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4104发布日期:2018-06-19 20:06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加液设备。



背景技术:

平行实验的基本要求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样品,以完全一致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仪器、试剂等等相同,来进行实验,考察其结果的一致性,来探索其中的规律和定有现象。

当平行实验多组同时进行时,会出现加料液前几组和后几组时间相差长,造成添加时间不一致;还会出现为了节省时间,而使多组实验并列设置,致使人工添加料液的时候造成加样困难,出现料液外漏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以实现在实验过程中同时加样且加入样品保证含量相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包括分流件、取样件;

所述分流件包括分流管,所述取样取样件内套于分流管内;

所述取样件包括取样管、套管和活塞;所述活塞内套于套管内,所述套管内套于取样管内;所述取样管与套管可通过旋转使取样管通孔与套管通孔错开或重合,以达到移动或取样和放样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上设置若干分流口,所述取样管通孔可与分流口重合。

进一步,所述取样管通孔包括取样管进液口和取样管出液口,所述套管通孔包括套管进液口和套管出液口;当取样管进液口与套管进液口重合时,取样管出液口与套管出液口错开。

进一步,所述套管上方外壁设置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可于取样管的凹口上限位滑动。

进一步,所述分流件的分流口分别连接分流支管,所述分流支管的另一端连接锥形集液漏斗。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上下贯通,所述分流管外部连接支架,所述分流管下部设置样品瓶。

进一步,所述取样管外壁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取样管上方设置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取样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活塞与第二推动件相连,所述第二推动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活塞的活塞柱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具有以下优势:

包括分流件和取样件,能够自动取样和分流,使进行平行实验时能够添加料液时间同步,含量相同;

利用活塞的抽真空取样,不同位置的旋转进行通孔的启闭,设计构思巧妙,简单可行。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取样管和套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取样管和套管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分流管;11-分流支管;12-锥形集液漏斗;13-支架;14-样品瓶;2- 取样管;21-套管;22-活塞;23-活塞柱;24-取样管进液口;25-取样管出液口;26-套管进液口;27-套管出液口;31-第一气缸;32-第一活塞杆;33- 第二气缸;34-第二活塞杆;41-限位条;42-凹口;5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实施例1,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包括分流件、取样件;所述分流件包括分流管1,所述取样取样件内套于分流管1内;所述取样件包括取样管2、套管21和活塞22;所述活塞22内套于套管21内,所述套管21 内套于取样管2内;所述取样管2与套管21可通过旋转使取样管通孔与套管通孔错开或重合,以达到移动或取样和放样的效果。所述分流管1上设置若干分流口,所述取样管通孔可与分流口重合。取样和放样均通过取样管通孔和套管通孔,能够实现简单统一。所述套管21上方外壁设置限位条41,所述限位条41可于取样管2的凹口42上限位滑动。可防止套管21旋转角度过大造成通孔的拼接重合不完全。所述分流件的分流口分别连接分流支管 11,所述分流支管11的另一端连接锥形集液漏斗12。使料液添加的更及时,并且不会对实验液体造成实验扰动。

使用过程:将样品瓶14内添加需要的料液,将第一气缸31带动第一活塞杆32伸长,使取样管2向下移动达到适宜位置,然后转动套管21,使限位条41抵触凹口42的一边,使取样管通孔与套管通孔相连;将第二气缸33 带动第二活塞杆32收缩,使活塞柱23带动活塞22向上移动,即实现套管 21内真空,料液从取样管通孔内流入套管21内;然后转动套管21,使取样管通孔与套管通孔完全错位,实现封闭;然后第一气缸31带动第一活塞杆 32收缩,使取样管2向上移动,当取样管2通孔与分流口相重合时,转动套管21,使取样管通孔与套管通孔完全重合,然后第二气缸33带动第二活塞杆34向下移动,完成活塞柱23推动活塞22向下移动,使套管21内的料液从分流口流入分流支管11内,进而从漏斗12内流入到实验瓶中。

如图1-3,实施例2,一种平行实验分流器,包括分流件、取样件;所述分流件包括分流管1,所述取样取样件内套于分流管1内;所述取样件包括取样管2、套管21和活塞22;所述活塞22内套于套管21内,所述套管 21内套于取样管2内;所述取样管2与套管21可通过旋转使取样管通孔与套管通孔错开或重合,以达到移动或取样和放样的效果。所述取样管通孔包括取样管进液口24和取样管出液口25,所述套管通孔包括套管进液口26 和套管出液口27;当取样管进液口24与套管进液口26重合时,取样管出液口25与套管出液口27错开。所述分流管1上设置若干分流口,所述取样管出液口25与分流口可重合。取样和放样采用不同的流道,使密封性更强,可控性更好。所述套管21上方外壁设置限位条41,所述限位条41可于取样管2的凹口42上限位滑动。可防止套管21旋转角度过大造成通孔的拼接重合不完全。所述分流件的分流口分别连接分流支管11,所述分流支管11的另一端连接锥形集液漏斗12。使料液添加的更及时,并且不会对实验液体造成实验扰动。

使用过程:将样品瓶14内添加需要的料液,将第一气缸31带动第一活塞杆32伸长,使取样管2向下移动达到适宜位置,然后转动套管21,使限位条41抵触凹口42的一边,使取样管进液口24与套管进液口26相通,取样管出液口25与套管出液口27相封闭;将第二气缸33带动第二活塞杆34 收缩,使活塞柱23带动活塞22向上移动,即实现套管21内真空,料液从取样管进液口24内流入套管21内;然后转动套管21,使取样管进液口24 与套管进液口26完全错位,实现封闭;然后第一气缸31带动第一活塞杆32 收缩,使取样管2向上移动,当取样管出液口25与分流口相重合时,转动套管21,使取样管出液口25与套管出液口27完全重合,使取样管进液口 24与套管进液口26完全封闭;然后第二气缸33带动第二活塞杆34向下移动,完成活塞柱23推动活塞22向下移动,使套管21内的料液从分流口流入分流支管11内,进而从锥形集液漏斗12内流入到实验瓶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