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的沥青油浸防溢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602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的沥青油浸防溢槽,属沥青防水卷材加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防水卷材由于其价格低廉、防水性能良好被广泛用于建筑物的防水处理中。沥青防水卷材的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将防水卷材原纸的两面均匀涂上沥青。通常采用压辊将传输而来的防水卷材原纸压入到装有沥青的沥青槽中,让防水卷材原纸两面布满沥青。沥青槽中的沥青会随着生产而逐渐减少,所以生产时需要不断向沥青槽中注入沥青,一旦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注意到沥青槽中的沥青快满了,而沥青还在源源不断的注入,那么沥青就从沥青槽中漫出到车间,影响车间环境,造成工人工作不便,同时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沥青槽中的沥青漫出沥青槽的、智能控制的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的沥青油浸防溢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该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的沥青防水卷材防溢槽由沥青槽本体、沥青过滤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沥青槽本体呈长方体水池状,沥青槽本体中部的上端设置有沥青过滤器,沥青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沥青管道,沥青管道与外部沥青输送室连通,沥青槽本体位于过滤器的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方设置有传感器。

所述的沥青过滤器上均布有圆形的滤孔,滤孔直径为1-3mm。

所述的挡板高度与沥青槽本体的高度相同,挡板的上端一侧设置有长方形的缺口。

所述的沥青槽本体由挡板将沥青槽本体一分为二,分别为左沥青槽和右沥青槽,其中左沥青槽的体积为右沥青槽体积的三倍。

所述的传感器为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的沥青防溢槽由于在沥青防溢槽本体中设置有挡板,当左沥青槽中的沥青要溢出时会通过挡板一侧的长方形缺口流入到右沥青槽中,右沥青槽中的沥青高度会慢慢升高,当升高到一定高度时,传感器发出一个信号给到外部沥青输送室的控制器,由控制器停止电机继续向沥青槽本体中输送沥青,右沥青槽中的沥青会又回收到左沥青槽中使用,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生产设备中当沥青槽本体中沥青充满时而工作人员又及时关闭电机输送沥青情况下,沥青将漫出车间,影响生产环境,同时造成原料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沥青管道,2、沥青槽本体,3、挡板,4、沥青过滤器,5、传感器,6、左沥青槽,7、右沥青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的沥青油浸防溢槽由沥青槽本体2、沥青过滤器4构成,其中沥青槽本体2呈长方体水池状,沥青槽本体2中部的上端设置有沥青过滤器4,沥青过滤器4的上部设置有沥青管道1,沥青管道1与外部沥青输送室连通,沥青槽本体2位于沥青过滤器4的右侧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右侧方设置有传感器5,该传感器5为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沥青过滤器4上均布有圆形的滤孔,滤孔直径为1-3mm。

所述的挡板3高度与沥青槽本体2的高度相同,挡板3的上端一侧设置有长方形的缺口。

所述的沥青槽本体2由挡板3将沥青槽本体2一分为二,分别为左沥青槽6和右沥青槽7,其中左沥青槽6的体积为右沥青槽7体积的三倍。

该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中的沥青油浸防溢槽在使用时由室外沥青室里的电机不断通过沥青管道1经过沥青过滤器4过滤后流入左沥青槽6中;当有左沥青槽6中的沥青快漫出时,就会通过挡板3上端一侧的长方形缺口慢慢流入到右沥青槽7中,利用传感器5的感应功能,当传感器5感应到右沥青槽7里的沥青已到达设定的警戒线时就传递一个信号给沥青输送室那边的控制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关闭输送沥青的电机,随着防水卷材沥青的生产,左沥青槽6中的沥青逐渐减少,此时,工作人员在把右沥青槽7中的沥青输送到左沥青槽6中使用,当左沥青槽6中的沥青减少到警戒位时,开启输送沥青的电机,上述过程循环,使生产连续进行。使用该防溢槽避免了沥青从沥青槽本体2中漫出到生产车间里影响车间环境、造成沥青浪费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