口621和位于水池6下端的下排水口622。利用上排水口621只需排放少量的循环水就能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杂质排出,从而保证水池6中下方的循环水清洁、并保证位于水池6中下方的水能继续使用,减少了换水量,进而节约了循环水,并使本实用新型耗水量较低,具有环保意义。另外,上排水口621和下排水口622均位于水池6的前端;给水口61位于水池6的后端。给水口61与给水系统63相连通;上排水口621和下排水口622均与排水系统64相连通。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喷淋装置21包括多根与第一循环管路41相连通的第一喷淋管211,且多根第一喷淋管211位于第一净化处理单元的侧边;第二喷淋装置22包括多根与第二循环管路42相连通的第二喷淋管221,且多根第二喷淋管221分别位于第二净化处理单元的上方和侧边;第三喷淋装置23包括多根与第三循环管路43相连通的第三喷淋管231,且多根第三喷淋管231分别位于第三净化处理单元的上方和侧边;第一喷淋管211、第二喷淋管221和第三喷淋管231上均设有多个喷嘴。上述多根第一喷淋管211用于从侧方向第一净化处理单元喷洒水;多根第二喷淋管221分别用于从上方和侧方向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喷洒水;多根第三喷淋管231分别用于从上方和侧方向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喷洒水,本实用新型采用此种交叉喷淋方式,即喷淋水与废气同向和交叉接触,使喷淋水与废气接触更充分,保证净化效率更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喷淋管211有2根,且2根第一喷淋管211均位于第一净化处理单元的前侧;第二喷淋管221有3根,其中1根第二喷淋管221位于第二净化处理单元上方,另外2根第二喷淋管221位于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前侧;第三喷淋管231有3根,其中1根第三喷淋管231位于第三净化处理单元上方,另外2根第三喷淋管231位于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前侧。

如图1和图3所示,过滤箱3有两个,第一循环管路41通过第一循环水泵71与其中一个过滤箱3相连通;第二循环管路42和第三循环管路43分别通过第二循环水泵72和第三循环水泵73与另一个过滤箱3相连通。利用第一循环水泵71、第二循环水泵72、以及第三循环水泵73对经过滤箱3过滤后的循环水加压,从而保证循环水能顺利流入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另外,第一循环管路41中安装有第一单向阀411,利用该第一单向阀411有效保证第一循环管路41中的循环水只能单向由第一循环水泵71流入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循环管路42中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21,利用该第二单向阀421有效保证第二循环管路42中的循环水只能单向由第二循环水泵72流入第二喷淋装置22。第三循环管路43中安装有第三单向阀431,利用该第三单向阀431有效保证第三循环管路43中的循环水只能单向由第三循环水泵73流入第三喷淋装置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循环水泵71、第二循环水泵72和第三循环水泵73均为不锈钢卧式离心水泵,采用此种水泵可提供大流量大扬程的水量,使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达到最佳雾化状态,增加气液的均匀接触率,有效提高了净化处理效率。另外,上述第一循环管路41通过2个第一开关阀412分别与2根第一喷淋管211相连通;第二循环管路42通过3个第二开关阀422分别与3根第二喷淋管221相连通;第三循环管路43通过3个第三开关阀432分别与3根第三喷淋管231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阀412、第二开关阀422和第三开关阀432均为对夹式手动蝶阀。

如图1所示,上述水池6也有两个;且两个水池6分别位于前箱体18和后箱体19的正下方。两个水池6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法兰与上述两个过滤箱3相连通。

过滤箱3上安装有液位计,利用该液位计能对过滤箱3中的水位进行实时检测,以保证过滤箱3中具有足够的循环水。过滤箱3上安装有水质检测装置,该水质检测装置包括PH监控机构等,利用该水质检测装置能对过滤箱3中水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本实用新型合理、科学的将液位计、水质检测装置安装于过滤箱3箱体内,这样的安装方式便于二次仪表的检测及校正,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还包括三个加药箱8。利用三个加药箱8可以分别向第一循环管路41、第二循环管路42和第三循环管路43中加入相应的净化药剂,以增强第一喷淋装置21、第二喷淋装置22和第三喷淋装置23喷淋水的净化效果。

如图1和图4所示,主箱体1在第一喷淋装置21和第二喷淋装置22之间设有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4;主箱体1在邻近出气口13处设有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5。上述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4和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5能有效将净化气体中的水汽分离出来、并通过水循环系统循环利用,且有效降低净化气体的湿度。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液分离装置14和第二气液分离装置15包括波纹板,此种结构保证分离效率更高,且保证气体的压损较小,并使处理后的气体的湿度减少70%。

另外,本实用新型两段三级废气净化处理设备还包括I/O接口分布箱9、导电度监控系统、以及电气控制柜。本申请中第一循环水泵71、第二循环水泵72、第二循环水泵73、液位计、给排水系统、水质检测装置、导电度监控系统均与电气控制柜的控制电路系统电连接。同时,过滤箱3上安置的液位计、PH监控机构、导电度监控系统能有效的对循环用水进行监控,有效减少用水量,同时方便检修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氨气处理效率大于92%;颗粒物处理效率大于等于90%;异味处理效率大于等于74%。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废气处理系统运行全自动化控制,具有安装方便、运行安全、稳定性高、用水量小、气体净化效率高且持续稳定的优点。

另外,如图1和图4所示,主箱体1顶部在第二净化处理单元对应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一安装盖16;主箱体1顶部在第三净化处理单元对应处设有可拆卸的第二安装盖1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