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427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适用于空气过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空气过滤装置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其对于生活、医疗、生产等等方面的重要性。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空气过滤设备均使用平板过滤纸,空气通过过滤纸后,将灰尘细菌等杂质与纯净空气相分离。

然而由于平板过滤纸的过滤面积较小,在较小的过风面积情况下,为了提高空气过滤的效果一般均采用增厚增密过滤纸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致使风阻增大,出风量减少,空气净化效率降低,净化速度减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过滤面积大的空气过滤装置,以提高空气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过滤装置内由空气滤膜分隔成上下分布的进气腔室和出气腔室,其中进气腔室连通空气过滤装置的进气口,出气腔室连通空气过滤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空气滤膜呈折扇状布置。

该空气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进气机构、过滤装置出气机构和所述空气滤膜;

其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具有所述进气腔室和与进气腔室连通的所述进气口,该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底面为网状支架Ⅰ,网状支架Ⅰ呈折扇状布置,其上开有若干通气小孔;

所述过滤装置出气机构具有所述出气腔室和与出气腔室连通的所述出气口,该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顶面为网状支架Ⅱ,网状支架Ⅱ呈折扇状布置,其上开有若干通气小孔;

所述过滤装置进气机构与过滤装置出气机构卡装拼合成一整体,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网状支架Ⅰ与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网状支架Ⅱ位置重合,在网状支架Ⅰ和网状支架Ⅱ之间夹装所述空气滤膜。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具有一个或多个,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侧壁上。

所述出气口制有可与进气口处插接头Ⅰ插装配合实现连通的插接头Ⅱ。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顶板上,并配有防护网;所述出气口具有一个或多个,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侧壁上。

所述出气口具有4个,分别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出气机构前后左右的侧壁上,其中前后的两个出气口处分别制有插接头Ⅰ和可与插接头Ⅰ插装配合的插接头Ⅱ;左右的两个出气口处分别制有插接头Ⅰ和可与插接头Ⅰ插装配合的插接头Ⅱ。

所述空气滤膜与过滤装置进气机构通过位于空气滤膜下表面且布置成折扇状的支撑网架结合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过滤装置内设有布置成折扇状的空气滤膜,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空气过滤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过滤装置由过滤装置进气机构和过滤装置出气机构卡装拼合而成,空气滤膜夹装在过滤装置进气机构和过滤装置出气机构之间,安装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5的D-D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2中过滤器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装置由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和空气滤膜1组成。

其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的侧面具有进气口2-2,进气口处设有插接头Ⅰ4,过滤装置进气机构内为进气腔室2-1,本例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底面为网状支架Ⅰ2-3,网状支架Ⅰ呈折扇状布置,其上开有若干通气小孔,网状支架Ⅰ上的通气小孔作为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出气孔。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的侧面具有一个出气口3-2,出气口处设有插接头Ⅱ5,过滤装置出气机构内部为出气腔室3-1,本例中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顶面为网状支架Ⅱ3-3,网状支架Ⅱ呈折扇状布置,其上开有若干通气小孔,网状支架Ⅱ上的通气小孔作为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进气孔。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与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可卡装拼合成一个整体,拼合后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网状支架Ⅰ2-3与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网状支架Ⅱ3-3位置重合,在网状支架Ⅰ和网状支架Ⅱ之间夹装空气滤膜1。

本实施例中可将多个空气过滤装置插装拼合成一个过滤器(见图4),空气过滤装置出气口处的插接头Ⅱ5与另一相邻空气过滤装置进气口处的插接头Ⅰ4插装配合,以使相邻两个空气过滤装置连通,从而可实现多级过滤。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中空气经进气口2-2进入空气过滤装置内的进气腔室2-1,并通过网状支架Ⅰ2-3上的通气小孔后穿过空气滤膜1,随后经过空气滤膜的干净空气经网状支架Ⅱ3-3上的通气小孔进入空气过滤装置内的出气腔室3-1,最后从出气口3-2排出。

实施例2: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空气过滤装置由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和空气滤膜1组成。

其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的顶面具有进气口2-2,并在进气口处设有防护网2-5,过滤装置进气机构内为进气腔室2-1。本例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底面为网状支架Ⅰ2-3,网状支架Ⅰ呈折扇状布置,其上开有若干通气小孔,网状支架Ⅰ上的通气小孔作为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的出气孔。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的侧面具有4个出气口3-2,分别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前后左右的侧壁上,其中前后的两个出气口处分别制有插接头Ⅰ4和可与插接头Ⅰ插装配合的插接头Ⅱ5,左右的两个出气口处分别制有插接头Ⅰ4和可与插接头Ⅰ插装配合的插接头Ⅱ5;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内部为出气腔室3-1。本例中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的顶面为网状支架Ⅱ3-3,网状支架Ⅱ呈折扇状布置,其上开有若干通气小孔,网状支架Ⅱ上的通气小孔作为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进气孔。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与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可卡装拼合成一个整体,拼合后过滤装置进气机构的网状支架Ⅰ2-3与过滤装置出气机构的网状支架Ⅱ3-3位置重合,在网状支架Ⅰ和网状支架Ⅱ之间夹装空气滤膜1。

本实施例中可将多个空气过滤装置插装拼合成一个过滤器(见图8),空气过滤装置插接头Ⅱ5与另一相邻空气过滤装置的插接头Ⅰ4插装配合连通,以使相邻两个空气过滤装置内部的出气腔室连通,从而可将多个空气过滤装置组合,提高过滤效率。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在过滤装置进气机构下方设有布置成折扇状的支撑网架2-4,空气滤膜1通过支撑网架2-4与过滤装置进气机构2结合成一体(见图9)。

当然,由于本实施例中已经采用支撑网架2-4配合网状支架Ⅰ2-3对空气滤膜1通进行夹装,故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过滤装置出气机构3上的网状支架Ⅱ3-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