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喷涂铝合金型材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559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喷涂铝合金型材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1世纪,中国铝加工业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发展的需求,使传统铝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化铝加工材的转变,因此中国铝加工材品种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铝加工材的重要特点是向高性能、高精度、节能、环保方向发展,许多产品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各主要铝材生产厂家除按国家标准生产外,均能直接接受按世界先进国家标准要求的订货。

现有的用于铝型材加工的设备功能较少,常常需要多个设备配合进行加工作业,工序繁琐,且用于铝型材的加工设备性能较差,如粉末喷涂不均、粉末利用率低,铝型材附着水分时,不易被烘干,作业效率低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全面,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设备性能和作业效率的粉末喷涂铝合金型材烘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末喷涂铝合金型材烘干装置,包括有机体,及设置在机体内两侧的粉末喷涂机构,及设置在机体内底部的烘干机构,及设置在机体顶部的鼓风机构,所述机体内安装有挂架,所述挂架上设有挂钩及吊挂在挂钩上的工件,所述粉末喷涂机构正对于工件的两侧,所述粉末喷涂机构包括有进风管及扩散管,所述扩散管伸入至进风管内、且在伸入端设有螺旋扇叶,所述烘干机构正对于工件的下方,所述烘干机构为发热片,所述鼓风机构包括有回风管及与回风管连通的循环风机,所述回风管的两个管口从机体顶部贯穿至机体内,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从机体的顶部贯穿至机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提供粉末流体的喷枪连通、另一端与扩散管连通,通过喷枪提供粉末流体,并通过扩散管进行喷涂。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片为波浪形设置,可更好的提高供热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的顶部还开设有排湿口,用于排出湿气。

作为优选,所述排湿口设有两个、且在机体的顶部呈对称设置,也可根据情况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扩散管喷雾,扩散管一端伸入连接管内,具有对粉末流体进行指向性的离散效果,提高了喷出粉末指向性,粉末的利用率提高,通过鼓风机构与烘干机构的配合设计,能够像将工件表面的水分进行吹干,然后通过烘干机构进行烘干作业,同时在烘干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鼓风机构对机体内的热空气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烘干效率,且将粉末喷涂与烘干机构相结合,简化了作业工序,大大的加快了加工流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粉末喷涂铝合金型材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参阅图1所示,一种粉末喷涂铝合金型材烘干装置,包括有机体1,及设置在机体1内两侧的粉末喷涂机构2,进行粉末喷涂作业,及设置在机体1内底部的烘干机构3,进行烘干作业,及设置在机体1顶部的鼓风机构4,进行吹干作业及循环热风作业,所述机体1内安装有挂架5,所述机体1的顶部还开设有排湿口6,用于排出湿气,所述排湿口6设有两个、且在机体1的顶部呈对称设置,所述挂架5上设有挂钩7及吊挂在挂钩7上的工件8,工件8为待加工的铝型材,所述粉末喷涂机构2正对于工件8的两侧,所述粉末喷涂机构2包括有进风管9及扩散管10,所述扩散管10伸入至进风管9内、且在伸入端设有螺旋扇叶11,粉末通过螺旋扇叶11进行分散喷出,更均匀,所述进风管9的一端与提供粉末流体的喷枪连通、另一端与扩散管10连通,通过喷枪提供粉末流体,并通过扩散管10进行喷涂,所述烘干机构3正对于工件8的下方,所述烘干机构3为发热片,所述发热片为波浪形设置,可更好的提高供热面积,所述鼓风机构4包括有回风管12及与回风管12连通的循环风机13,所述回风管12的两个管口从机体1顶部贯穿至机体1内,所述循环风机13的出风口从机体1的顶部贯穿至机体1内。

使用流程:

首先将工件8挂载在挂架5上,并通过两侧的粉末喷涂机构2进行粉末喷涂作业,带喷涂完成后,将鼓风机打开,进行吹干作业,待工件8表面吹干完成后,打开烘干机构3配合鼓风机进行烘干作业即可。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扩散管喷雾,扩散管一端伸入连接管内,具有对粉末流体进行指向性的离散效果,提高了喷出粉末指向性,粉末的利用率提高,通过鼓风机构与烘干机构的配合设计,能够像将工件表面的水分进行吹干,然后通过烘干机构进行烘干作业,同时在烘干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鼓风机构对机体内的热空气进行循环利用,提高了烘干效率,且将粉末喷涂与烘干机构相结合,简化了作业工序,大大的加快了加工流程。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