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砻谷机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864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砻谷机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的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砻谷机的漏料装置。



背景技术:

稻谷清理后脱去颖壳的工序称为脱壳,俗称砻谷,用于脱壳的机器即砻谷机是碾米过程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砻谷机内设置有一对橡胶辊筒,它们各按不同的速度相对转动,谷粒需要通过流板引导进入两个胶辊的轧距内,由于轧距小于谷粒的厚度,谷粒便受到胶辊的挤压和撕搓的联合作用而使颖壳破裂剥离。

而传统的砻谷机,没有设置调节机构,因此进料量无法得到控制,进料过多会影响砻谷机的脱粒效果,造成米粒爆腰,同时也会影响砻谷机的使用寿命,进料过少会影响砻谷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调节砻谷机的进料速度,进料速度均匀,使砻谷机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进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砻谷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机体与进料斗之间连接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内靠近进料斗一侧固定设置有漏料盘,漏料盘中心设置有安装孔,漏料盘上开设有漏料口,漏料口为半环形,所述漏料口位于所述漏料盘的一半,所述漏料盘上方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开设有与漏料口形状相同的调节口,调节板靠近漏料板一侧的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穿过安装孔,且穿过一端连接有转动机构,漏料盘与调节板之间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转动机构上连接有流量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砻谷机工作时,稻谷从进料通道进入机体,流量控制装置对进料通道内下料的流量进行检测,并控制转动机构工作,转动机构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杆相连接的调节板转动,来改变漏料口与调节口重叠位置的大小,从而调节进料斗的进料速度,使进料速度得到控制,其优点为进料均匀,反应迅速,控制方便,能有效提高砻谷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固定设置在进料通道内壁上,电磁流量计上连接有PLC控制器,电磁流量计与转动机构通过PLC控制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砻谷机在工作时,稻谷通过进料通道,电磁流量计对进料通道内的下料的流量进行检测,然后通过PLC控制器对转动机构进行控制调节,从而调节口与漏料口重叠位置的大小,这样就使砻谷机的进料速度得到了控制,其优点为自动化程度高,调节迅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动机构包括蜗轮和蜗杆,蜗轮固定设置在传动杆的下方,蜗杆水平设置于进料通道内,蜗轮和蜗杆之间相互啮合,蜗杆与进料通道之间连接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砻谷机工作时,电机转动,电机的转动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杆连接的调节板转动,其优点为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轮固定设置在传动杆下方,齿条水平设置在进料通道内,齿轮与齿条之间相互咬合,齿条与进料通道之间水平连接有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砻谷机工作时,气缸伸缩带动齿条水平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与齿条相互咬合的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的调节板转动,这样就完成了漏料板与调节板之间开口大小的调节过程,其优点为结构简单,调节迅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体上设置有对所述电磁流量计进行调节的手动控制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加大进料斗的进料量或者减少进料斗的进料量时,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开关来控制调节口与漏料口的重叠大小,从而改变砻谷机的进料速度,其优点为操作方便,调节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砻谷机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漏料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优选方式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调节板;2、漏料口;3、安装孔;4、蜗轮;5、进料通道;6、进料斗;7、调节口;8、漏料板;9、传动杆;10、电机;11、PLC控制器;12、电磁流量计;13、手动控制开关;14、机体;15、蜗杆;16、齿条;17、气缸;18、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砻谷机的进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一种砻谷机的进料装置,包括机体14,机体14上方设置有进料斗6,机体14与进料斗6之间连接有进料通道5,进料通道5内靠近进料斗6一侧固定设置有漏料盘,漏料盘中心设置有安装孔3,漏料盘上开设有漏料口2,漏料口2为半环形,漏料口2位于漏料盘的一半,漏料盘上方设置有调节板1,调节板1上开设有与漏料口2形状相同的调节口7,调节板1靠近漏料板8一侧的中心位置竖直设置有传动杆9,传动杆9穿过所述安装孔3,且穿过一端连接有转动机构,漏料盘与调节板1之间通过传动杆9转动连接,转动机构上连接有流量控制装置。

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流量计12,电磁流量计12固定设置在进料通道5内壁上,电磁流量计12上连接有PLC控制器11,电磁流量计12与转动机构通过PLC控制器11连接,转动机构包括蜗轮4和蜗杆15,蜗轮4固定设置在传动杆9的下方,蜗杆15水平设置于进料通道5内,蜗轮4和蜗杆15之间相互啮合,蜗杆15与进料通道5之间连接有电机10,机体14上设置有对所述电磁流量计12进行调节的手动控制开关13。

当砻谷机工作时,稻谷通过进料斗6进入到进料通道5,电磁流量计12对进料通道5内的下料的流量进行检测,然后通过PLC控制器11控制电机10转动,电机10带动蜗杆15转动,由于蜗杆15与蜗轮4相互咬合,蜗杆15带动蜗轮4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9转动,传动杆9转动带动调节板1转动,从而调节口7与漏料口2重叠位置的大小,这样就使砻谷机的进料速度得到了控制,当需要增大进料量或者减小进料量时,这时手动调节手动控制开关13,手动控制开关13控制电机10转动,电机10带动传动杆9转动,来改变漏料口2和就调节口7重叠位置的大小,从而加大或减小进料量,其优点是进料均匀,操作方便,反应迅速,自动化程度高。

为了解决传动杆9转动的问题,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转动机构包括齿轮18和齿条16,齿条16与进料通道5内壁之间连接有气缸17,齿轮18水平固定设置在传动杆9上,齿轮18和齿条16相咬合,其优点为结构简单。

当砻谷机工作时,气缸17伸缩带动齿条16水平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与齿条16相互咬合的齿轮18转动,齿轮18转动带动传动杆9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杆9固定连接的调节板1转动,这样就完成了漏料板8与调节板1之间开口的调节过程,其优点为结构简单,调节迅速。

进一步的机体14上设置有对所述电磁流量计12进行调节的手动控制开关13。

当砻谷机工作时,气缸17伸缩带动齿条16水平方向来回移动,从而带动与齿条16相互咬合的齿轮18转动,齿轮18转动带动传动杆9转动,从而带动与传动杆9固定连接的调节板1转动,这样就完成了漏料板8与调节板1之间开口的调节过程,其优点为结构简单,调节迅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