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835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硫塔。



背景技术:

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工艺是一种以物理化学方式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常用手,在脱硫系统中通常设置有作为反应容器的脱硫塔。

现有的脱硫塔的内壁平滑,为空塔结构;由于脱硫塔内的烟气流速很快,高速的烟气颗粒不断地与脱硫塔的内壁接触摩擦,很容易对脱硫塔造成磨损,从而缩短了脱硫塔的工作寿命,甚至使脱硫塔容易出现生产事故,严重影响了脱硫塔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容易受到磨损而导致工作寿命短以及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脱硫塔,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脱硫腔以及分别与脱硫腔连通的进气口结构和出气口结构;减速防磨板组件,减速防磨板组件设置在脱硫腔内并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减速防磨板组件用于阻挡由进气口结构向出气口结构流动的烟气,以降低烟气的流速。

进一步地,减速防磨板组件包括第一减速防磨板,第一减速防磨板呈环状,呈环状的第一减速防磨板设置在壳体径向平面内。

进一步地,第一减速防磨板由多块横向子板拼接形成;相邻两块横向子板之间形成第一膨胀缝;和/或各横向子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膨胀缝。

进一步地,第一膨胀缝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进一步地,第一减速防磨板为多块,多块第一减速防磨板沿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两块第一减速防磨板之间具有间隔距离,相邻两个第一减速防磨板之间的间隔距离沿进气口结构至出气口结构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间隔距离大于等于1.2m且小于等于2.5m。

进一步地,减速防磨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减速防磨板,第二减速防磨板设置在第一减速防磨板的朝向进气口结构的一侧和/或朝向出气口结构的一侧,且第二减速防磨板沿壳体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减速防磨板为多块,多块第二减速防磨板绕壳体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各第二减速防磨板由多块纵向子板拼接形成,其中,相邻两块纵向子板之间形成第二膨胀缝;和/或各纵向子板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膨胀缝;其中,第二膨胀缝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进一步地,第一减速防磨板由不锈钢制成,第一减速防磨板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和/或第二减速防磨板由不锈钢制成,第二减速防磨板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脱硫腔内设置与壳体的内壁连接的减速防磨板组件,减速防磨板组件起到了对脱硫腔的内循环作用产生的自上而下贴附着壳体的内壁流动的烟气的阻挡作用,从而沿着壳体的内壁自上向下运动的烟气接触到减速防磨板组件后,其流速会瞬间降低并发生扰流以降低烟气的颗粒物浓度,进而减弱了烟气中颗粒物对壳体的内壁的磨损量,有效地延长的脱硫塔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脱硫塔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脱硫塔的内部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脱硫塔的沿径向平面的剖视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脱硫塔的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减速防磨板组件的横向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减速防磨板组件的纵向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脱硫腔;13、进气口结构;12、出气口结构;20、减速防磨板组件;21、第一减速防磨板;211、横向子板;212、第一膨胀缝;22、第二减速防磨板;221、纵向子板;222、第二膨胀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容易受到磨损而导致工作寿命短以及工作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塔。

如图1至图3所示,脱硫塔包括壳体10和减速防磨板组件20,其中,壳体10具有脱硫腔11以及分别与脱硫腔11连通的进气口结构13和出气口结构12,减速防磨板组件20设置在脱硫腔11内并与壳体10的内壁连接,减速防磨板组件20用于阻挡由进气口结构13向出气口结构12流动的烟气,以降低烟气的流速。

通过在脱硫腔内设置与壳体10的内壁连接的减速防磨板组件20,减速防磨板组件20起到了对脱硫腔的内循环作用产生的自上而下贴附着壳体10的内壁流动的烟气的阻挡作用,从而沿着壳体10的内壁自上向下运动的烟气接触到减速防磨板组件后,其流速会瞬间降低并发生扰流以降低烟气的颗粒物浓度,进而减弱了烟气中颗粒物对壳体的内壁的磨损量,有效地延长的脱硫塔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脱硫塔的工作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大量的烟气由进气口结构13向出气口结构12自下向上流动,此为外循环,而一部分烟气未由出气口结构12流出脱硫腔11,而贴附着壳体10的内壁自上而下反向流动,此为内循环,本申请中的减速防磨板组件20即为阻碍内循环流动的烟气。

如图1至图4所示,减速防磨板组件20包括第一减速防磨板21,第一减速防磨板21呈环状,呈环状的第一减速防磨板21设置在壳体10径向平面内。这样,第一减速防磨板21的设置方向垂直于贴附在壳体10的内壁表面自上向下流动的烟气的方向,烟气接触到第一减速防磨板21发生正碰扰流,烟气的流速瞬间被有效地降低,从而可靠地减弱了烟气中颗粒物的速度,减小了颗粒物与壳体10的内壁接触时对壳体10的内壁的磨损量。而位于壳体10的中部的烟气仍然能够顺畅地自下而上由进气口结构13向出气口结构12流动。

可选地,第一减速防磨板21由多块横向子板211拼接形成;相邻两块横向子板211之间形成第一膨胀缝212;和/或各横向子板211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膨胀缝212。第一膨胀缝212能够有效地缓冲因第一减速防磨板21受热而产生的形变,从而避免了第一减速防磨板21上出现应力集中发生变形损坏,提高了第一减速防磨板21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保证了第一减速防磨板21的工作稳定性。此外,第一减速防磨板21由多块横向子板211拼接形成便于对第一减速防磨板21的安装。

可选地,第一减速防磨板21与壳体10的内壁焊接。

可选地,第一膨胀缝212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如图3所示,第一减速防磨板21为多块,多块第一减速防磨板21沿壳体10的轴向间隔设置。这样,贴附在壳体10的内壁表面自上向下流动的烟气依次受到多块第一减速防磨板21的阻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烟气的流速而降低了烟气中颗粒物对壳体10的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块第一减速防磨板21之间具有间隔距离,相邻两个第一减速防磨板21之间的间隔距离沿进气口结构13至出气口结构12的方向逐渐增大。这样,由于烟气自上向下的流速之间减小,此种结构的脱硫塔不仅能够起到对烟气减速的效果,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第一减速防磨板21的使用量,也就是说,减少脱硫塔的耗材,降低了脱硫塔的整体加工制造成本,有利于经济性的提升。

可选地,间隔距离大于等于1.2m且小于等于2.5m。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减速防磨板组件20还包括第二减速防磨板22,第二减速防磨板22设置在第一减速防磨板21的朝向进气口结构13的一侧和/或朝向出气口结构12的一侧,且第二减速防磨板22沿壳体10的轴向延伸。第二减速防磨板22的设置能够起到对沿壳体10的切向方向运动的烟气的阻流作用,避免烟气中的颗粒物沿壳体10的切向高速运动而磨损壳体的内壁。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壳体10的抗磨损性能,第二减速防磨板22为多块,多块第二减速防磨板22绕壳体1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各第二减速防磨板22由多块纵向子板221拼接形成,其中,相邻两块纵向子板221之间形成第二膨胀缝222;和/或各纵向子板221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膨胀缝222。

第二膨胀缝222能够有效地缓冲因第二减速防磨板22受热而产生的形变,从而避免了第二减速防磨板22上出现应力集中发生变形损坏,提高第二减速防磨板22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保证了第二减速防磨板22的工作稳定性。此外,第二减速防磨板22由多块纵向子板221拼接形成便于对第二减速防磨板22的安装。

可选地,第二减速防磨板22与壳体10焊接。

可选地,第二膨胀缝222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2mm。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减速防磨板21和第二减速防磨板22的耐磨防腐性能,第一减速防磨板21由不锈钢制成,第一减速防磨板21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和/或第二减速防磨板22由不锈钢制成,第二减速防磨板22的厚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5mm。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