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720发布日期:2018-06-08 18:1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现有技术中的水龙头上通常会安装净化器,直接将水净化后进行饮用,但是现有的过滤器,通常仅仅采用碳纤维滤芯对水进行过滤,虽然有过滤效果,但无法达到直接饮用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滤器,过滤效果,过滤后可直接饮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壳体底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连接于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之间的呈筒状的碳纤维滤芯、设置于所述碳纤维滤芯内的超滤膜,所述壳体底座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下端盖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碳纤维滤芯分别与所述上端盖以及所述下端盖相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将所述超滤膜压紧于所述下端盖上的筋条。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碳纤维滤芯分别通过热熔胶与所述上端盖以及所述下端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超滤膜与所述下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壳体与所述壳体底座之间螺纹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四O型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碳纤维滤芯呈圆筒状 。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壳体呈U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现有滤芯进行改造,采用碳纤维滤芯与超滤膜的组合,水流方向由碳纤维滤芯外围往里渗透,再从超滤膜顶部流入,穿过超滤膜膜丝微孔,最后由超滤膜底部的出水口流出,经过双重过滤后,可以直接饮用,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其中:1、壳体;2、壳体底座;3、上端盖;4、下端盖;5、碳纤维滤芯;6、进水口;7、超滤膜;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过滤器,包括壳体1、与所述壳体1相连接的壳体底座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3、下端盖4、连接于所述上端盖3与所述下端盖4之间的呈筒状的碳纤维滤芯5、设置于所述碳纤维滤芯5内的超滤膜7,所述壳体底座2上开设有进水口6,进水口6与市政自来水连接,所述下端盖4上开设有出水口8,所述碳纤维滤芯5分别与所述上端盖3以及所述下端盖4相固定连接,所述上端盖3上设置有将所述超滤膜7压紧于所述下端盖4上的筋条,此外壳体1内侧同样设置有将滤芯组件压紧于壳体底座2上的筋条。

碳纤维滤芯5主要是不仅具有炭材料固有的本质特性,还具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吸附材料,碳纤维滤芯5超过80%的碳原子位于内外表面,构筑成独特的吸附结构,被称为表面性固体,碳纤维滤芯5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净化、除色、除味、除有机物、空气净化装置、臭氧过滤器、核污染空气净化装置、汽油捕集器等行业领域。

超滤膜7,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1微米以下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超滤膜7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

安装过程:首先将碳纤维滤芯5的上部与上端盖3通过热熔胶固定,而后将超滤膜7安装于碳纤维滤芯5内,而后将下端盖4与碳纤维滤芯5通过热熔胶固定,且同时在超滤膜7于下端盖4之间设置密封圈,而后将滤芯组件安装于壳体1内,将壳体底座2与壳体1连接即完成,壳体1与壳体底座2可以设置为拆卸连接,从而便于更换滤芯。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碳纤维滤芯5分别通过热熔胶与所述上端盖3以及所述下端盖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超滤膜7与所述下端盖4之间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进水口6处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出水口8处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壳体1与所述壳体底座2之间螺纹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四O型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碳纤维滤芯5呈圆筒状 。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壳体1呈U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