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破碎机剪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963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破碎机剪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破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破碎机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生活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活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目前,整个世界都在研究如何有效的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我国生活垃圾为混合型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包含废塑料、织物、动植物遗体、废木材、废橡胶等成分,应用范围广。垃圾破碎机是处理生活垃圾的一种很有效的设备和方式,破碎机在破碎物料时,设备会出现较大振动及噪音,因此需科学的排列滚筒上的刀头,以此来降低整个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冲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设备的刀头、反向刀都很容易磨损,其安装维护方式需做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破碎机剪切装置,解决设备的刀头容易磨损、设备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破碎机剪切装置,包括旋转部件和反刀座,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刀头、刀座、滚筒、轴承压盖、主轴承、滚筒轴、滚筒端板和轴承座,所述滚筒上设有螺旋线式分布的刀座,所述刀座上设有刀头,所述滚筒端板通过过盈配合分别与滚筒和滚筒轴相连,所述主轴承的内圈热套在滚筒轴上,所述主轴承的外圈端面由轴承压盖定位并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反刀座上设有与刀头啮合连接的反向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滚筒、轴承压盖、主轴承、滚筒轴和轴承座共同配合实现刀头旋转的目的,滚筒轴传递扭矩,使滚筒上的刀头与反刀座上的反向刀配合相互剪切,在垃圾破碎机中完成垃圾的剪切过程,刀头呈螺旋线式均匀分布在滚筒上,使刀头的刃口不同时进行切削,提高切削点瞬时的切削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整个设备切削时产生的冲击,降低了振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刀座通过螺钉安装在滚筒上,所述刀头通过螺钉安装在刀座上,所述反向刀通过调节螺钉固定在反刀座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刀座、刀头和反向刀均通过螺钉固定,易于对其进行维修更换,通过调节螺钉可调节刀头与反向刀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轴承压盖两端均设有唇式密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杂质进入主轴承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反向刀上设有盖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盖板可压紧反向刀,防止反向刀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部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部件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刀头,2、刀座,3、滚筒,4、轴承压盖,5、主轴承,6、滚筒轴,7、滚筒端板,8、轴承座,9、反刀座,10、反向刀,11、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垃圾破碎机剪切装置,包括旋转部件和反刀座9,旋转部件包括刀头1、刀座2、滚筒3、轴承压盖4、主轴承5、滚筒轴6、滚筒端板7和轴承座8,滚筒3上设有螺旋线式分布的刀座2,刀座2上设有刀头1,滚筒端板7通过过盈配合分别与滚筒3和滚筒轴6相连,主轴承5的内圈热套在滚筒轴6上,主轴承5的外圈端面由轴承压盖4定位并安装在轴承座8内,反刀座9上设有与刀头1啮合连接的反向刀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筒3、轴承压盖4、主轴承5、滚筒轴6和轴承座8共同配合实现刀头1旋转的目的,滚筒轴6传递扭矩,使滚筒3上的刀头1与反刀座9上的反向刀10配合相互剪切,在垃圾破碎机中完成垃圾的剪切过程,刀头1呈螺旋线式均匀分布在滚筒3上,使刀头1的刃口不同时进行切削,提高切削点瞬时的切削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整个设备切削时产生的冲击,降低了振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刀座2通过螺钉安装在滚筒3上,刀头1通过螺钉安装在刀座2上,反向刀10通过调节螺钉固定在反刀座9上;刀座2、刀头1和反向刀10均通过螺钉螺栓固定,易于对其进行维修更换,通过调节螺钉可调节刀头1与反向刀10之间的间隙。

轴承压盖4两端均设有唇式密封;防止杂质进入主轴承5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反向刀10上设有盖板11;盖板11可压紧反向刀10,防止反向刀10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当垃圾破碎机开始工作后,滚筒轴6开始带动滚筒3旋转,滚筒3上的刀头1与反刀座9上的反向刀10配合相互剪切,在垃圾破碎机中完成垃圾的剪切过程,刀头1呈螺旋线式均匀分布在滚筒3上,使刀头1的刃口不同时进行切削,提高切削点瞬时的切削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整个设备切削时产生的冲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