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03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纺织行业作为提供人们服装的原料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然而,在原棉处理、梳棉、粗纺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粉尘。长期受粉尘影响,工人常易患慢性鼻炎、肺炎、哮喘,甚至棉尘病,还可使人发生过敏,表现为发热、咳喘等。棉尘病是由长期吸入棉花、软大麻和亚麻纤维等植物性粉尘后引起的一种呼吸阻塞性疾病。

行业内一般都是让纺织工人在工作时带上口罩来进行防护,但是,如果不对生产车间环境空气进行处理,随着生产的延续,粉尘和飞絮会越积越多,仅依靠口罩等于是舍本求末,不仅口罩更换频繁,浪费严重,同时工人在讲话或更换口罩时,仍然会有较多的粉尘和飞絮进入呼吸道,还是会伤害身体,影响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空气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风机、滤尘袋、通气管、滤尘网和隔板,所述箱体的上部内腔中固定架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连通设置有若干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底部罩设有滤尘袋;所述箱体的上部内腔中固定架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下表面均布连通设置若干排气口;所述箱体的上部侧板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端与进气管相连通,风机的出气端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箱体的下部内腔中固定架设有滤尘网;所述箱体的右侧板上连通设置有一号排尘管;所述箱体下部内腔底板的中部连通设置有二号排尘管;所述箱体的上部内腔右侧板上连通设置有空气出管;所述箱体的下部内腔左侧板上连通设置有空气进管。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数量为3-6个。

优选的,所述排气口的开口朝下且位于通气管的正上方设置,排气口与通气管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滤尘网呈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向设置,且滤尘网为表面均布加工有滤孔的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一号排尘管位于滤尘网的较低端。

优选的,所述箱体下部内腔底板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气管的内腔中开设有相互连通设置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的底部与下腔室的上部之间圆滑过渡,上腔室的内腔内径大于下腔室的内腔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的滤尘网对空气中的飞絮和粉尘等进行初步过滤,部分飞絮和粉尘不能通过滤尘网上的滤孔而停留在箱体的下部内腔中,设置的滤尘袋进一步对空气中的飞絮和粉尘进行过滤,部分飞絮和粉尘吸附在滤尘袋的外表面;不能通过滤尘网上的滤孔且停留在箱体下部内腔的飞絮和粉尘通过二号排尘管排出;出气管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喷出,经排气口喷出的空气进入到通气管内,并通过通气管喷出,使得滤尘袋外表面附着的飞絮和粉尘能够被吹落,之后被吹落的飞絮和粉尘通过一号排尘管排出。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捷,能够有效除去纺织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飞絮和粉尘,提高了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而且被过滤的飞絮和粉尘易清理,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空气进管,3-支撑腿,4-空气出管,5-风机,6-进气管,7-滤尘袋,8-出气管,9-排气口,10-通气管,11-一号排尘管,12-二号排尘管,13-一号排尘阀,14-二号排尘阀,15-滤尘网,16-隔板,17-上腔室,18-下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纺织机械的空气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风机5、滤尘袋7、通气管10、滤尘网15和隔板16,所述箱体1的上部内腔中固定架设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上连通设置有若干通气管10,通气管10的数量为3-6个,箱体1上部内腔空气与箱体1下部内腔的空气通过通气管10互通;所述通气管10的底部罩设有滤尘袋7,箱体1下部内腔的空气被滤尘袋7进行过滤后,通过通气管10进入到箱体1的上部内腔中;所述箱体1的上部内腔中固定架设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的下表面均布连通设置若干排气口9,排气口9的开口朝下且位于通气管10的正上方设置,排气口9与通气管1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箱体1的上部侧板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进气端与进气管6相连通,风机5的出气端与出气管8相连通,启动风机5后,在风机5的作用下,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到出气管8内,出气管8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9喷出;所述箱体1的下部内腔中固定架设有滤尘网15;所述滤尘网15呈左高右低的倾斜方向设置,且滤尘网15为表面均布加工有滤孔的网状结构;所述箱体1的右侧板上连通设置有一号排尘管11,一号排尘管11上安装有一号排尘阀13;所述一号排尘管11位于滤尘网15的较低端;所述箱体1下部内腔底板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倾斜设置,箱体1下部内腔底板的中部连通设置有二号排尘管12,二号排尘管12上安装有二号排尘阀14。

所述箱体1的底板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腿3;所述箱体1的上部内腔右侧板上连通设置有空气出管4,箱体1上部内腔中被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空气出管4排出;所述箱体1的下部内腔左侧板上连通设置有空气进管2,需要进行过滤的空气通过空气进管2通入到箱体1的下部内腔中。

所述通气管10的内腔中开设有相互连通设置上腔室17和下腔室18,上腔室17的底部与下腔室18的上部之间圆滑过渡,上腔室17的内腔内径大于下腔室18的内腔内径,当空气通过上腔室17进入到下腔室18内时,压强增大,空气的流速变大,进而使得通气管10内的空气高速喷入滤尘袋7的内部,有助于吹落滤尘袋7外表面吸附的飞絮和粉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需要进行过滤的空气通过空气进管2通入到箱体1的下部内腔中,空气在箱体1的内腔中向上逸出,设置的滤尘网15对空气中的飞絮和粉尘等进行初步过滤,部分飞絮和粉尘不能通过滤尘网15上的滤孔而停留在箱体1的下部内腔中,含有剩余部分飞絮和粉尘的空气继续在箱体1的内腔中向上逸出,设置的滤尘袋7进一步对空气中的飞絮和粉尘进行过滤,部分飞絮和粉尘吸附在滤尘袋7的外表面,被过滤之后的空气通过通气管10进入到箱体1的上部内腔中,最终通过空气出管4排出;打开二号排尘阀14,不能通过滤尘网15上的滤孔且停留在箱体1下部内腔的飞絮和粉尘通过二号排尘管12排出;当需要对滤尘袋7外表面的粉尘和飞絮进行清除时,打开一号排尘阀13并停止向空气进管2通入待过滤的空气,在风机5的作用下,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到出气管8内,出气管8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9喷出,经排气口9喷出的空气进入到通气管10内,并通过通气管10喷出,使得滤尘袋7外表面附着的飞絮和粉尘能够被吹落,之后被吹落的飞絮和粉尘通过一号排尘管11排出;当空气通过上腔室17进入到下腔室18内时,压强增大,空气的流速变大,进而使得通气管10内的空气高速喷入滤尘袋7的内部,有助于吹落滤尘袋7外表面吸附的飞絮和粉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