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207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血清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



背景技术: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在超滤过程中,水溶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溶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浓缩液。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

随着超滤技术的不断成熟,逐渐应用到了生产试验的各个方面。例如,用于对牛血清进行超滤以得到分离之后的牛血清用作培养细胞的培养液。但是,发明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现有的超滤系统在对牛血清进行超滤过程中会严重破坏牛血清中所存在的对细胞培养具有重要价值的营养成分。发明人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由于对牛血清进行一次超滤并不能达到工艺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中会对牛血清进行反复循环的进行超滤,而且这种循环表现为:例如,需要对一升的牛血清进行超滤浓缩,现有技术中将牛血清置于样品罐中,并且在超滤过程中会实时地将已经超滤器的牛血清回流至样品罐中,而这时样品罐中还存有未曾经过超滤器的牛血清,从而导致处理程度不同的牛血清混合,并且使已经过超滤器的牛血清与未经过超滤器的牛血清一起再次被超滤,如此往复循环,当浓缩程度达到工艺要求时,实际上对部分牛血清进行了过度超滤,从而导致了营养成分的破坏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为超滤装置对牛血清过超滤而导致养分流失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包括:

样品罐、滤器和用于将所述样品罐中的牛血清样品泵入所述滤器中的进样泵,所述滤器包括滤出液出口和浓缩样品回流出口;

与所述浓缩样品回流出口连通的回流缓存罐;和

设置于所述回流缓存罐与所述样品罐之间通路上的回流控制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缓存罐的容积小于所述样品罐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通过超滤系统中设置的回流缓存罐能够将已经过滤器的浓缩样品牛血清缓存起来,并且在样品罐中的所有的牛血清样品全部完成超滤之后再将回流缓存罐中的已经被超滤过的浓缩样品牛血清导入样品罐中以进行再一次的超滤(不会存在不同超滤程度的牛血清的混合,从而避免了对部分牛血清的过度超滤),如此反复直到得到符合超滤分离工艺要求的牛血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缓存罐位于所述样品罐的上方,所述回流控制装置包括回流控制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缓存罐与所述样品罐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回流控制装置包括回流控制阀和回流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样品罐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进样泵至所述滤器之间的通路上顺序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和第一压力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滤器至所述回流缓存罐之间的通路上顺序设置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调节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滤器至所述滤液收集器之间的通路上顺序设置有第三压力表和第三调节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滤器的滤出液出口连通的滤出液收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样品罐至所述进样泵之间通路上的三通接头;

设置在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至所述进样泵之间通路上的进样阀;和

设置在与所述分流转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的通路上的滤过样品输出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包括:

样品罐1、滤器2和用于将所述样品罐中的牛血清样品泵入所述滤器中的进样泵3,所述滤器2包括滤出液出口和浓缩样品回流出口,与所述浓缩样品回流出口连通的回流缓存罐4和设置于所述回流缓存罐4与所述样品罐 1之间通路上的回流控制装置5,与所述滤器的滤出液出口连通的滤出液收集器。

采用本实施例的超滤系统对牛血清样品进行超滤时,牛血清样品在进样泵3的动力下从样品罐1中流至滤器2中,牛血清样品在滤器2中一部分滤出液经由滤出液出口流出,一部分回流至回流缓存罐4中。当样品罐1中的所有的牛血清样品基本都被样品泵3泵入滤器2中完成一个循环的超滤之后,在回流控制装置5的作用下,回流缓存罐4中被超滤过的浓缩样品牛血清全部回流至样品泵1中以再次对牛血清样品进行下一个循环的超滤。如此循环重复,直至得到符合超滤分离工艺标准的牛血清。

在所述进样泵3至所述滤器2之间的通路上顺序设置有第一调节阀61和第一压力表71。第一压力表71设在进口阀61之后、靠近滤器2进口端处,用以切实反映滤器2的进口压力,滤器2的进口压力是计算TMP (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跨膜压差)、控制超滤运行的关键参数。第一调节阀61在超滤工艺运行中多是敞开状态,但在特殊条件时可调控流量和关闭(例如,更换进样泵3)。进口压力一般不超过60psi、不低于15psi。

在所述滤器2至所述回流缓存罐4之间的通路上顺序设置有第二压力表 72和第二调节阀62。第二压力表72设置在调第二节阀62之前(靠近滤器 2之处)以正确反映超滤时的回流压力(用于计算TMP、控制超滤时的回流量和过滤流量)。在本系统运行时,第二调节阀62将处于不间断的调节之中,并且每次样品循环时都可能不同。回流压力(由第二压力表72测得)的确定由工艺优化时确定,与进口压力(第一压力表71测得)和出口压力(第三压力表73测得)相关。回流压力一般低于进口压(第一压力表71测得)、高于出口压(第三压力表73测得),在特殊条件下、回流压(第二压力表72 测得)可能等同进口压(第一压力表71测得)。

在所述滤器2至所述滤液收集器之间的通路上顺序设置有第三压力表73 和第三调节阀63。过滤端压力表(第三压力表73)设在滤器2与第三调节阀 63之间,用以反映过滤时的出口压力。出口调节阀(第三调节阀63)在正常过滤时一般处于常开状态,但在特殊运行时可能会被关小以增加出口压力(由第三压力表73测得)。

由于样品罐1中的样品只有一部分通过滤器2回流至了回流缓存罐中,所以回流至回流缓存罐中的被超滤过的样品的体积必然小于原始存在与样品罐中的样品的体积,所以回流缓存罐4的体积多小于样品罐体积的容器,这样既能够保证生产需求,实现回流缓存罐4的充分利用,降低采用过大容器所带来的购置成本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中,通过超滤系统中设置的回流缓存罐4能够将已经被浓缩的牛血清缓存起来,并且在样品罐中的所有的牛血清样品全部完成超滤之后再将回流缓存罐4中的已经被超滤过的浓缩样品牛血清导入样品罐中以进行再一次的超滤,如此反复直到完成整个超滤工艺,而不会存在不同超滤程度的牛血清的混合,从而避免了对部分牛血清的过度超滤,减轻了对牛血清营养成分的破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牛血清样品从回流缓存罐4回流至样品罐1的方式可以是依赖于回流缓存罐4和样品罐1之间的高度差自动实现的,也可以是借助外力实现的。

具体地,回流缓存罐4安装在高于样品罐1的上方,并且回流缓存罐4 的最低点高于样品罐1的最高点,以保证回流缓存罐4中的所有的样本能够全部回流至样品罐1中。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回流控制装置5包括回流控制阀,该回流阀用于当超滤系统处于超滤工作状态下时关闭,以防止回流缓存罐4中的样品回流至样品罐1中导致不同超滤程度的样品混合;当样品罐 1中的所有的样品都流至滤器2中完成超滤之后,打开以使得回流换粗罐4 中的样品回流至样品罐1。或者

回流缓存罐4与样品罐1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回流控制装置5包括回流控制阀51和回流泵52。其中,回流泵52用于当超滤系统完成对样品罐1 中的所有样品的超滤之后打开,同时打开回流控制阀,以将回流缓存罐4中的样品全部泵入样品罐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样品罐1中的所有样品确已全部被泵入滤器 2中并完成了超滤,发明人在样品罐1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该液位检测装置可以为一个液位传感器,其与超滤系统中的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用于当检测不到液位时(即,样品罐中不再有样品时)与控制中心通信以启动样品从回流缓存罐4回流至样品罐1中的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制备细胞培养用牛血清的超滤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样品罐至所述进样泵之间通路上的三通接头;设置在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至所述进样泵之间通路上的进样阀81;和设置在与所述分流转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的通路上的滤过样品输出阀82。此外,在样品罐至三通接头的入口之间还设置有一控制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