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速干功能的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99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速干功能的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喷漆在一个空气过滤后的密闭房间内,对处理好的工件进行喷漆,由于大量油漆雾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油漆干燥的速度会对成膜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干燥速度越快,则成膜质量越好,同时,更快的干燥也会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加快油漆干燥速度的技术手段是本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速干功能的喷漆装置,提供一种喷涂后处理装置,特别适合于工件喷漆完成后快速烤干、快速成膜的生产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速干功能的喷漆装置,包括:喷涂器,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传送带、第一风嘴、第二风嘴、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加热器、风机、阀门、斜板、防刮层、干燥室、隔板、出风网和风干机;所述喷涂器为两个,所述喷涂器分别设置在传送带左侧的上、下端;所述第一风嘴和第二风嘴均为两个,所述第一风嘴和第二风嘴分别设置在传送带右侧的上、下端;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阀门的一端相连通在一起;所述阀门的另一端分别并行连接有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风嘴相连通,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风嘴相连通;所述第二风管中设有加热器;所述传送带的右下端设有一个斜板;所述斜板的表面上设有防刮层;所述斜板的右侧设有一个干燥室;所述干燥室的顶端设有出风网;所述干燥室的腔室内部设有数个隔板,所述隔板均与水平面相互平行;所述干燥室下端两侧分别连通有风干机。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为加热丝。

作为优选,所述防刮层为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网为金属出风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改造传统的油漆喷涂生产线,在工件喷涂完成后增加加热和吹风,增加了速干工艺后,工件的喷漆成膜质量更好,同时喷漆干燥速度快,降低了等待油漆干燥的时间,生产效率更高,使用时,将工件放入传送带上,传送带开启,喷涂器对工件进行喷涂,喷涂后,第一风嘴对工件吹风,进行风干,第二风嘴吹出的热风对工件加热速干,最后工件沿斜板,最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工件放到干燥室上的隔板上,通过两个风干机,对工件进行风干,通过上述步骤达到速干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传送带;2-喷涂器;3-第一风嘴;4-第二风嘴;5-第一风管;6-第二风管;7-加热器;8-风机;9-阀门;10-斜板;11-防刮层;12-干燥室;13-隔板;14-出风网;15-风干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速干功能的喷漆装置,包括:喷涂器2,还包括传送带1、第一风嘴3、第二风嘴4、第一风管5、第二风管6、加热器7、风机8、阀门9、斜板10、防刮层11、干燥室12、隔板13、出风网14和风干机15;所述喷涂器2为两个,所述喷涂器2分别设置在传送带1左侧的上、下端;所述第一风嘴3和第二风嘴4均为两个,所述第一风嘴3和第二风嘴4分别设置在传送带1右侧的上、下端;所述风机8的输出端与阀门9的一端相连通在一起;所述阀门9的另一端分别并行连接有第一风管5和第二风管6;所述第一风管5的另一端与第一风嘴3相连通,所述第二风管6的另一端与第二风嘴4相连通;所述第二风管6中设有加热器7;所述传送带1的右下端设有一个斜板10;所述斜板10的表面上设有防刮层11;所述斜板10的右侧设有一个干燥室12;所述干燥室12的顶端设有出风网14;所述干燥室12的腔室内部设有数个隔板13,所述隔板13均与水平面相互平行;所述干燥室12下端两侧分别连通有风干机15。

其中,所述加热器7为加热丝;所述防刮层11为橡胶;所述出风网14为金属出风网。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改造传统的油漆喷涂生产线,在工件喷涂完成后增加加热和吹风,增加了速干工艺后,工件的喷漆成膜质量更好,同时喷漆干燥速度快,降低了等待油漆干燥的时间,生产效率更高,使用时,将工件放入传送带1上,传送带1开启,喷涂器2对工件进行喷涂,喷涂后,第一风嘴3对工件吹风,进行风干,第二风嘴4吹出的热风对工件加热速干,最后工件沿斜板10,最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工件放到干燥室12上的隔板13上,通过两个风干机15,对工件进行风干,通过上述步骤达到速干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