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837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用于过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在被空压机压缩后,由于体积和温度的变化,高压空气中带有不少的水分和杂物,这些水分和杂物对管路中的设备造成损坏。为此,在设备前加装能有效过滤空气的装置变得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离心式净化装置对压缩空气进行净化,但是这种净化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压缩空气净化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压缩空气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空气的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内的滤芯,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位于进气口下方的出气口,所述滤芯通过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滤芯包括可过滤空气中粉尘颗粒的一级滤芯和可去除空气中水分的二级滤芯,所述壳体内部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可依次流经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的气流通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一级滤芯包括第一网箍和紧贴所述第一网箍设置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网箍呈筒状,第一网箍的顶端设有滤芯上座,底端具有与二级滤芯相通的第一气流通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二级滤芯包括套筒、设在所述套筒底部的隔板以及填充在所述套筒内的滤水填料,所述套筒的顶端与一级气流通孔对接,所述隔板上设有气水过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滤水填料包括若干聚四氟乙烯管节段。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位于二级滤芯下方并可过滤空气中粉尘颗粒的三级滤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三级滤芯包括第二网箍和紧贴所述第二网箍设置的第二滤网,所述第二网箍呈筒状,第二网箍的底端设有滤芯下座,顶端具有与二级滤芯相通的第二气流通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网箍的底部设有支撑圈,滤芯上座上设有螺孔,滤芯下座上均设有螺杆孔,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双头螺杆和设在壳体内壁上以托住所述支撑圈的托架,所述双头螺杆的顶端旋紧在螺孔内,下端穿过螺杆孔,并在螺杆孔的下方设置可托住所述滤芯下座的螺母。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在壳体底板上的螺塞孔和旋紧在所述螺塞孔内的排水螺塞,所述双头螺杆的下端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在滤芯下座的内侧形成进水口,在与所述排水螺塞对接处设有排水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排水螺塞顶端设有盲孔,所述双头螺杆的下端嵌入所述盲孔内,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于双头螺杆的上方设有卡槽,还包括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上端嵌在所述卡槽内,下端套在所述双头螺杆顶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上在一级滤芯的外侧设有进气口,在三级滤芯的外侧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均设有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使用时,压缩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出气口排出,其间,依次流经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一级滤芯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粉尘等颗粒杂物,而二级滤芯则在高压空气流过时与其充分接触冲刷,让空气中小水滴汇集成体积更大的水珠,便于流向底部,完成收集。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压缩空气净化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的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在所述壳体1内的滤芯,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气口11和位于进气口11下方的出气口12,所述滤芯通过支撑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滤芯包括可过滤空气中粉尘颗粒的一级滤芯2和可去除空气中水分的二级滤芯3,所述壳体1内部在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之间形成可依次流经一级滤芯2和二级滤芯3的气流通道,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一级滤芯2和二级滤芯3,使用时,压缩空气由进气口11进入,出气口12排出,其间,依次流经一级滤芯2和二级滤芯3,一级滤芯2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粉尘等颗粒杂物,而二级滤芯3则在高压空气流过时与其充分接触冲刷,让空气中小水滴汇集成体积更大的水珠,便于流向底部,并最终通过排水结构排出,完成收集。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压缩空气净化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

其中,所述一级滤芯2包括第一网箍21和紧贴所述第一网箍21设置的第一滤网22,第一滤网22包裹焊接在第一网箍21外侧,第一网箍21作为骨架作为支撑,第一滤网22作为过滤部件,根据不同的过滤等级,可选择焊接不同过滤精度的第一滤网22,第一滤网22上附着过多粉尘时可拆出清洗后重复使用。所述第一网箍21呈筒状,第一网箍21的顶端设有滤芯上座23,底端具有与二级滤芯3相通的第一气流通孔。

所述二级滤芯3包括套筒31、设在所述套筒31底部的隔板32以及填充在所述套筒31内的滤水填料33,所述套筒31的顶端与一级气流通孔对接,所述隔板32上设有气水过孔34,用于通过气流和水滴,高压空气流过时与滤水填料33充分接触冲刷,让空气中小水滴汇集成体积更大的水珠,便于流向底部。其中,所述滤水填料33包括若干聚四氟乙烯管节段,该材料具有高耐腐蚀性、低粘性、不吸水的特点。

此外,为了提升过滤效果,还包括位于二级滤芯3下方并可过滤空气中粉尘颗粒的三级滤芯4。所述三级滤芯4包括第二网箍41和紧贴所述第二网箍41设置的第二滤网42,所述第二网箍41呈筒状,第二网箍41的底端设有滤芯下座43,顶端具有与二级滤芯3相通的第二气流通孔。三级滤芯4与一级滤芯2采用类似结构,结构和原理与一级滤芯2相同。

所述支撑结构可采用凸台、支架等设计,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第一网箍21的底部设有支撑圈24,支撑圈24一方面用于撑开所述第一网箍21的底部端口,另一方面也用于支撑整个滤芯,滤芯上座23上设有螺孔,滤芯下座43上均设有螺杆孔,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双头螺杆51和设在壳体1内壁上以托住所述支撑圈24的托架13,所述双头螺杆51的顶端旋紧在螺孔内,下端穿过螺杆孔,并在螺杆孔的下方设置可托住所述滤芯下座43的螺母52,所述一级滤芯2通过支撑圈24放置在托架13上,二级滤芯3和三级滤芯4则通过双头螺杆51和螺母52悬挂在滤芯上座23上,上述支撑结构结构简单,组配方便。

排水结构可采用排水孔或排水槽或排水管,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在壳体1底板上的螺塞孔和旋紧在所述螺塞孔内的排水螺塞6,所述双头螺杆51的下端设有排水孔53,所述排水孔53在滤芯下座43的内侧形成进水口,在与所述排水螺塞6对接处设有排水口。当三级滤芯4内具有汇集的水滴时,可通过排水孔53引导至排水螺塞6,然后通过排水螺塞6定期排出。

其中,为了辅助双头螺杆的定位,排水螺塞6顶端设有盲孔,所述双头螺杆51的下端嵌入所述盲孔内,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盖板14,所述盖板1214上于双头螺杆51的上方设有卡槽,还包括定位弹簧7,所述定位弹簧7的上端嵌在所述卡槽内,下端套在所述双头螺杆51顶端。

所述壳体1上在一级滤芯2的外侧设有进气口11,在三级滤芯4的外侧设有出气口12,同时,出气口12位于三级滤芯4底部上方,有效防止集于滤芯下部的水随高压空气排出滤器,为了方便整个装置接入气路,所述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处均设有法兰盘15,法兰盘15的端面上设有密封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