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84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喷漆设备,它是通过压缩空气使涂料雾化成细小漆滴,在气流带动下喷涂到被涂物表面,主要由喷冒、喷嘴、针阀和枪体组成,同时外部需要连接气压装置,如压力罐,压力桶,泵等,涂抹细致、光滑、均匀,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静电喷漆枪和高压喷漆枪,虽然静电喷漆枪和高压喷漆枪比传统的高压空气枪要省油及提高了涂装效率,但传统的喷漆设备不具备智能操作系统,操作也比较费时,同时传统喷漆设备的智能性也存在不足,对于人们用的喷漆设备我们能否用全自动智能便携式喷漆设备,来代替传统喷漆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智能喷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喷漆装置,包括机座、空气压缩机、储漆室、搅拌装置、喷漆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储漆室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座上,且位于空气压缩机后面;所述的搅拌装置固定安装在储漆室上;所述的喷漆装置固定安装在储漆室右侧;所述的控制系统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和储漆室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喷漆装置由压缩泵、高压软管、喷枪和比例阀组成;所述的压缩泵通过管道Ⅱ和储漆室连接;所述的高压软管一端连接压缩泵,一端连接喷枪;所述的比例阀位于喷枪和压缩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枪由喷枪外壳、弹簧、扳机和气体流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喷枪外壳的下方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的右侧安装有扳机;所述的扳机的左侧设置有气体流动装置;所述的气体流动装置的左侧安装有气体通入口;所述的气体流动装置的左侧安装有压差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装置由搅拌电机和螺旋搅拌桨组成;所述的搅拌电机和螺旋搅拌桨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漆室是由304钢板制成;所述的储漆室上设有进漆口;所述的进漆口上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座上设有4个带刹车装置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智能喷漆装置,采用一体化智能喷漆技术,安装有空气压缩装置和喷漆装置,能进行油漆进行压缩和喷涂的操作,通过过比例阀来自动控制压差控制装置,进而实现智能的对油漆进行压缩和喷涂的操作,达到智能喷漆的效果,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物体的整体美观性,使用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示意图。

标号说明:机座1、空气压缩机2、储漆室3、搅拌装置4、喷漆装置5、控制系统6、管道7、管道Ⅱ8、万向轮11、进漆口31、过滤器32、搅拌电机41、螺旋搅拌桨42、压缩泵51、高压软管52、喷枪53、比例阀54、喷枪外壳531、弹簧532、扳机533、气体流动装置5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所示:一种智能喷漆装置,包括机座1、空气压缩机2、储漆室3、搅拌装置4、喷漆装置5和控制系统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2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的储漆室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座1上,且位于空气压缩机2后面;所述的搅拌装置4固定安装在储漆室3上;所述的喷漆装置5固定安装在储漆室3右侧;所述的控制系统6固定安装在空气机座1上;所述的空气压缩机2和储漆室3通过管道7连接;所述的喷漆装置5由压缩泵51、高压软管52、喷枪53和比例阀54组成;所述的压缩泵51通过管道Ⅱ8和储漆室3连接;所述的高压软管52一端连接压缩泵52,一端连接喷枪53;所述的比例阀54位于喷枪54和压缩泵51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喷枪53由喷枪外壳531、弹簧532、扳机533和气体流动装置534组成,所述的喷枪外壳531的下方设置有弹簧532;所述的弹簧532的右侧安装有扳机533;所述的扳机533的左侧设置有气体流动装置534;所述的气体流动装置534的左侧安装有气体通入口;所述的气体流动装置534的左侧安装有压差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装置4由搅拌电机41和螺旋搅拌桨42组成;所述的搅拌电机41和螺旋搅拌桨42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漆室3是由304钢板制成;所述的储漆室3上设有进漆口31;所述的进漆口上设有过滤器32;。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座1上设有4个带刹车装置的万向轮11。

具体使用方式 ,使用时将原料油漆倒入储漆室,并通过搅拌装置进行均匀混合,工作同时空气压机对空气进行压缩,并把空气储存在空气压缩机自带的储气罐中,接着通过管道将空气输送至储漆室中,动压缩泵将油漆进行压缩,高压软管将油漆输送至喷枪,喷枪进一步对油漆进行雾化,然后油漆喷射口将油漆进行喷涂作用(系统自动通过比例阀控制压差控制装置,进而控制扳机活动,实现智能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