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与水高速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202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与水高速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与水高速混合装置。

[

背景技术:
]

现有用于在水中溶合臭氧的水泵中臭氧溶合大致分为如下两种:一、利用离心水泵出水口产生的真空度将臭氧吸入,水流使臭氧溶于水中,缺点为此方式溶解效果差;二、在单组离心泵进水口处注入臭氧,再通过叶轮搅拌,使臭氧溶于水中,存在当进气量偏大时,会使叶轮周围充满空气,进而使水泵无法排水,当进气量偏小时,臭氧的溶解量差等缺点。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体与水高速混合装置,通过一组叶轮将水抽入水泵并将水送入相邻腔体内,再利用另一组叶轮将水以及送入的气体搅拌,使水和气体更好的进行溶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与水高速混合装置,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与第二腔体3之间设有连通流道4,所述第一腔体2设有进水口5,所述连通流道4设有气体进入口6,所述第二腔体3设有混合排泄口7,所述第一腔体2中设有将水送入连通流道4的第一叶轮8,所述第二腔体3设有将水与气体搅拌溶合并送出混合排泄口7的第二叶轮9。

所述第一叶轮8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二叶轮9连接有第二电机11。

所述第一电机10与第二电机11均为无刷直流电机。

所述第二腔体3设有气孔12。

所述气体为臭氧、氧气、氢气或其混合气体。

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腔体2连通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第三叶轮,所述第三腔体连接有第三输入口。

所述第三叶轮连接有第三电机。

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腔体3连通的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设有第四叶轮,所述第三腔体连接有第四输入口。

所述第四叶轮连接有第四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两组叶轮,分别将水抽入水泵以及将水和气体搅拌溶合,使气体高效地溶于水中,同时克服了由于加大气体量而引起的水泵不排水的问题,并能实现自吸气体或者由外部气泵大量气体的主动通入,在水里通入大量气体具有很高的溶解率,使其具有更好的效果,如气体为臭氧,臭氧高效地溶于水中,大大加强了臭氧水的杀菌消毒能力,同时减少臭氧过多地散发在空气,产生刺鼻气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气体与水高速混合装置,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一腔体2与第二腔体3之间设有连通流道4,所述第一腔体2设有进水口5,所述连通流道4设有气体进入口6,所述第二腔体3设有混合排泄口7,所述第一腔体2中设有将水送入连通流道4的第一叶轮8,所述第二腔体3设有将水与气体搅拌溶合并送出混合排泄口7的第二叶轮9。

气体以臭氧为例,其工作原理如下:

水泵工作时,第一叶轮8将水从进水口5抽入第一腔体2,同时第一叶轮8产生离心力将水甩入连通流道4中流向第二腔体3,臭氧从连通流道4中的臭氧进入口6进入,臭氧在连通流道4中与水初步混合,并在第二叶轮9的转动下吸入第二腔体3,臭氧在第二叶轮9的高速转动下被搅拌成细小的臭氧气泡散落在第二腔体3内,更好地溶合于水中,混合成臭氧水,臭氧水通过混合排泄口7排出水泵进行消毒。

所述第二腔体3设有气孔12,防止进气量偏大时,叶轮周围充满空气,进而使水泵无法排水。

所述第一叶轮8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二叶轮9连接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0与第二电机11均为无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转动速度快、噪声小、耐用等优点,使水泵更耐用且使气体更好地溶合于水中。

其中,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腔体2连通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第三叶轮,所述第三腔体连接有第三输入口,所述第三叶轮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腔体3连通的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设有第四叶轮,所述第三腔体连接有第四输入口,所述第四叶轮连接有第四电机。

本装置还能设置多个与第一腔体2连通的第三腔体,并通过第三输入口注水,或设置多个与第二腔体3连通的第四腔体,并通过第四输入口注水,实现多个水泵注水的功能。

其中,本案中所述气体还包括臭氧、氧气、氢气、其他气体或其混合气体,使气体更高效地溶解于水中,可实现臭氧水杀菌消毒、清除农药残留、富氢水生成、医疗器械杀菌消毒、妇科治疗仪、足浴器、保健浴池、水族鱼池增氧等功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与水高速混合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有连通流道,所述第一腔体设有进水口,所述连通流道设有气体进入口,所述第二腔体设有混合排泄口,所述第一腔体中设有将水送入连通流道的第一叶轮,所述第二腔体设有将水与气体搅拌溶合并送出混合排泄口的第二叶轮,通过一组叶轮将水抽入水泵并将水送入相邻腔体内,再利用另一组叶轮将水以及送入的气体搅拌,使水和气体更好的进行溶合。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宝;蒲善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精典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7.11.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