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气固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980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式气固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链条炉等工业锅炉由于飞灰颗粒相对于煤粉炉粒径较大,而采用布袋除尘器投资又比较高,因此现阶段多采用简单低投资的气固分离器除尘,而碰撞式惯性分离器就是其中之一。这类分离器的结构特点是设置若干槽型、角钢型的分离碰撞单元,沿气流方向错列布置,气流经过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而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则由惯性力的作用偏离气流,最终被收集分离。

现有气固分离工艺流程:含灰气流从分离室入口进入,随后碰撞到百叶窗式挡板,气流产生一个大角度偏转,随后向上从出口流出,而其中的飞灰固体颗粒则由于碰撞,流向发生变化后,由于自身的惯性作用,不能够像气流一样偏转向上流出,而是和气流分离,向下进入收集仓。

此种惯性分离器因为结构简单,阻力也比较小而被广泛使用,而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它的分离净化效率较低,由于变向过程短,短时间内仅受惯性力作用,因此对大颗粒飞灰才有明显的效果,只能用于粗精度的分离或者预分离,其次,由于需要高速气流提供足够的惯性力,分离下来的颗粒存在着二次扬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式气固分离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实现气固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筒式气固分离装置,包括竖置圆筒状分离室;

所述分离室顶端连通一竖置弯管状出口管道;

一竖置圆管状进口管道贯穿出口管道并插入分离室,该进口管道与分离室共轴心;

所述进口管道的底端开口设有外翻180度的环形折边,翻折处圆滑过渡,且环形折边的顶端与分离室顶端持平;

所述分离室底端设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出料端设有气动闸板阀。

优选的,所述进口管道的底端开口位于分离室竖向中部。

优选的,所述出口管道的内径与分离室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筒式气固分离装置,其结构合理,能实现气固分离。

含尘气流从进口管道流入,在分离室内气流发生180°变向,从出口管道流出;气流转向过程中,充分利用飞灰颗粒的重力作用,使飞灰颗粒与气流保持一个速度差,实现气流与飞灰颗粒的惯性分离。

分离室底端的收集斗便于灰尘集中,气动闸板阀可用于放灰。

本实用新型筒式气固分离装置还能大大减少飞灰颗粒的二次扬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筒式气固分离装置,包括竖置圆筒状分离室1;

所述分离室1顶端连通一竖置弯管状出口管道2;

一竖置圆管状进口管道3贯穿出口管道2并插入分离室1,该进口管道3与分离室1共轴心;

所述进口管道3的底端开口设有外翻180度的环形折边4,翻折处圆滑过渡,且环形折边4的顶端与分离室1顶端持平;

所述分离室1底端设有收集斗5,所述收集斗5的出料端设有气动闸板阀6。

所述进口管道3的底端开口位于分离室1竖向中部。

所述出口管道2的内径与分离室1的内径相同。

含尘气流从进口管道3流入,在分离室1内气流发生180°变向,从出口管道2流出;气流转向过程中,充分利用飞灰颗粒的重力作用,使飞灰颗粒与气流保持一个速度差,实现气流与飞灰颗粒的惯性分离。

分离室1底端的收集斗5便于灰尘集中,气动闸板阀6可用于放灰。

本实用新型筒式气固分离装置还能大大减少飞灰颗粒的二次扬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