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倾式真空均质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2012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可倾式真空均质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倾式真空均质乳化机。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乳化产品的种类已经是越来越多,其应用的领域也是越来越广泛,而现在对乳化产品的生产一般需要工人手工称取一定质量比重的水原料和油原料放入乳化反应容器进行乳化,而且在取完水原料和油原料还需对其进行手工搅拌均匀才可加入乳化反应容器进行乳化,但该操作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手工称料存在在一定的人工误差,影响了乳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乳化效果好和可观察性高的可倾式真空均质乳化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均质乳化锅和与所述均质乳化锅均相连通的水相锅及油相锅,所述均质乳化锅与所述水相锅及所述油相锅相连通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真空泵,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旋转摇摆支撑机构,所述均质乳化锅安装于所述旋转摇摆支撑机构内,所述均质乳化锅底部设置有均质机,所述均质乳化锅内设置有搅拌机,所述均质乳化锅上设置有视镜装置,工作时,所述搅拌机与所述均质机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均与所述水相锅、所述油相锅和所述均质乳化锅电性连接的MCU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摇摆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旋转电机和旋转杆,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均质乳化锅固定与所述旋转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均质乳化锅包括外壳、反应釜、桶槽夹层和与所述反应釜相适配的上盖机构,所述桶槽夹层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反应釜之间的。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机构包括支架、驱动装置一、驱动杆和盖体,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驱动装置一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二相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相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反应釜为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包括驱动装置二、搅拌架和聚四氟乙烯刮板,所述驱动装置二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搅拌架与所述驱动装置一相连接且穿过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聚四氟乙烯刮板设置于所述搅拌架的外端且紧贴所述反应釜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桶槽夹层内填充有水,所述桶槽夹层内还设置有电热器和液体传感器,所述桶槽夹层的底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视镜装置包括玻璃视镜板、清洁刮板和视镜照明灯,所述玻璃视镜板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清洁刮板设置于所述玻璃视镜板的下端,所述视镜照明灯设置于所述盖体内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不锈钢外壳,且所述外壳与所述桶槽夹层之间设置有岩棉保温隔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均质乳化锅和与所述均质乳化锅均相连通的水相锅及油相锅,所述均质乳化锅与所述水相锅及所述油相锅相连通的管道上均设置有真空泵,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旋转摇摆支撑机构,所述均质乳化锅安装于所述旋转摇摆支撑机构内,所述均质乳化锅底部设置有均质机,所述均质乳化锅内设置有搅拌机,所述均质乳化锅上设置有视镜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所述真空泵控制所述水相锅和所述油相锅的原料进入所述均质乳化锅进行反应,所述均质乳化锅工作时,所述搅拌机与所述均质机的旋转方向相反,使所述均质乳化锅可以充分混合物料,使乳化效果更好,所述视镜装置可以使操作者随时清楚观察到所述均质乳化锅内热乳化程度,使乳化过程得到更好的把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均质乳化锅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均质乳化锅2和与所述均质乳化锅2均相连通的水相锅3及油相锅4,所述均质乳化锅2与所述水相锅3及所述油相锅4相连通的管道10上均设置有真空泵11,由于高粘性乳化物,特别使乳霜,软膏类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最容易遭遇的问题是在高速乳化或搅拌的过程中,有空气混入制品中产生气泡,而这些气泡会使产品污染并产生酸化,所以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所述真空泵11进行抽真空,且抽真空时,必须带产品为乳化完全状态,并且温度不宜过高,最理想的温度是在50℃以下,这是为了避免在高温时使用,因为高温容易造成产品内在蒸发水分被吸走,影响产品的软硬度,而且在高温中操作真空容易造成产品在低温沸腾,影响产品的特性并破坏其结构,在刚开始使用真空泵时产品会很快上浮,所述真空泵11上设有自动真空控制器,当产品上浮达最高点位置时,所述自动真空控制器暂时关闭所述真空泵11,待产品下降时再次开启所述真空泵11,如此反复操作几次,等产品上浮力不大时,再让真空持续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均与所述水相锅3、所述油相锅4和所述均质乳化锅2电性连接的MCU控制系统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均质乳化锅2包括外壳21、反应釜22、桶槽夹层23和与所述反应釜22相适配的上盖机构24,所述桶槽夹层23位于所述外壳21和所述反应釜22之间的,所述上盖机构24包括支架25、驱动装置一26、驱动杆27和盖体28,所述支架25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所述驱动装置一26设置于所述支架25的下端,所述驱动杆27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二相连接,所述驱动杆27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28相连接,所述盖体28与所述反应釜22为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旋转摇摆支撑机构5,所述均质乳化锅2安装于所述旋转摇摆支撑机构5内,所述旋转摇摆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架51、旋转电机52和旋转杆53,所述支撑架51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所述旋转电机5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51的一端,所述旋转杆53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52相连接,所述旋转杆5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5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均质乳化锅2固定与所述旋转杆53上,此设计结构可以使所述均质乳化锅2跟随所述旋转杆53在所述旋转电机52的带动下倾斜,使乳化反应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均质乳化锅2底部设置有均质机6,所述均质乳化锅2内设置有搅拌机7,所述搅拌机7包括驱动装置二、搅拌架29和聚四氟乙烯刮板20,所述驱动装置二设置于所述盖体28上,所述搅拌架29与所述驱动装置一26相连接且穿过所述盖体28位于所述反应釜22内,所述聚四氟乙烯刮板20设置于所述搅拌架29的外端且紧贴所述反应釜22的内壁,工作时,所述搅拌机7与所述均质机6的旋转方向相反,即一个顺时针转,一个逆时针转,使其混合物料更充分,所述聚四氟乙烯刮板20可以使粘连在所述反应釜22内壁上的物料得到充分的搅拌,做到理想状态的无死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桶槽夹层23内填充有水,所述桶槽夹层23内还设置有电热器和液体传感器,所述桶槽夹层23的底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均质乳化锅2上设置有视镜装置8,所述视镜装置8包括玻璃视镜板、清洁刮板和视镜照明灯,所述玻璃视镜板设置于所述盖体28上,所述清洁刮板设置于所述玻璃视镜板的下端,所述视镜照明灯设置于所述盖体28内部,所述清洁刮板用于清除沾染在所述玻璃视镜板上的物料,供操作人员随时观察物料的乳化情况,所述视镜照明灯用于进一步照亮所述反应釜22内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1为不锈钢外壳,且所述外壳21与所述桶槽夹层23之间设置有岩棉保温隔层,此设计结构可以节约热量损失,避免人员烫伤并保持美观整洁。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乳化机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