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4340发布日期:2018-06-05 19:2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剂钢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大多数是颗粒状的。为了催化剂的保存、运输、传送和使用的要求,催化剂通常与某种液体混合在一起。

催化剂在使用前,为了催化剂的输送均匀,都要将催化剂进行掺合、搅拌,以达到催化剂定量供给的要求,这类催化剂存储一般都使用钢瓶装载运输。在钢瓶内的催化剂属于悬浊液状态,在静止、长期存放状态下,催化剂与液体将产生分层状态。

所以在使用这种催化剂前,必须对钢瓶内的催化剂进行充分的混合。

现有的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搅拌方法是将钢瓶在钢瓶的轴线方向或者轴线的垂直线方向上旋转掺合。然而,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在钢瓶的轴线方向上旋转掺合的优点是催化剂在钢瓶内受到的冲击小,催化剂颗粒不容易破碎;而缺点是不利于固、液的充分混合。在钢瓶的轴线的垂直线方向上旋转掺合的优点是混合均匀,然而,这种混合方式使得催化剂在钢瓶内受到的冲击较大,容易破碎且搅拌设备尺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前述缺陷,提供一种新的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在防止混合的催化剂发生破损的前提下保证悬浮液状态的催化剂混合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支架,该支架包括底面和表面设置有台柱的台面,以及连接所述台面和底面的支撑件,所述台面和所述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台面包括区域A和区域B,且所述区域A设置为水平方向,所述区域B设置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呈斜向上的角度,且夹角为大于1°;

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台面上,包含轴芯、传动辊、轴承和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与所述轴芯连接,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链接,使得由所述减速机的运转带动所述轴芯绕轴运动,所述轴承和所述传动辊均嵌套在所述轴芯的外部且所述轴承固定在所述支架的台柱上,所述传动辊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能够与催化剂钢瓶的外表面连接以通过所述轴芯的运转带动所述催化剂钢瓶绕轴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催化剂钢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必要结构,本实用新型仅是提供一种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实现均匀地混合钢瓶中的悬浮液状态的催化剂。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在不必与催化剂钢瓶一起的状态下被销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适应各种尺寸的催化剂钢瓶。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所述台面和底面的支撑件优选设置为高度可调节的,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台面分为水平的区域A部分和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区域B部分,因此,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2个,其中至少1个为连接底面和台面的区域A部分的支撑件,且至少另一个为连接底面和台面的区域B部分的支撑件。当连接底面和台面的区域B部分的支撑件设置为高度可调节的时,能够实现对区域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角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之间可以通过例如链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是匹配的,所述减速机的运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转动从而实现轴芯的转动,由此带动位于轴芯上方的催化剂钢瓶的转动以实现混合。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述的绕轴运动均是指围绕与催化剂钢瓶的轴向相同的方向运动。

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与所述催化剂钢瓶之间还设置有轴向挡辊以防止所述催化剂钢瓶轴向窜动。

更加优选地,所述区域B设置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呈斜向上的角度,且夹角为5~10°。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当控制前述的夹角为5~10°时,能够在保证催化剂无破碎的情况下实现催化剂混合状态最佳。

优选地,所述轴芯为沿着所述催化剂钢瓶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根。

根据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轴芯为沿着所述催化剂钢瓶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根。优选情况下,平行设置的两根轴芯之间的距离使得两根轴芯与催化剂钢瓶的轴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的度数为90~150°,例如为90°、100°、110°、120°、130°、140°、150°。

根据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当所述轴芯为沿着所述催化剂钢瓶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根时,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仅与一根轴芯直接连接,也即,一根轴芯由第二传动链轮带动而运转,而另一根轴芯为被动运转方式。由于催化剂钢瓶放置在平行设置的两根轴芯上,当一根轴芯由第二传动链轮带动而运转时(主动),放置在其上的催化剂钢瓶也被带动而绕催化剂钢瓶的轴以进行绕轴运动,从而带动另一根轴芯的运转(从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台面上,对所述台柱的设置个数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台柱的作用确定台柱的具体数量,例如,如本文所述,所述台柱能够使得嵌套在轴芯上的轴承固定在其上,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设置的轴承的数量来确定需要的台柱的量。优选情况下,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上均设置有至少2个台柱。在前述优选的情况下,当所述轴芯为两根时,优选所述区域A上设置有2个台柱,且这2个台柱中的1个分别对应设置在一根轴芯下方。以及优选地,所述区域B上设置有4个台柱,这4个台柱的设置使得每根轴芯的下方在区域B中具有2个台柱。对应地,各个台柱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嵌套在所述轴芯上的轴承。优选情况下也可以在同一个台柱上设置两个以上的轴承。

优选地,所述轴芯包含第一轴芯、第二轴芯和连接所述第一轴芯和所述第二轴芯的万向连轴器。

优选情况下,所述万向连轴器包含第一轴节和第二轴节,所述第一轴节连接所述第一轴芯,以及所述第二轴节连接所述第二轴芯。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节的设置位置使得所述第二轴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的连接线上,或者所述第二轴节的设置位置使得所述第二轴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区域B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芯与所述台面的区域A所在的平面平行,以及所述第二轴芯与所述台面的区域B所在的平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钢瓶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轴芯的上方,从而使得所述催化剂钢瓶的轴向能够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的夹角,有利于混合均匀以及防止催化剂在混合中引起的破损。

优选地,所述传动辊的外表面为橡胶层,该橡胶层有利于增加传动辊与催化剂钢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通过传动辊带动催化剂钢瓶的绕轴运动。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辊与所述轴承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所述传动辊可以在轴承的任意一侧。优选地,各根轴芯上的传动辊的个数为2个以上。

以下提供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的工作情况:设置在支架的底面和台面之间的减速机通过与其连接的第一传动链轮转动,第一传动链轮的转动带动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链接的第二传动链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二传动链轮连接的轴芯的绕轴运动。所述台面包括水平方向的区域A和相对于水平方向呈斜向上的角度的区域B,并且,在台面上设置有优选的两根平行设置的轴芯,两根轴芯均分别穿过区域A和区域B,也即,两根轴芯均有一部分位于区域A的上方,且有另一部分位于区域B的上方。并且,两根轴芯相同,且包括第一轴芯和第二轴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轴芯和第二轴芯的万向连轴器。第二轴芯位于区域B的上方,且催化剂钢瓶的主体部分位于第二轴芯上,该设置能够明显有利于催化剂钢瓶的平稳放置,且使得催化剂钢瓶的轴向与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而有利于催化剂的混合均匀以及防止破损。为了有利于催化剂钢瓶的放置,所述台面上还设置有台柱,台柱上固定嵌套在轴芯上的轴承,并且,轴芯上还嵌套有传动辊,传动辊与所述催化剂钢瓶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并通过摩擦力而带动催化剂钢瓶的绕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能够防止催化剂的破损且保证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催化剂钢瓶

2、支架

21、台面 22、底面

23、支撑件 24、减速机

25、第一传动链轮 26、台柱

3、连接结构

31、轴芯

311、第一轴芯 312、第二轴芯

313、万向连轴器

32、传动辊

33、轴承

34、第二传动链轮

35、轴向挡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提供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

该装置包括:

支架2,该支架包括底面22和表面设置有台柱26的台面21,以及连接所述台面21和底面22的支撑件23,所述台面21和所述底面22之间设置有减速机24,所述减速机2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链轮25,所述台面21包括区域A和区域B,且所述区域A设置为水平方向,所述区域B设置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呈斜向上的角度,且夹角为大于1°;

连接结构3,该连接结构3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台面21上,包含轴芯31、传动辊32、轴承33和第二传动链轮34,所述第二传动链轮34与所述轴芯31连接,同时与所述第一传动链轮25链接,使得由所述减速机24的运转带动所述轴芯31绕轴运动,所述轴承33和所述传动辊32均嵌套在所述轴芯31的外部且所述轴承33固定在所述支架1的台柱26上,所述传动辊32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能够与催化剂钢瓶1的外表面连接以通过所述轴芯31的运转带动所述催化剂钢瓶1绕轴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所述台面21和底面22的支撑件23优选设置为高度可调节的,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台面21分为水平的区域A部分和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区域B部分,因此,优选所述支撑件23包括至少2个,其中至少1个为连接底面22和台面21的区域A部分的支撑件23,且至少另一个为连接底面22和台面21的区域B部分的支撑件23。当连接底面22和台面21的区域B部分的支撑件23设置为高度可调节的时,能够实现对区域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角度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传动链轮25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34之间可以通过例如链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传动链轮25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34是匹配的,所述减速机24的运转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轮25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轮34的转动从而实现轴芯31的转动,由此带动位于轴芯31上方的催化剂钢瓶1的转动以实现混合。

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二传动链轮34与所述催化剂钢瓶1之间还设置有轴向挡辊35以防止所述催化剂钢瓶1轴向窜动。

更加优选地,所述区域B设置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呈斜向上的角度,且夹角为5~10°。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当控制前述的夹角为5~10°时,能够在保证催化剂无破碎的情况下实现催化剂混合状态最佳。

优选地,所述轴芯31为沿着所述催化剂钢瓶1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根。

根据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轴芯31为沿着所述催化剂钢瓶1的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两根。优选情况下,平行设置的两根轴芯31之间的距离使得两根轴芯31与催化剂钢瓶1的轴的连线形成的圆心角的度数为90~150°,例如为90°、100°、110°、120°、130°、140°、150°。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台面21上,对所述台柱26的设置个数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台柱26的作用确定台柱26的具体数量,例如,如本文所述,所述台柱26能够使得嵌套在轴芯31上的轴承33固定在其上,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需要设置的轴承33的数量来确定需要的台柱26的量。优选情况下,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上均设置有至少2个台柱26。在前述优选的情况下,当所述轴芯31为两根时,优选所述区域A上设置有2个台柱26,且这2个台柱26中的1个分别对应设置在一根轴芯31下方。以及优选地,所述区域B上设置有4个台柱26,这4个台柱26的设置使得每根轴芯31的下方在区域B中具有2个台柱26。对应地,各个台柱26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嵌套在所述轴芯31上的轴承33。各个所述台柱26上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轴承33。

优选地,所述轴芯31包含第一轴芯311、第二轴芯312和连接所述第一轴芯311和所述第二轴芯312的万向连轴器313。

优选情况下,所述万向连轴器313包含第一轴节和第二轴节,所述第一轴节连接所述第一轴芯311,以及所述第二轴节连接所述第二轴芯312。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节的设置位置使得所述第二轴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区域A和所述区域B的连接线上,或者所述第二轴节的设置位置使得所述第二轴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区域B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芯311与所述台面21的区域A所在的平面平行,以及所述第二轴芯312与所述台面21的区域B所在的平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钢瓶1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轴芯312的上方,从而使得所述催化剂钢瓶1的轴向能够与水平面之间呈一定的夹角,有利于混合均匀以及防止催化剂在混合中引起的破损。

优选地,所述传动辊32的外表面为橡胶层,该橡胶层有利于增加传动辊32与催化剂钢瓶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通过传动辊32带动催化剂钢瓶1的绕轴运动。对设置的所述传动辊32与所述轴承33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所述传动辊32可以在轴承33的任意一侧。优选地,各根轴芯31上的传动辊32的个数为2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述搅拌钢瓶装悬浮液状态催化剂的装置能够在保证催化剂颗粒不破碎的前提下使得催化剂混合均匀。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