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570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混合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



背景技术:

点胶机是一种使用胶水粘合物体的机械,点胶机使用的主要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胶水混合而成的混合胶进行粘合,使用混合胶时一般需要把两种胶水提前混合在一起才能使用。申请号为201320467344.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组份混胶阀,包括分别输送两种待混合胶的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所述第一胶管和第二胶管分别通过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连接至一混胶管,在所述第一导向管中设置有与第一胶管管口对应的第一堵头,在所述第二导向管中设置有与第二胶管管口对应的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连接至一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有PLC控制器。高密度的胶水由于粘性较大,在低温的状态下流动不畅,从而导致搅拌不均匀,上述专利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包括电机、混合搅拌筒,所述电机上方设置有变频器,所述电机前面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下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减速机前面设置有所述混合搅拌筒,所述混合搅拌筒上方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门,所述进料管旁边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混合搅拌筒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混合绞片,所述混合绞片旁边设置有螺旋绞片,所述混合搅拌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混合搅拌筒前方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法兰盘。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安装座铸造为一体,所述减速机为行星减速机。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减速机后部,所述变频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电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旋绞片和所述混合绞片交错焊接在所述搅拌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搅拌筒的侧壁上焊接有两个所述进料管,所述电磁阀门通过管箍固定在所述进料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正对其中一对所述螺旋绞片,所述搅拌轴的尾部焊接有所述螺旋绞片。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盘绕在所述混合搅拌筒内部,所述加热管与所述温控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焊接在所述出料管上,所述出料管凸出所述法兰盘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使得胶水在较高的温度进行搅拌,保证胶水的流畅性,提高了胶水的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的空间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的混合搅拌管内部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出料管;2、法兰盘;3、混合搅拌筒;4、温控器;5、进料管;6、变频器;7、电机;8、减速机;9、安装座;10、螺旋绞片;11、混合绞片;12、电磁阀门;13、加热管;14、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高粘度双组份动静混合一体阀,包括电机7、混合搅拌筒3,电机7上方设置有变频器6,电机7前面设置有减速机8,减速机8下面设置有安装座9,减速机前面设置有混合搅拌筒3,混合搅拌筒3上方设置有进料管5,进料管5上设置有电磁阀门12,进料管5旁边设置有温控器4,混合搅拌筒3内部设置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上设置有混合绞片11,混合绞片11旁边设置有螺旋绞片10,混合搅拌筒3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管13,混合搅拌筒3 前方设置有出料管1,出料管1上设置有法兰盘2。

上述结构中,通过温控器4控制发热管的发热功率,两种胶水通过两个进料管5进入混合搅拌筒3内后,加热管13发出的热量使得胶水的粘稠度降低、流动性增强,电机7带动搅拌轴14转动,搅拌轴14带动混合绞片11和螺旋绞片10转动,混合绞片11转动过程中对两种胶水进行混合,螺旋绞片10转动过程中向出料管1方向推送混合后的胶水,混合后的胶水从出料管1流出。

进一步的,减速机8与安装座9铸造为一体,减速机8为行星减速机,电机7通过螺栓固定在减速机8后部,变频器6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7上,减速机8的动力输出轴与搅拌轴14连接在一起,螺旋绞片10和混合绞片11交错焊接在搅拌轴14上,混合搅拌筒3的侧壁上焊接有两个进料管5,电磁阀门12通过管箍固定在进料管5上,进料管5正对其中一对螺旋绞片10,搅拌轴14的尾部焊接有螺旋绞片10,加热管13盘绕在混合搅拌筒3内部,加热管13与温控器4电连接,法兰盘2焊接在出料管1上,出料管1凸出法兰盘2的外表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