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207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零件加工后,常常需要在机械连接的表面喷涂防锈漆,目前采用的喷漆方式一般是人工喷漆,也有一些喷漆方式采用流水线进行喷漆,例如专利号CN201521067011.8 公开的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在倾斜的传送坡道中对向设置喷漆喷头,实现机械零件的喷涂,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动喷涂功能,但是在喷涂过程中喷头始终固定不动,这就导致零件各面喷涂不均,从而影响到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喷涂不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水平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漆房,所述漆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漆房连接有高压气管和加料管,所述高压气管和加料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加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连接座上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与连接座内部连通,所述转盘上均布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的朝向各不相同,所述转盘上同轴设有传动齿轮,所述连接座上安装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水平等距排列的传送辊,所述传送辊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传送辊的一端同轴且固定连接有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之间均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机架内安装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链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单通常闭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定在机架上且朝向传送机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送电机和转向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对对开的油漆喷头,能够同时对零件的两面进行喷涂,工作效率高,喷涂速度快,且设置了自动转向结构,使得喷头在喷涂过程中不断转变方向,有助于均匀喷涂,提高了喷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的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漆房1、第一控制阀2、高压气管3、连接座4、热风机5、传送辊6、传送电机7、传动链8、传动链轮9、加料管10、传动齿轮11、驱动齿轮12、转盘13、喷头14、机架15、转向电机16、第二控制阀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喷漆装置,包括机架15,机架15内水平设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水平等距排列的传送辊6,传送辊6转动安装在机架15上,传送辊6的一端同轴且固定连接有传动链轮9,传动链轮9之间均通过传动链8连接,机架15内安装有传送电机7,传送电机7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传动链轮9连接。传送机构用于输送机械零件,传送电机7带动传送链轮9旋转,从而通过传动链8带动其他传送链轮9旋转从而使得传送辊6输送机械零件。

传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漆房1,漆房1固定在机架15上,漆房1连接有高压气管3和加料管10,高压气管3和加料管10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2和第二控制阀17,第一控制阀2和第二控制阀17均为单通常闭电磁阀。高压气管3用于向漆房1中加压,使油漆经过加料管10输送到连接座4中。

加料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4固定在机架15上,连接座4上转动安装有转盘13,转盘13与连接座4内部连通,转盘13上均布有多个喷头14,喷头14的朝向各不相同,转盘13上同轴设有传动齿轮11,连接座4上安装有转向电机16,转向电机16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12,驱动齿轮12与传动齿轮11啮合。传送电机7和转向电机16均为伺服电机。连接座4中的油漆经转盘13输送从喷头14喷出,转向电机16带动转盘13旋转,且喷头14朝向不同,有助于零件表面各个方向的均匀喷涂。

传送机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热风机5,热风机5固定在机架15上且朝向传送机构设置。热风机5用于加速油漆的烘干。

实施方式:传送机构用于输送机械零件,高压气管3用于向漆房1中加压,使油漆经过加料管10输送到连接座4中。连接座4中的油漆经转盘13输送从喷头14喷出,转向电机16带动转盘13旋转,且喷头14朝向不同,有助于零件表面各个方向的均匀喷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