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190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烟气进口、下层旋流板、上层旋流板、脱硫塔筒体、脱硫液进口、烟气分布器、脱水板、上清洗管、烟气出口、下清洗管、人孔和塔架,所述脱硫塔筒体从原来直径¢900mm增大为¢1000mm;所述下层旋流板和上层旋流板叶片数量均从原来的20片增加为24片,旋流板叶片角度均从原来的45度改为30度,旋流板与筒体采用焊接连接。该结构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可明显增大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及延长接触时间,使脱硫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专利说明】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窑尾气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固体水玻璃是制造沉淀法白炭黑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主要生产设备是水玻璃窑炉。在固体水玻璃生产过程中水玻璃窑炉需提供热源供纯碱和石英砂煅烧反应,燃料采用的是石油焦,其产生的烟气含有粉尘和二氧化硫,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目前针对小型窑炉的尾气脱硫技术主要是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即烟气通过烟道从底部进入脱硫塔,烟气与含石灰的吸收液接触反应,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烟尘被吸收剂吸收及氧气反应生成石膏(硫酸钙),从而降低烟气二氧化硫与烟尘的浓度。但现有的窑炉因其结果原因普遍存在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接触时间过短的问题,故而严重影响了脱硫效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以明显增大烟气与脱硫剂的接触面积及延长接触时间,使脱硫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烟气进口、下层旋流板、上层旋流板、脱硫塔筒体、脱硫液进口、烟气分布器、脱水板、上清洗管、烟气出口、下清洗管、人孔和塔架,旋流板与筒体采用焊接连接,其特征是:对所述脱硫塔筒体、下层旋流板和进行改造,扩大脱硫塔筒体直径、增加下层旋流板和上层旋流板叶片数量、减小旋流板叶片角度。
[0005]所述脱硫塔筒体从原来直径C 900mm增大为C 1000mm。
[0006]所述下层旋流板和上层旋流板叶片数量均从原来的20片增加为24片。
[0007]所述下层旋流板和上层旋流板叶片角度均从原来的45度改为30度。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塔筒体大小和旋流板角度从而调整塔内压降,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并延长脱硫剂与烟气混合接触时间,增强反应效果,从而提高脱硫效率;该结构脱硫塔因内部结构采用旋流板,具有负荷高、压降低、不易堵等优点,该脱硫塔经优化改造后,经I年跟踪使用,脱硫效率从原85%提高至95%以上,脱硫塔清理时间从原来的一个月延长至3个月,改造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A-A向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之旋流板结构俯视不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之旋流板展开图。[0012]附图标记:烟气进口 1、下层旋流板2、上层旋流板3、脱硫塔筒体4、脱硫液进口 5、烟气分布器6、脱水板7、上清洗管8、烟气出口 9、下清洗管10、人孔11和塔架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烟气进口 1、下层旋流板2、上层旋流板3、脱硫塔筒体4、脱硫液进口 5、烟气分布器6、脱水板7、上清洗管8、烟气出口 9、下清洗管10、人孔11和塔架12,所述脱硫塔筒体4从原来直径0 900_增大为0IOOOmm ;所述下层旋流板2和上层旋流板3叶片数量均从原来的20片增加为24片,旋流板叶片角度均从原来的45度改为30度,旋流板与筒体采用焊接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烟气进口、下层旋流板、上层旋流板、脱硫塔筒体、脱硫液进口、烟气分布器、脱水板、上清洗管、烟气出口、下清洗管、人孔和塔架,旋流板与筒体采用焊接连接,其特征是:对所述脱硫塔筒体、下层旋流板和进行改造,扩大脱硫塔筒体直径、增加下层旋流板和上层旋流板叶片数量、减小旋流板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脱硫塔筒体从原来直径0 900mm增大为C 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层旋流板和上层旋流板叶片数量均从原来的20片增加为24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玻璃窑炉尾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层旋流板和上层旋流板叶片角度均从原来的45度改为30度。
【文档编号】B01D53/50GK203750400SQ201420105514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曾志恩, 檀东宇 申请人:福建正盛无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