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8413发布日期:2018-06-08 18:2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



背景技术:

在生产企业,造粒过程中流化床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对于产品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流化床的上盖顶部开口,流化床机体内部的床体容易被粉尘污染,需要定期清理,清理时需要人员从上盖顶部开口爬到机体内部,十分危险,而且机体内部容易有电机产生的花火或者造粒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十分不安全和不卫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进入机体内部清理的清理效果差,清理时间长,清理不到位,不能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因此,寻找合适的新型流化床是解决此问题的重点。

为此,设计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包括上盖和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床体和振动电机,所述机体底部设有隔振簧;

所述上盖固定在侧墙壁上或吊在墙壁顶部,或者用支架支持固定在地面;所述上盖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圈软连接件,所述软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机体。

进一步,所述上盖和软连接件的固定连接为由法兰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法兰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栓配套的螺母,上角铁和扁铁,所述上角铁一面焊接在所述上盖下部边缘,所述软连接件上边缘弯折形成上折边,所述上折边夹在所述上角铁的另一面和扁铁之间,所述上角铁和扁铁用螺栓和螺母固定。

优选的,所述螺栓为六角头螺栓;所述软连接件5为毡布。

优选的,所述机体和软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为可拆卸装置;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底板、旋转臂、旋转轴、固定板、下角铁,以及活节螺栓和配套的活节螺母,所述活节螺栓和底板焊接固定,所述活节螺母和旋转臂一端焊接固定;所述旋转臂另一端通过旋转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下角铁焊接固定在机体上,所述软连接件下边缘弯折形成下折边,所述下折边夹在底板和下角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方便清理,可以清理彻底机体内的床板等部件,不需要人员进入机体,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杜绝了隐患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统难清理的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连接件与上盖和机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连接件和机体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上盖;2-机体;3-隔振簧;4-振动电机;5-毡布;6-螺栓,7-上角铁,8-扁铁,9-螺母,10-活节螺栓,11-活节螺母,12-底板,13-旋转臂,14-旋转轴,15-固定板,16-下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为传统难清理的流化床,人员需要从顶部进入进行清理;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便于清理的流化床,包括上盖1和机体2,所述机体2内部设有床体和振动电机4,所述机体2底部设有隔振簧3;

所述上盖1固定在侧墙壁上或吊在墙壁顶部,或者用支架支持固定在地面;所述上盖1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圈软连接件5,所述软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机体2。

进一步,所述上盖1和软连接件5的固定连接为由法兰组件连接。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法兰组件包括螺栓6、和螺栓6配套的螺母9,上角铁7和扁铁8,所述上角铁7一面焊接在所述上盖1下部边缘,所述软连接件5上边缘弯折形成上折边,所述上折边夹在所述上角铁7的另一面和扁铁8之间,所述上角铁7和扁铁8用螺栓6和螺母9固定。

优选的,所述螺栓6为六角头螺栓6;所述软连接件5为毡布。

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机体2和软连接件5的可拆卸连接为可拆卸装置;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底板12、旋转臂13、旋转轴14、固定板15、下角铁16,以及活节螺栓10和配套的活节螺母11,所述活节螺栓10和底板12焊接固定,所述活节螺母11和旋转臂13一端焊接固定;所述旋转臂13另一端通过旋转轴14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5上,所述固定板15通过下角铁16焊接固定在机体2上,所述软连接件5下边缘弯折形成下折边,所述下折边夹在底板12和下角铁16之间,拧松活节螺栓10和活节螺母11,可取下软连接件5的下折边。

使用方法:

软连接件5的上折边和上盖1通过法兰组件连接固定不变,软连接件5的下折边与机体2通过可拆卸装置可随时拆卸。

需要清理时,拧松活节螺栓10和活节螺母11,旋转臂13相对于旋转轴14旋转,抽出软连接件5的下折边,进行机体2内床板等的清理,清理完毕后恢复软连接件5的下折边到原位置,拧紧活节螺栓10和活节螺母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