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753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立磨领域,尤其为一种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原煤在立磨内研磨成煤粉的过程中,向立磨内供应的热风量对着煤粉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研磨作业的实际需要对热风供应量进行调整。现有热风口通常设置简易的插片式挡风板,通过滑动挡风板来调节热风供应量,由于挡风板长期在较高压力的热风的作用之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形变,从而导致其常被卡死。若通过热风源进行风量调节,则调节成本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延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设置于煤粉立磨的热风口处,包括一对固定导风片、若干对活动导风片、一对推送架以及若干夹持单元;热风口为水平设置的矩形筒状,其靠近立磨内部空间的一侧为其内侧,另一侧为其外侧;所述一对固定导风片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热风口的中部,固定导风片的高度与所述热风口的高度相等,从而在热风口的中部形成一个基本风量口;所述一对推送架可横向移动地设置于热风口的外侧,并且推送架具有互相固定连接的上滑杆、下滑杆,从而所述上滑杆、下滑杆分别横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热风口外侧的上壁、下壁;所述若干夹持单元对称分布于两个推送架的上滑杆、下滑杆上;所述若干对活动导风片成对设置于所述固定导风片的两侧;活动导风片的内侧边与所述热风口的内侧沿铰接,活动导风片的外侧边插接于所述夹持单元内。

所述的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夹持单元为可转动连接在上滑杆或者下滑杆上的一对滚轮,并且同一夹持单元的两个滚轮之间的间隙等于所述活动导风片的厚度。

所述的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推送架分别连接有横向驱动的液压伸缩杆。

所述的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活动导风片为弧度片,并且其宽度等于所述热风口的高度。

所述的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热风口的横向两侧壁连通有热风回收管。

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动导风片对热风量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利用热风回收管对调节溢出的额外热风进行回收,减轻在热风口的紊流现象,有利于热风平稳供应;本实用新型对立磨的热风供应量根据可能存在的热风炉的供风异常情况进行实时调节,使得热风在最小限度下能够满足煤粉生产的需要同时确保煤粉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热风口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送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煤粉立磨热风口开度控制机构,设置于煤粉立磨的热风口处,包括一对固定导风片1、若干对活动导风片2、一对推送架3以及若干夹持单元4;热风口为水平设置的矩形筒状,其靠近立磨内部空间的一侧为其内侧,另一侧为其外侧;一对固定导风片1对称固定设置于热风口的中部,固定导风片1的高度与热风口的高度相等,从而在热风口的中部形成一个基本风量口;一对推送架可横向移动地设置于热风口的外侧,并且推送架3具有互相固定连接的上滑杆31、下滑杆32,从而上滑杆、下滑杆分别横向滑动连接于热风口外侧的上壁、下壁;若干夹持单元对称分布于两个推送架的上滑杆、下滑杆上;若干对活动导风片成对设置于固定导风片的两侧;活动导风片的内侧边与热风口的内侧沿铰接,活动导风片的外侧边插接于夹持单元内。

利用推送架即可驱动活动导风片转动从而控制热风口的开度大小,继而控制进入煤粉立磨的风量。

具体而言,由于推送架作平行于热风口端面的直线往复运动,将夹持单元4设置为可转动连接在上滑杆或者下滑杆上的一对滚轮41,并且同一夹持单元的两个滚轮之间的间隙等于活动导风片的厚度。使得活动导风片一侧边在翻转时,另一侧边滑动于夹持单元中,该种结构有利于实现对活动导风片的控制。

具体而言,推送架分别连接有横向驱动的液压伸缩杆5。活动导风片为弧度片,并且其宽度等于热风口的高度。热风口的横向两侧壁连通有热风回收管6。在热风口开度较小时,短时间内供应只热风口的热风会从热风回收管溢出,可以供应至其他应用场合或者经由换热机构换热后形成热水。

该实施例利用活动导风片的偏转对热风量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利用热风回收管对调节溢出的额外热风进行回收,减轻在热风口的紊流现象,有利于热风平稳供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