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7975发布日期:2018-06-02 02:4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要求,稳步推进东部地区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和有条件的30万千瓦以下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环保改造。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 mg/m3。针对“行动计划”,国内火力发电集团提出了“超净排放(50、35、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浓度))”、“近零排放”、“超低排放”、“绿色发电”等类似的口号。

当前,湿法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是现有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硫技术。而针对超净排放,就必须对湿法石灰石-石膏脱硫技术进行提效改造。相比二氧化硫只需对湿法脱硫除尘塔进行扩容改造提升脱除效率,粉尘的处理才是大多数火力发电厂发难点。湿法脱硫除尘塔对细微颗粒物(PM2.5以下)的去除效果不佳,而且会随着颗粒变小,去除效果更差,加上湿法脱硫除尘塔本身有一定的液滴排放,这些液滴都含有固体,所以常规湿法脱硫后的粉尘排放无法达到超净排放的要求。

目前国内一般采用二种方式来实现粉尘的超净排放:

1、增加湿式电除尘器;可以彻底解决粉尘的超低排放问题,但是湿式电除尘的造价和运行费用高昂;

2、将屋脊式除雾器改造为对粉尘去除效率更高的形式,如管束式除雾器,通过更大的离心力脱除细小颗粒,但其在低负荷时粉尘去除效率偏低,无法达到需要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仅需对现有的湿法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进行简单的改造,即可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而且具有流程简单、运行效率高、费用低和能耗更低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包括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的顶部设有净烟气烟道,所述净烟气烟道内设有烟道除雾装置,所述烟道除雾装置远离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的一侧设有吸入风管道,所述烟道除雾装置靠近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的一侧设有排出风管道,所述吸入风管道和排出风管道之间设有:

烟气冷却装置,用于对吸入的烟气进行降温并析出液滴;

旋流雾化装置,所述旋流雾化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烟气冷却装置的出气口相连,并用于将经所述烟气冷却装置析出的液滴强制破碎;

抽气风机,用于将经所述烟气冷却装置降温后的烟气抽至所述旋流雾化装置内;

所述吸入风管道与所述烟气冷却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排出风管道与所述旋流雾化装置的排气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旋流雾化装置的底部设有排出水管道。

进一步,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内设有洗涤系统,所述排出水管道与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相连,且所述排出水管道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洗涤系统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内设有位于所述洗涤系统上方的除雾器。

进一步,所述除雾器的上方设有除雾器冲洗系统。

进一步,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内设有位于所述洗涤系统下方的烟气入口。

进一步,所述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内设有位于所述烟气入口下方的浆液池,所述浆液池与所述洗涤系统之间设有浆液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通过在净烟气烟道内设置烟道除雾装置以及吸入风管道和排出风管道,烟气经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脱去大部分的硫分和大颗粒物,此时烟气已是饱和烟气,而后饱和的烟气经烟气冷却装置降温后会析出大量液滴,携带液滴的烟气被抽气风机送进旋流雾化装置,高流速的烟气具有很高气动韦伯数,在旋流雾化装置中,携带的液滴会被强制破碎,并形成从大到小相对均匀分布的液滴,最后被送回净烟道中;根据水雾颗粒与尘埃颗粒大小相近时吸附、过滤、凝结的机率最大的理论,雾滴直径与尘粒直径之比k的范围在1.25<k<5内时,捕尘效果最佳,如此,即可实现对净烟气烟道内的烟气进行除尘的技术效果,可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并具有以下优点:

(1)流程简单,利用冷凝降温析出液滴及相近小滴液碰撞长大的原理,将干净饱和烟气增加细小液滴含量喷回系统,使原本不容易去除的细微颗粒物增大,使其变得容易去除;

(2)仅需在原系统外进行简单改造,不用改造主系统,适合现有所有配置湿法脱硫的系统改造,可以在几乎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改造,占地面积少,并且投资低;

(3)相比增加湿式电除尘器和将屋脊式除雾器改造为对粉尘去除效率更高的形式,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不用在主烟气流程上增加设备,不增加阻力,能耗低,运行费用低;

(4)具有冷凝烟气的效果,能达到节水的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若在后续烟气流程上加装加热装置,要达到相同消白烟的效果,比采用常规加热装置能耗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包括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的顶部设有净烟气烟道6,净烟气烟道6内设有烟道除雾装置13,烟道除雾装置13远离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的一侧设有吸入风管道7,烟道除雾装置13靠近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的一侧设有排出风管道12,吸入风管道7和排出风管道12之间设有:烟气冷却装置8,用于对吸入的烟气进行降温并析出液滴;旋流雾化装置10,旋流雾化装置10的进气口与烟气冷却装置8的出气口相连,并用于将经烟气冷却装置8析出的液滴强制破碎;抽气风机9,用于将经烟气冷却装置8降温后的烟气抽至旋流雾化装置10内。本实施例的吸入风管道7与烟气冷却装置8的进气口相连,排出风管道12与旋流雾化装置10的排气口相连。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旋流雾化装置10的底部设有排出水管道11。具体的,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内设有洗涤系统3,排出水管道11与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相连,且排出水管道11的出水口位于洗涤系统3的上方。

进一步,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内设有位于洗涤系统3上方的除雾器4,除雾器4的上方设有除雾器冲洗系统5。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内设有位于洗涤系统3下方的烟气入口,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1内设有位于烟气入口下方的浆液池,浆液池与洗涤系统3之间设有浆液循环泵2。

本实施例的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通过在净烟气烟道内设置烟道除雾装置以及吸入风管道和排出风管道,烟气经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塔脱去大部分的硫分和大颗粒物,此时烟气已是饱和烟气,而后饱和的烟气经烟气冷却装置降温后会析出大量液滴,携带液滴的烟气被抽气风机送进旋流雾化装置,高流速的烟气具有很高气动韦伯数,在旋流雾化装置中,携带的液滴会被强制破碎,并形成从大到小相对均匀分布的液滴,最后被送回净烟道中;根据水雾颗粒与尘埃颗粒大小相近时吸附、过滤、凝结的机率最大的理论,雾滴直径与尘粒直径之比k的范围在1.25<k<5内时,捕尘效果最佳,如此,即可实现对净烟气烟道内的烟气进行除尘的技术效果,可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并具有以下优点:

(1)流程简单,利用冷凝降温析出液滴及相近小滴液碰撞长大的原理,将干净饱和烟气增加细小液滴含量喷回系统,使原本不容易去除的细微颗粒物增大,使其变得容易去除;

(2)仅需在原系统外进行简单改造,不用改造主系统,适合现有所有配置湿法脱硫的系统改造,可以在几乎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改造,占地面积少,并且投资低;

(3)相比增加湿式电除尘器和将屋脊式除雾器改造为对粉尘去除效率更高的形式,本实施例的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不用在主烟气流程上增加设备,不增加阻力,能耗低,运行费用低;

(4)具有冷凝烟气的效果,能达到节水的目的;采用本实施例的烟气再循环冷凝雾化除尘系统若在后续烟气流程上加装加热装置,要达到相同消白烟的效果,比采用常规加热装置能耗更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