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冷室的防结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626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冷室的防结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冷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冷室的防结露装置。



背景技术:

强冷室,又称冷却室,具有靠冷风强制刚从烘干室出来的被涂物降温,以适应下道工序的需要和不影响厂房内的气温的作用。在冷却处理过程中,由于强冷室的顶壁和侧壁温度较低,在强冷室内部的顶壁和侧壁凝结成细小的露珠,当顶壁的露珠凝结较多后,就会滴下落至物料上,导致物料表面成为不良产品,降低了产品质量。

专利一种强冷室(申请号为201620148048.1),公开了一种强冷室,包括室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所述室内为不锈钢焊接制成的骨架及内嵌于骨架的镀锌板组成;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过滤装置、送风管路、风刀组成,所述送风机与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与送风管路连接,所述送风管路与风刀连接,所述送风管路内壁镀锌,所述风刀设置在所述室体内部;所述排风系统为设置在室内顶部的排风机及排风管路组成,所述排风管路内壁镀锌;所述送风系统还连接有制冷空气压缩机;所述送风系统为电气化控制。该实用新型虽然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且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冷却效率高,但该实用新型的侧壁和顶部易结露珠,露珠的滴落易造成物料表面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冷室的防结露装置,可避免强冷室的顶部和侧壁凝结露珠,防止露珠滴落引起的物料表面损伤,以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冷室的防结露装置,包括第一风箱、第二风箱和第三风箱,所述第一风箱和第二风箱相对而设,所述第三风箱设于所述第一风箱和所述第二风箱的上方,所述第一风箱、所述第二风箱和所述第三风箱的表面设有若干风嘴,所述第一风箱的壁内、所述第二风箱的壁内和所述第三风箱的壁内均设有热循环管,所述热循环管的一端设有进口,所述热循环管的一端设有出口。

优选的,所述热循环管的介质为热水。

优选的,所述热循环管的表面设有螺旋翅。

优选的,所述热循环管设于所述风嘴间的横向缝隙之间。

优选的,所述热循环管呈S形排布于所述风嘴间的横向缝隙之间。

优选的,所述热循环管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循环管使强冷室的壁保持一定的温度,可避免强冷室的顶部和侧壁凝结露珠,防止露珠滴落引起的物料表面损伤,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循环管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循环管结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风箱;2、第二风箱;3、第三风箱;4、风嘴;5、热循环管; 6、螺旋翅;7、进口;8、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强冷室的防结露装置,包括第一风箱1、第二风箱2 和第三风箱3,第一风箱1和第二风箱2相对而设,第三风箱3设于第一风箱1和第二风箱2的上方,第一风箱1、第二风箱2和第三风箱3的表面设有若干风嘴4,第一风箱1的壁内、第二风箱2的壁内和第三风箱3的壁内均设有热循环管5,热循环管5的一端设有进口7,热循环管的一端设有出口8。通过热循环管5散发的热量可使强冷室的壁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避免强冷室的顶部和侧壁凝结露珠,防止露珠滴落引起的物料表面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

其中,热循环管5的介质为热水,水的比热容大,散发热量大,且热水循环成本低;热循环管5的表面设有螺旋翅6,螺旋翅6可提高热循环管5的散热面积,利于提高强冷室的壁温,从而利于防止强冷室的顶部和侧壁凝结露珠;热循环管5设于风嘴4间的横向缝隙之间,此结构可使热循环管5与强冷室的壁接触面积最大化,利于防止强冷室的顶部和侧壁凝结露珠;热循环管5呈S形排布于风嘴4间的横向缝隙之间,S形排布可使进一步提高热循环管5散热效果,热循环管5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防腐蚀,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

热水从进口7进入热循环管5内,通过热水通过散热将热量传递给热循环管5,热循环管5再将热量传递给强冷室的壁,从而使强冷室的壁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了强冷室的顶部和侧壁凝结露珠,防止露珠滴落引起的物料表面损伤,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螺旋翅6可提高热循环管5的散热面积,利于提高强冷室的壁温,从而利于防止强冷室的顶部和侧壁凝结露珠。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