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9219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涉及射流泵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



背景技术:

射流器是泵的一种,主要是利用工作流体来传递能量的流体输送机械。目前,射流器一般都应用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我国现阶段的射流器多为漏斗射流器,即以文丘里管原理制作的射流器管汇加装漏斗的组合形式。工作时打开漏斗蝶阀,流体流过射流器时,由于文丘里管原理,漏斗底部形成负压,此时向漏斗内添加液体、粉末等目标物质,目标物质被吸入射流器并与射流器内部流体混合。

原有漏斗型射流器有多个缺点。缺点1:目标物质添加时,漏斗从根部到顶部距离太大,一般为500mm,漏斗顶部负压小,吸力小,必须手动将干粉推扫至漏斗底部,否则干粉散落在漏斗壁上,既容易造成干粉添加不足,也形成干粉浪费。缺点2:漏斗底部通径较大,一般为150mm,导致负压小,吸力低,目标物质进入射流器内部速度低,导致混合不均匀,容易形成水包粉等现象。缺点3: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缺点4:干粉添加时,手动搬运干粉至漏斗附近,且手动添加,费时费力,不便于操作人员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可快速抽吸目标物质,抽吸效果好,效率高、混合均匀,有效解决水包粉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包括喷射主体、第一快速接头、球阀、第二快速接头、胶管、薄壁钢管、扩散部和喷嘴,喷射主体与扩散部固定连接,扩散部与第一快速接头固定连接,第一快速接头与球阀通过直通接头连接,球阀与第二快速接头通过90度弯头连接,胶管一端与第二快速接头固定连接,一端与薄壁钢管连接,喷射主体与喷嘴固定连接,喷嘴由喷口端和固定端组成,喷口端的内径大小相同,固定端的内径从内到外逐渐增大。

作为优化,所述的喷射主体与喷嘴为NPT螺纹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的喷嘴为不同口径大小的喷嘴。

作为优化,所述的喷嘴的流量为2.5m³/min-8m³/min。

作为优化,所述的胶管的长度为0.5m-4m。

作为优化,所述的胶管的长度为0.5m-2m。

作为优化,所述的薄壁钢管的吸入压力为0.1bar -0.5bar。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解决了原有射流器吸力不足、干粉浪费、混合不均匀、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施工效率低等缺点。可将目标物快速吸入,占用空间为常规射流器1/2,操作灵活,有效的抽吸目标物质,抽吸效果好,效率高,混合更加均匀,有效解决水包粉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图2为新型吸管射流器在供液橇中的应用结构图。

其中,1喷射主体、2第一快速接头、3球阀、4第二快速接头、5胶管、6薄壁钢管、7扩散部、8喷嘴、81喷口端、82固定端、9流量计、10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包括喷射主体1、第一快速接头2、球阀3、第二快速接头4、胶管5、薄壁钢管6、扩散部7和喷嘴8,喷射主体1与扩散部7固定连接,扩散部7与第一快速接头2固定连接,第一快速接头2与球阀3通过直通接头连接,球阀3与第二快速接头4通过90度弯头连接,胶管5一端与第二快速接头4固定连接,一端与薄壁钢管6连接,喷射主体1与喷嘴8固定连接,喷嘴8由喷口端81和固定端82组成,喷口端81的内径大小相同,固定端82的内径从内到外逐渐增大。

喷射主体1与喷嘴8为NPT螺纹连接,喷嘴8可以是不同口径大小的喷嘴,喷嘴8的流量为2.5m³/min-8m³/min。胶管5的长度为0.5m-4m,优化的胶管5的长度为0.5m-2m,薄壁钢管的吸入压力范围0.1bar -0.5bar。

工作原理:

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摒弃原先的漏斗结构,在根据文丘里管原理制作的扩散部上加装喷射主体、第一快速接头、第二快速接头、球阀、胶管及薄壁钢管。工作时,直接将薄壁钢管管口放在液体、气体、粉末等目标物质附近,第一快速接头与扩散部连接处形成负压,胶管及薄壁钢管管径小,管口负压高,可将目标物质快速吸入,可以有效的抽吸目标物质,抽吸效果好,效率高。

球阀可调节管径的大小,从而使管径负压不同,对目标物的吸入速度不同。第二快速接头的存在使胶管模块化,不同长度的胶管一端安装快速接头,一端连接薄壁钢管,可以根据目标物的不同调节胶管的长度,从而达到不同物质的最好吸收效果。胶管的长度在0.5m-4m管内负压较高,其中当胶管的工作长度为0.5m-2m负压最高,对目标物质的吸入效果最好,同时快速接头可实现胶管的快速拆装,方便灵活。施工人员可以随时根据物料吸入情况调节薄壁钢管管口位置,操作方式灵活,便于工作人员施工。薄壁钢管的吸入压力范围0.1bar -0.5bar,由于管口负压高,目标物质在管内的移动速度快,可以与扩散部内部流体形成更有力的冲击,两者混合更加均匀,有效解决水包粉等现象。

喷嘴固定端固定在喷射主体上,喷口端采用不同管径的喷嘴,可以适应不同流量的工况,喷嘴的流量在2.5m³/min-8m³/min,喷口端的内径大小相同,固定端的内径从内到外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喷嘴相较于固定端和喷口端的内径均从内到外逐渐增大的喷嘴,出口平滑,流出液体为成股水流而不是散射水流,大大减少流体能量损失,保证射流器形成负压最大化;相较于固定端和喷口端的内径大小均相同的喷嘴,保证了通径变化的平缓性,减少通径变化导致的流体能量损失,保证了喷嘴喷入扩散部的流体更冲击力,从而使薄壁钢管吸入的目标物质与扩散部内部的流体混合更加均匀,有效解决水包粉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射流器使用快速接头实现模块化连接及管径细小的胶管和薄壁钢管,相较于市场上带漏斗常规射流器,占用空间小,约为带漏斗的常规射流器所占空间的1/2,节约空间,操作灵活方便。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吸管射流器在供液橇中的应用,在常规供液时,不打开球阀3,流体经过流量计9、喷射主体1、喷嘴8、扩散部7、排出口10排出供液橇,达到常规的供液功能。当需要实现配液功能时,打开球阀3,由于文丘里管原理,第一快速接头2与扩散部7连接处形成负压,通过薄壁钢管6,将远处的液体添加剂、干粉添加剂等目标物质吸入,流体经过流量计9、喷射主体1、喷嘴8、扩散部7与通过薄壁钢管6吸入扩散部7的目标物质充分、均匀的混合,混合液从排出口10排出,从而实现自动配液功能。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