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尾气脱硫装置的全自动供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89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供碱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船舶尾气脱硫装置的全自动供碱装置。



背景技术:

供碱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行各业,但其自动化程度及针对船舶制造的适用性有所欠缺。首先,船舶所用的供碱装置要求结构小巧、同时能根据船舶尾气的特点进行处理,另,船舶用的供碱装置要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能够保证船舶运行过程中的持续运行,且要求故障率低,最好做到零检修,这是现有产品都无法达到的技术要求,因此,急需要研发一种特定的、专门适合船舶供碱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尾气脱硫装置的全自动供碱装置,使脱硫系统内酸碱浓度控制在设定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船舶尾气脱硫装置的全自动供碱装置,包括第一碱液箱、第二碱液箱、碱液加注口、海水清洗口、恒温水进水口、恒温水回水口、;

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均连接有四条管路,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通过各自的四条管路分别与碱液加注口、海水清洗口、恒温水进水口、恒温水回水口连接,并相对应地分别设有碱液加注阀、海水清洗阀、恒温进水阀、恒温回水阀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内均设有恒温盘管,所述恒温盘管的一端与对应碱液箱的恒温进水阀所在管路连接,所述恒温盘管的另一端与对应碱液箱的恒温回水阀所在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均从碱液箱内向外连接有一条碱液出液阀控制的管路,这两条碱液出液阀控制的管路的一端位于对应的碱液箱内且连接有吸口止回阀,这两条碱液出液阀控制的管路的另一端汇集后连接有三条并联连接的支路,每条支路上均设有供碱泵和止回阀,其中,两条支路分别与两个需碱口连接,所述两条支路上均设有供碱阀和流量传感器,另一条支路作为备用管路并联于两条支路之间,该条支路分别与两条支路连接且分别设有旁通切换阀进行控制;

所述三条支路上连接有一条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分成两条回流支路,所述两条回流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碱液回流阀进行控制,所述两条回流支路分别连接至第一碱液箱、第二碱液箱内,所述两条回流支路分别与设置于第一碱液箱、第二碱液箱内的回流布液器连接;

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外的底部均设有承滴盘,所述承滴盘上均设有承滴盘漏液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淡水冲洗口和多个排污口;所述两条碱液出液阀控制的管路的另一端汇集处与三条支路之间连接有一条淡水冲洗阀控制的管路,该条淡水冲洗阀控制的管路与淡水冲洗口连接;所述第一碱液箱、第二碱液箱、三条支路均连接有一条排液阀控制的管路,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的承滴盘均连接有一条承滴盘排污阀控制的管路,每条排液阀控制的管路、每条承滴盘排污阀控制的管路与一个排污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碱液箱、第二碱液箱与恒温水回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恒温水PH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均设有碱液箱通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有阀门均为电动控制,传感器信号自动判断处理,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无需专人值守,且结构紧凑,运行稳定,适用于船舶安装,满足了船舶尾气脱硫装置供碱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PH:恒温水PH传感器

TT1:第一碱液箱温度传感器

LT1:第一碱液箱液位传感器

LS1:第一碱液箱承滴盘漏液开关

TT2:第二碱液箱温度传感器

LT2:第二碱液箱液位传感器

LS2:第二碱液箱承滴盘漏液开关

FM1:需碱A点管路流量传感器

FM2:需碱B点管路流量传感器

B11:第一碱液箱恒温盘管

B12:第一碱液箱回流布液器

B13:第一碱液箱承滴盘

B14:第一碱液箱吸口止回阀

B21:第二碱液箱恒温盘管

B22:第二碱液箱回流布液器

B23:第二碱液箱承滴盘

B24:第二碱液箱吸口止回阀

V11:第一碱液箱碱液加注阀

V12:第一碱液箱海水清洗阀

V13:第一碱液箱恒温进水阀

V14:第一碱液箱恒温回水阀

V15:第一碱液箱承滴盘排污阀

V16:第一碱液箱碱液回流阀

V17:第一碱液箱碱液出液阀

V18:第一碱液箱排液阀

V21:第二碱液箱碱液加注阀

V22:第二碱液箱海水清洗阀

V23:第二碱液箱恒温进水阀

V24:第二碱液箱恒温回水阀

V25:第二碱液箱承滴盘排污阀

V26:第二碱液箱碱液回流阀

V27:第二碱液箱碱液出液阀

V28:第二碱液箱排液阀

V31:第一供碱泵排液阀

V32:第二供碱泵排液阀

V33:第三供碱泵排液阀

V34:A点旁通切换阀

V35:B点旁通切换阀

V36:淡水冲洗阀

V37:需碱A点供碱阀

V38:需碱B点供碱阀

P01:A管路供碱泵

P02:备用A/B管路供碱泵

P03:B管路供碱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船舶尾气脱硫装置的全自动供碱装置,包括第一碱液箱、第二碱液箱、碱液加注口、海水清洗口、恒温水进水口、恒温水回水口、两个需碱口,两个需碱口分别为需碱A点、需碱B点。

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均连接有四条管路,所述第一碱液箱的四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碱液箱碱液加注阀V11、第一碱液箱海水清洗阀V12、第一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13、第一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14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碱液箱的四条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二碱液箱碱液加注阀V21、第二碱液箱海水清洗阀V22、第二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23、第二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24进行控制,第一碱液箱碱液加注阀V11控制的管路与第二碱液箱碱液加注阀V21控制的管路汇集后与碱液加注口连接,第一碱液箱海水清洗阀V12控制的管路与第二碱液箱海水清洗阀V22控制的管路汇集后与海水清洗口连接,第一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13控制的管路与第二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23控制的管路汇集后与恒温水进水口连接,第一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14控制的管路与第二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24控制的管路汇集后与恒温水回水口连接,其中,与恒温水回水口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恒温水PH传感器PH。

所述第一碱液箱内设有第一碱液箱恒温盘管B11,第一碱液箱恒温盘管B11的一端与第一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13所在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14所在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碱液箱内设有第二碱液箱恒温盘管B21,第二碱液箱恒温盘管B21的一端与第二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23所在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24所在管路连接。

当第一碱液箱碱液加注阀V11打开时,碱液会从碱液加注口注入第一碱液箱,当第二碱液箱碱液加注阀V21打开时,碱液会从碱液加注口注入第二碱液箱(通常在船舶靠港时进行碱液加注作业);当第一碱液箱海水清洗阀V12打开时,清洗用海水进入第一碱液箱进行冲洗,当第二碱液箱海水清洗阀V22打开时,清洗用海水进入第二碱液箱进行冲洗(如供碱系统将长期停用,通常会对碱液箱进行排空、冲洗);当第一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13和第一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14打开,使恒温水在第一碱液箱恒温盘管B11内通过,能有效维持第一碱液箱温度,避免碱液低温结晶或高温腐蚀,当第二碱液箱恒温进水阀V23、第二碱液箱恒温回水阀V24打开,使恒温水在第二碱液箱恒温盘管B21内通过,能有效维持第二碱液箱温度,避免碱液低温结晶或高温腐蚀;恒温水PH传感器PH设置报警点,当其值过高时说明第一碱液箱恒温盘管B11发生泄漏。

所述第一碱液箱从碱液箱内向外连接有一条第一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17控制的管路,该条第一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17控制的管路一端位于第一碱液箱内且连接有第一碱液箱吸口止回阀B14,所述第二碱液箱从碱液箱内向外连接有一条第二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27控制的管路,该条第二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27控制的管路一端位于第二碱液箱内且连接有第二碱液箱吸口止回阀B24。

供碱系统正常运行时,碱液由第一碱液箱吸口止回阀B14进入,通过第一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17进入供碱泵组;切换至第二碱液箱工作时,碱液由第二碱液箱吸口止回阀B24进入,通过第二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27进入供碱泵组。

第一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17控制的管路另一端和第二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27控制的管路另一端汇集后连接有三条并联连接的支路,每条支路上均设有供碱泵,分别为A管路供碱泵P01、备用A/B管路供碱泵P02、B管路供碱泵P03,每条支路上均还设有止回阀,其中,A管路供碱泵P01所在支路与需碱A点连接,该条支路上还设有需碱A点供碱阀V37和需碱A点管路流量传感器FM1,B管路供碱泵P03所在支路与需碱B点连接,该条支路上还设有需碱B点供碱阀V38和需碱B点管路流量传感器FM2,备用A/B管路供碱泵P02所在支路作为备用管路并联于上述两条支路之间,备用A/B管路供碱泵P02所在支路与A管路供碱泵P01所在支路连接且设有A点旁通切换阀V34进行控制,备用A/B管路供碱泵P02所在支路与B管路供碱泵P03所在支路连接且设有B点旁通切换阀V35进行控制。

当A点旁通切换阀V34打开时,备用A/B管路供碱泵P02会将碱液打入需碱A点;当B点旁通切换阀V35打开时,备用A/B管路供碱泵P02会将碱液送入需碱B点;当需碱A点供碱阀V37打开时,A管路供碱泵P01会将碱液送入需碱A点;当需碱B点供碱阀V38打开时,B管路供碱泵P03会将碱液送入需碱B点;需碱A点管路流量传感器FM1监测A点管路流量,当流量偏离控制需求时,进行报警;需碱B点管路流量传感器FM2监测B点管路流量,当流量偏离控制需求时,进行报警。

所述三条支路上连接有一条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分成两条回流支路,一条为第一碱液箱碱液回流阀V16控制的回流支路,另一条为第二碱液箱碱液回流阀V26控制的回流支路;第一碱液箱碱液回流阀V16控制的回流支路连接至第一碱液箱内且与设置于箱内的第一碱液箱回流布液器B12连接,第二碱液箱碱液回流阀V26控制的回流支路连接至第二碱液箱内且与设置于箱内的第二碱液箱回流布液器B22连接。

供碱系统启动初期,第一碱液箱碱液回流阀V16打开,碱液通过第一碱液箱回流布液器B12回流至第一碱液箱内进行喷淋,可使碱液搅拌均匀;第二碱液箱启动初期,第二碱液箱碱液回流阀V26打开,碱液通过第二碱液箱回流布液器B22回流至第二碱液箱内进行喷淋,可使碱液搅拌均匀。

所述第一碱液箱的底部设有第一碱液箱承滴盘B13,第一碱液箱承滴盘B13上设有第一碱液箱承滴盘漏液开关LS1,所述第二碱液箱的底部设有第二碱液箱承滴盘B23,第二碱液箱承滴盘B23上设有第二碱液箱承滴盘漏液开关LS2。

第一碱液箱承滴盘漏液开关LS1、第二碱液箱承滴盘漏液开关LS2为报警点,当触发承滴盘漏液开关时说明对应的碱液箱发生泄漏。

该全自动供碱装置还包括淡水冲洗口和多个排污口;第一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17控制的管路和第二碱液箱碱液出液阀V27控制的管路汇集处与三条并列支路之间连接有一条淡水冲洗阀V36控制的管路,该条淡水冲洗阀V36控制的管路与淡水冲洗口连接;所述第一碱液箱通过第一碱液箱排液阀V18控制的管路与一排污口连接,第二碱液箱通过第二碱液箱排液阀V28控制的管路与一排污口连接,A管路供碱泵P01所在支路通过第一供碱泵排液阀V31控制的管路与一排污口连接,备用A/B管路供碱泵P02所在支路通过第二供碱泵排液阀V32控制的管路与一排污口连接,B管路供碱泵P03所在支路通过第三供碱泵排液阀V33控制的管路与一排污口连接,第一碱液箱承滴盘B13通过第一碱液箱承滴盘排污阀V15控制的管路与一排污口连接,第二碱液箱承滴盘B23通过第二碱液箱承滴盘排污阀V25控制的管路与一排污口连接。

当淡水冲洗阀V36打开时,淡水将进入系统对管路进行冲洗(如供碱系统将长期停用,通常会对供碱管路进行冲洗);打开第一碱液箱排液阀V18可排空第一碱液箱内液体,打开第二碱液箱排液阀V28可排空第二碱液箱内液体(如供碱系统将长期停用或检修时,通常会对碱液箱进行排空);第一供碱泵排液阀V31、第二供碱泵排液阀V32、第三供碱泵排液阀V33可放空相应管路内碱液(如供碱系统将长期停用,通常会对供碱管路进行排空);当第一碱液箱承滴盘B13积液时可打开第一碱液箱承滴盘排污阀V15进行排放,当第二碱液箱承滴盘B23积液时可打开第二碱液箱承滴盘排污阀V25进行排放。

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分别为第一碱液箱温度传感器TT1和第一碱液箱液位传感器LT1、第二碱液箱温度传感器TT2和第二碱液箱液位传感器LT2。

第一碱液箱温度传感器TT1、第二碱液箱温度传感器TT2设置报警点,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进行报警;第一碱液箱液位传感器LT1可监控第一碱液箱内液位,碱液不足时可自动切换至第二碱液箱,第二碱液箱液位传感器LT2可监控第二碱液箱内液位,碱液不足时可自动切换至第一碱液箱。

所述第一碱液箱和第二碱液箱的顶部均设有碱液箱通气口,碱液箱通气口通过一管路延伸至碱液箱外。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供碱装置均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上述所有阀门均为电动控制,传感器信号自动判断处理,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无需专人值守,且结构紧凑,适用于船舶安装,满足船舶尾气脱硫装置供碱需求。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