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板支撑架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86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导流板的支撑架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导流板喷漆都需要利用支撑架具将导流板支撑起来后,再对其进行喷漆操作,然而现有的支撑架具单次只能支撑一套导流板,也只能对一套导流板进行喷漆,影响整体加工的时长,并且该支撑架具往往在旋转时不够稳定,影响喷漆质量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喷漆加工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导流板支撑架具结构,所述导流板支撑架具包括底座、支撑梁、仿形梁,所述支撑梁、仿形梁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梁、仿形梁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梁用以支撑产品,所述仿形梁根据产品结构设计,用以防止产品变形,所述支撑梁、仿形梁均设置两根,所述支撑架具同时支撑两套导流板,该支撑架具结构简单、稳定,并且大幅提升了喷漆效率,缩短加工耗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流板支撑架具结构,所述导流板支撑架具包括底座、支撑梁、仿形梁,所述支撑梁、仿形梁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梁、仿形梁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梁用以支撑产品,所述仿形梁根据产品结构设计,用以防止产品变形,所述支撑梁、仿形梁均设置两根,所述支撑架具同时支撑两套导流板。

所述支撑架具还包括方向支撑筋,所述方向支撑筋与所述仿形梁平行设置,用以保证产品方向不变。

所述支撑架具还设置支撑梁加强筋,所述支撑梁加强筋与所述支撑梁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梁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与所述连两支撑梁对应。

所述支撑架具还设置整体支撑筋,所述整体支撑筋与所述底座连接,用以支撑所述支撑架具整体框架结构,所述整体支撑筋的数量为四根,且每两根与所述底座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处且所述支撑梁与所述三角形平面垂直。

所述支撑架具还设置仿形加强筋,所述仿形加强筋与所述仿形梁垂直设置,用以加强所述仿形梁,所述仿形加强筋为多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支撑架具结构,能够同时进行两组导流板的喷漆,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结构简单、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支撑架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板支撑架具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支撑架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导流板支撑架具包括底座1、支撑梁2、仿形梁3,所述支撑梁2、仿形梁3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支撑梁2、仿形梁3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梁2用以支撑产品,所述仿形梁3根据产品结构设计,用以防止产品变形,所述支撑梁2、仿形梁3均设置两根,所述支撑架具同时支撑两套导流板,其中一套导流板平行放置于所述支撑架具上,另一套竖直放置于所述支撑架具上。

所述支撑架具还包括方向支撑筋4,所述方向支撑筋4与所述仿形梁3平行设置,用以保证产品方向不变。

所述支撑架具还设置支撑梁加强筋5,所述支撑梁加强筋5与所述支撑梁2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梁加强筋5的数量为两根,分别与所述两根支撑梁2对应。

所述支撑架具还设置整体支撑筋6,所述整体支撑筋6与所述底座1连接,用以支撑所述支撑架具整体框架结构,所述整体支撑筋6的数量为四根,且每两根与所述底座1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位于所述支撑梁2的两端处且所述支撑梁2与所述三角形平面垂直。

所述支撑架具还设置仿形加强筋7,所述仿形加强筋7与所述仿形梁3垂直设置,用以加强所述仿形梁3,所述仿形加强筋7为多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